
心理测验技能3级tg1403讲义教材.ppt
104页第三章 心理测验技能,伊 丽,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心理咨询师(三级),第一节 智力测验 第二节 人格测验 第三节 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第四节 应激及相关问题评估,什么是智力? 智力的概念 智力结构理论 智力测验简介,第一单元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WAIS ),掌握韦氏测验的实施、记分及结果解释方法 测验材料 本教材选用的是龚耀先教授1981年修订的中文版本(WAIS-RC)一、学习目标,二、工作程序,本量表的全套材料,手册一本 记录表格一份(分城市和农村两用) 词汇卡一张(分城市和农村两用) 填图测验卡和木块图测验图案共一本(分城市和农村两用) 图片排列测验图卡一本(分城市和农村两用) 红白二色立方体一盒(9块) 图形拼凑碎片及摆放位置卡一张 数字符号计分健一张,施测步骤 填写基本情况,按测验的标准程序进行测验; 一般按照先言语后操作的顺序进行,但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改变; 测验通常都是一次完成,对于容易疲劳或动作缓慢者也可分次完成;,适用范围 适用于16岁以上的受测者,分农村和城市用两式WAIS-RC 各分测验的主要内容及功能 言语部分 包括六个分测验: 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 数字广度、词汇。
操作部分 包括五个分测验: 数字符号、填图、木块图、 图片排列、图形拼凑测验的记分 原始分 原始分换算成量表分 换算成智商(IQ): VIQ、PIQ、FIQ 智力量表得分表 结果的解释: (智力等级分布表),韦氏测验的发展,1939年,韦克斯勒-贝勒维测验(WBI) 1946年,韦克斯勒-贝勒维测验(WB) 1949年,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1955年,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 1967年,韦克斯勒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WPPSI) 1974年,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WISC-R) 1981年,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IS-R) 1989年,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修订版(WPPSI-R) 1991年和2003年,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 1997年和2008年,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第三版(WAIS-)和第四版(WAIS-) 2002年,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第三版(WPPSI-),三、相关知识,关于韦氏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修订本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本 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对韦氏智力量表的评价,四、注意事项,5,第二单元 联合型瑞文测验(CRT),掌握CRT的实施、记分及结果解释方法。
一、学习目标,二、工作程序,测验的实施 CRT是标准型与彩色型联合而成 六个单元,每单元12题 前三单元为彩色图案,后三单元为黑白图案适用范围,5至75岁以内的受测者皆可借此测验粗评智力等级 此测验可用于有言语障碍的智力测量可用于不同语种、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研究工具施测时,每个受测者发一本题册和一张答卷纸具体要求 正常三年级以上的儿童与65以下的成人以团体施测,其他则以个别施测; 示范测试方法,示范两题; 时限:40分钟20分钟及30分钟各报一次时间; 幼儿及弱智者在个别施测时,A、Ab、B 系列全部完成,C、D、E 三单元如连续 3 题不通过,则该单元不再往下测未测项目按不通过计,但A、Ab、B三单元不管做对多少都必须做完测验的记分 原始分: 1、0 二级评分,计算原始分数 量表分: 将原始分转换成相应的百分等级 百分等级转换为(IQ)分数,结果的解释,三、相关知识,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 C. Raven)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 联合型瑞文测验(城市儿童、农村儿童、成人常模),李丹、王栋等,1989年; 以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为基础,主要测量了一般因素(G因素)中的推断性能力(eductive ability); 英文原版的瑞文测验共包括:标准型、彩色型、高级型; 标准型(SPM)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张厚粲,1986年,适用于6岁到成人的受测者,它有5个黑白系列,共计60个项目; 彩色型适用于儿童及智力落后的成人,分三个系列; 瑞文高级推理能力测验修订版,难度大。
理论基础:J.C.Raven曾同C.Spearman工作,受其影响主测者逐字照读指导语,对受测者提问可以重复指导语,不应擅自补充或修改 团体施测时特别要防止相互抄袭或交谈,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座位分开 团体施测对象如超过 30 人,除主测者外应增加主测者助理 12 人每次施测团体应不超过 50 人 主测者和主测者助理在受测者进行前 5 题时,应进行巡视,对不能理解解题方式或前 5 题不能正确回答者,单独重复指导语四、注意事项,第三单元 中国比内测验,测验的实施 吴天敏教授1982年完成的中文版第三次修订本, 51个试题 适用范围:218岁,农村城市共用一套试题一、学习目标,二、工作程序,施测步骤 让受测者或替受测者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 施测时,先根据受测者的年龄从测验指导书的附表中查到开始的试题,然后按指导书的实施方法进行测验 对照记录纸,逐题熟读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受测者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准确地说出 受测者连续有 5 个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测验的记分 通过1题记1分 总分为通过的分数加上补加分数 根据受测者的实足年龄和总分,从指导书的智商表中即可查到相应的智商超过15天按一月算,不足15天不计算。
结果的解释 离差智商,但平均数100,标准差16 (智商分布表),1905年 编制而成,30个项目 1908年 比内-西蒙量表,增加了一些新的测验项目,使总数达到59个将测验成绩用“智力年龄”表示,并建立了常模 1911年 第三次修订 成人组 1916年 推孟教授修订 首次引入比率智商的概念IQ,3-13岁 1937年 第一次对斯坦福-比内量表修订,有L和M型两个等值量表构成,2-18岁 1960年 推孟和梅里尔将1937年量表中的最佳项目合并成单一的量表,L-M型,样本的代表性更广泛,重大的改革是采用了韦氏量表的离差智商 1972年 有修订了一次,新常模三、相关知识,比内-西蒙量表的发展,1985年 桑代克、哈根、沙特勒等,斯坦福-比内量表第四版 1924年 陆志韦先生根据1916年版本修订了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适合江浙儿童 1936年 陆志韦、吴天敏第二次修订,使用范围扩大到北方,6-14岁 1982年 吴天敏第三版中国比内测验,扩大到2-18岁,放弃了比率智商,采用离差智商的计算方法求IQ 中国比内测验简编(简称简编):由8个项目组成主测者对受测者必须保持一般的和善态度对于受测者的有关试题内容的探索性问题,一概支吾过去,比如对他说:“你自己想一想”。
施测时主测者与受测者对坐,主测者可将指导书立在面前,以免受测者窥视主测者的记录,思想受到扰乱 主测者必须按照各题的时限控制时间,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 尽量记录受测者的原话,以便核查测验中,凡属闲话,一概不说四、注意事项,第二节 人格测验,第一单元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 第二单元 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第三单元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专栏 34 自陈量表,自陈量表的编制方法 逻辑分析法(EPPS、JAS、MAS) 经验效标法(MMPI、CPI) 因素分析法(16PF、EPQ) 综合法(JPI) 自陈量表的题目形式 是非式 折中是非式 选择式 文字等级式 数字等级式,第一单元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MMPI),一、学习目标,二、工作程序,测验的实施 1943年明尼苏达大学 哈特卫、麦金利 经验效标法 中文版修订:宋维真 1989年; 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其中16个为重复题; 45分钟, 90分钟,2小时; 年满16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文化水平、不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者均可测试施测MMPI有两种主要形式:卡片式适用于个别施测,手册式 既可个别施测,也可团体施测。
录音带形式,人机对话形式 在进行测验前,主测者必须熟悉测验的全部材料,了解受测者的情况 如果只为了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可做前399题 在开始测验时,首先要把问卷封面的指导语读给受测者听,并说明做完全部测验的大约多少时间 测验开始后,主测者要看一下每个受测者是否在答案纸上把姓名、性别、住址等项填写好,所答题目号数与答卷上的题号是否符合,等等MMPI一共有566个条目,最常用的是前399个条目,包括14个分量表: 其中10个为临床量表,4个为效度量表三、相关知识,临床量表是:1Hs(Hypochondriasis) 疑病量表2D (Depression) 抑郁量表3Hy(Hysteria) 癔病量表4Pd(Psychopathic deviate) 社会病态量表 5Mf(Masculinity-femininity)男子气、女子气量表6Pa (Paranoia)偏执狂量表 7Pt (Psychasthenia) 精神衰弱量表8Sc (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量表9Ma(Hypomania)轻躁狂量表0Si (Social introversion)社会内向量表,效度量表是: 1Q(Question) 疑问量表。
不能回答的问题, 或用“ ?”代表2L(Lie) 说谎分数3F(Validity) 诈病量表4K(Correction) 校正分量表,测验的记分 直接数出Q的原始分数若566题版本的超过30分,或399题版本超过22分,则答卷无效 按受测者性别分开 原始分:电脑记分,模板记分(14张) 用套版数出其它量表的原始分数(记分键) 在5个量表的原始分数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 K分 (Hs+0.5K、Pd+0.4K、Pt+1.0K、Sc+1.0K、Ma+0.2K ) 原始分换算T分(查表) 将各量表T分数(Hs、Pd、Pt、Sc、Ma为加K后的T分数)登记在剖析图上,各点相连即成为受测者人格特征的 剖析图结果解释:,只解释高分 美国常模:T 70分 中国常模:T 60分,MMPI的临床量表及其意义 1. 疑病(Hs):反映受测者对身体功能的不正常关心疑病倾向、神经衰弱、躯体化障碍 2. 抑郁(D):与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有关分数高者可能会自杀,常被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和抑郁症 3. 癔症(Hy):用转换反应来对待压力或解决矛盾的倾向表现为依赖、天真、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自知力不完整。
癔症 4.社会病态(Pd):反映受测者性格的偏离高分数的人常常不遵从社会道德规范,蔑视社会习俗,常有复仇攻击的观念,且不能从惩罚中吸取经验教训人格异常,反社会人格、被动攻击人格 5. 男子气-女子气(Mf):主要反映性别色彩男高分、女高分极端高分情况,应考虑有性变态倾向或行为,同性恋6. 偏执狂(Pa):提示具有多疑、孤独、烦恼及过分敏感等若70分存在偏执妄想,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偏执性精神病 7. 精神衰弱(Pt):紧张、焦虑、反复思考、强迫思维、恐怖、内疚感等,经常自责、自罪,感到不如人和不安 8. 精神分裂症(Sc):表现异乎寻常的或分裂的生活方式,如不恰当的情感反应、少语、特殊姿势、怪异行为、行为退缩与情感脆弱等80分者可表现妄想、幻觉、人格解体、行为异常等精神分裂症 9. 轻躁狂(Ma):表现为联想过多过快、活动过多、观念飘忽、夸大而情绪高昂,情感多变极高者表现为情绪紊乱、反复无常、行为冲动,也可有妄想若90分可考虑躁狂症 10. 社会内向(Si):高分为内向、胆小、退缩,不善交际、屈服、过分控制、紧张、固执及自罪低分为外向、爱交际、富于表情、好攻击、任性等MMPI的效度量表及其意义 Q量表:高分表示逃避现实。
若在前399题中原始分超过22分,或566题中超过30分,则提示临床量表不可信 L量表:是追求过分的尽善尽美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