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小暑节气的来历和养生妙招.docx
4页2023小暑节气的来历和养生妙招 小暑节气的由来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小暑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二尺四寸,相当于今天的0.58米,同夏至相比,这时的白天已开始见短了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栖指向未的方位,也就是西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六月,又叫未月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之时,雨热同季”,雨与小暑有着相依为命的关系,金代诗人庞铸《喜夏》诗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 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由于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养生妙招 宜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勿久坐木 俗话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小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小区或公园里的木椅木凳,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如果人在上面坐久了,可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病,因此小暑节气时不宜在木质凳椅上久坐 练瑜伽可安神养性 小暑气候炎热,人容易变得烦躁不安此时练瑜伽可起到安神养性的作用瑜伽起源于印度,是一种古老的健身术和人体锻炼法,在古圣贤帕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经》中,瑜伽被准确地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练习瑜伽有助于发挥意念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在小暑时节练习瑜伽,可以使人保持心境平和,帮助舒缓烦躁情绪 小暑天气特点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
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前后,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
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小暑节气的来历和养生妙招 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