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音乐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精彩.docx
7页更新音乐教学方式,让课堂更加精彩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不仅以其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给孩子们美的享受,并且它对孩子良好的素质、健全的人格、高尚的道德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们不应该墨守成规,而应从课堂入手,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享受音乐课带来快乐的同时,接收知识、启迪心智,然后慢慢爱上音乐课堂所以下面将从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现状和教学方式进行简探关键词】小学音乐、素质教育、教学方式教育不断在改革,传统应试教育已然是要退出历史舞台,学生全方位素质提升被视为改革重点,而音乐这门学科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经之一,不但在提升学生审美素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当今应试教育、功利主义依然盛行,有部分音乐教师上课墨守成规、生硬灌输,使学生对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缺少认知,最终导致学生对音乐课从内心深处产生了抵触严重影响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推行,令学生得不到优秀的教育引导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老一套的教学方式需要被素质化革新如何引导学生在音乐表现中主动聆听、体验、感悟,拓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
有意识地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建立起亦师亦友的良性循环引导学生敞开心扉感受音乐、无拘无束展现音乐、天马行空创造音乐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下面分享一下我的做法一、创造音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音乐素养不是一时养成的,而是润物无声的过程良好的音乐氛围提供着孜孜不倦的养分,滋养着孩子们的音乐种子发芽并成长记得我刚刚走上讲台,每次教唱歌曲时,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孩子们大声一点,希望能调动其积极性后来发现有的学生虽然歌声很美妙,很动听,但是如果在全班齐唱的时候,他的声音总是冒出来,歌曲顿时变得不和谐,音乐美感更是无从谈起为什么会这样?这个问题萦绕我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参加区的合唱团排练中才找到那个答案那是因为缺少了一样东西——合作在合唱培训中,教授强调最多的是合作我们在排练中,常常会遇到,因为个别声音的突出,影响了所有声部的和谐,甚至是整个作品的完整性我从中意识到因“合”而“作”才是音乐课堂的要点,教育学生用歌声轻柔地表达出相互的尊重,相互契合,共作乐音我马上改变我的教学方式,在教唱歌曲时,我会引导学生多注意倾听,用轻轻哼唱的方式演唱果然效果非常好当他们接受了这样纯美的音乐,慢慢学会了用耳朵倾听,用心感受,就会在美妙的歌声中得到熏陶,让学生内心的音乐种子得到音乐养分的灌溉。
后来,我上课前喜欢放些抒情或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走进课室就感受到浓浓的音乐氛围,让他们陶醉在音乐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使音乐进入他们的心灵,最终向精进修养、精神健康的境界迈进二、借助律动,提升表现力对于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音乐中的音高概念、旋律走向、乐理知识、作品情感抒发等等,显得十分抽象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我会利用柯尔文手势,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让孩子们在练习中轻松地掌握音高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的同学都能掌握并熟练应用达尔文手势,甚至有部分同学会主动去识谱,学习新的歌曲借助柯尔文手势可以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音高概念,为之后音乐知识拓展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学习新课前,我还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律动动作,学生不但被点燃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动作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韵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动起来,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二年级《降落伞》这一课教学中,我根据歌词“慢慢降下来...”和旋律走向设计了一些简单的动作,把抽象的音符转为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带领学生用双手和身体做律动,感受歌曲中旋律不断下行所表现出的降落伞随风飘扬,慢慢降落在地的情景。
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律动的同时,熟悉歌曲的旋律,活跃课堂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三、挖掘孩子们的音乐表演能力喜欢表演、喜欢表现是儿童的天性,而课堂就是他们绽放精彩的魅力舞台小学音乐课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实践课堂如何让这门综合艺术实践课展现出其特有的魅力是每名小学一线音乐教师的必修课罗素曾经说过:“教师的工作基本上属于表演业,他要用戏剧和故事说演的方式,将知识和智能呈现出来”而今传统的课堂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主动给予他们营造自在的展示空间和舞台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音乐在学生自身兴趣的引导下,尝试去理解和感悟作品,从而培养其音乐的想象与表达能力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发现学生的表演能力,给予舞台,让他们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独有的见解与角度,过程中提升其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自主能动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在二年级《十只小猪过河》的教学过程中就有充分的体现课堂里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环节,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而他们将扮演歌曲中的小猪体验过河因为互动式的教学,课堂变得非常活跃,他们自己分工合作,有序地进行排练最后每组上台表演时个个都是以饱满、开心的情绪进行,将小猪们的形象展现得活灵活现我想这就是新时代小学音乐课程应当展现的结果,不受束缚,自由发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创设的音乐情景、意境中自主体会感悟,从而实现启情悟智。
四、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激励性的评价能充分地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地兴趣,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音乐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每个孩子都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在课堂上的肯定与赞许的,所以我从来不会吝啬我的赞赏,每节音乐课上我都会给予孩子们恰当的鼓励和赞扬即使孩子的回答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也不会否定他,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肯定他这样不但没有打击他的自信心,反而让他的学习热情更高了,渐渐的孩子们越来越踊跃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回答不对而遭受同学们取笑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使他们在欣赏音乐时更加自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积极正面的赞许是学生音乐学习道路上的原动力,音乐课中善于运用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才能让学生爱上这充满魅力的音乐课堂五、应用多媒体技术,提升音乐教学效率小学阶段,孩子们主要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导,很难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音乐知识以及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教师可以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中,使抽象的音乐情感得到具象的展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器乐欣赏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乐器相关视频和动画,乐器的形状、音乐特点、演员的演奏方式等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得一清二楚,让学习变得具体化、趣味化,从而攻克学习难点,让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最终让课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多媒体教学使得音乐课堂不再局限于听觉,更会对学生的五感有所触发,而老师也不在拘泥于课本的基础知识,更可深度挖掘或从广面上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其音乐学习积极性尽管多媒体教学好处多多,但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只能作为传统教学手段上的补充,不能过分依赖否者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果,反而还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降低教学质量音乐源自人类灵魂最深处的表达,学生如何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音乐课堂的教与学,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变的求索素质教育改革下的音乐课堂激励着教师不断地求新求变相信这革新的教育理念,必然会让音乐课堂更加精彩,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参考文献】[1]冉启菊.关于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探索[J].重庆与世界,2018(14):78-79.[2]陆云.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09):187+19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