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气血津液学说剖析.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93492961
  • 上传时间:2019-07-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0.50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五章 气、血、津液学说,概论,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不断运动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 血——循行于脉内的红色液体 津液——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气-推动、温煦、气化-阳 血和津液-濡养、滋润 -阴 气血津液学说是研究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生成、输布及其生理功能的学说精,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 狭义之“精”,即肾中所藏之精,又称“肾精”,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一、气,概念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呼吸之气,水谷之气 “气者,人之根本也 “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经络之气、脏腑之气等二)来源和生成,1.先天之精气: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肾为生气之根 2.水谷之精气:源于水谷,经脾胃运化生成——脾胃为生气之源 3.经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肺为生气之主,气,(三)功能,1.推动作用 人体的生殖、生长发育, 脏腑的生理活动, 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气能行津,气行则水行”,气,2.温煦作用,《难经.二十二难》“气主煦之” 维持人体的正常体温 脏腑的生理活动 血液、津液的正常运行 “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 “气不足便是寒,气有余便是火”,气,3.防御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正常:邪气不易侵入机体-减弱:邪气容易侵入而致病 与入侵病邪作斗争,驱邪外出-正常:虽有邪气侵入,不易发病;或发病易于治愈-减弱:患病后难以痊愈,气,4.固摄作用,固摄血液 固摄津液(汗液、尿液、唾液) 固摄精液 维持脏腑器官的正常位置,气,5.气化作用,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气化=新陈代谢 (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气,(四)运动,“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脏腑功能 “气机调畅” 脏腑的协调关系 气机失调: 气滞-气的运行不畅或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气逆-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 气陷-上升不及或下降太过 气脱-气不内守而外逸 气闭-气不外达而郁闭于内,,,,,气,(五)分类,,气,营卫不和-恶寒发热,无汗/汗多,抗御外邪能力低下,气,血,(一)概念 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 (二)生成 营气和津液组成 血液的化生与脾胃、心肺、肾相关,以脾胃尤为重要三)功能,1.营养和滋润功能 “血主濡之” 减弱-头昏眼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 2.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失常-神疲健忘、失眠多梦、精神恍惚、谵语、昏迷,(四)运行,-各个脏器共同作用的结果。

      推动作用: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 固摄作用:脾统血、肝藏血,津液,(一)概念 -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正常的分泌物 *血液、精液不属于津液,(二)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1.生成:脾胃、小肠、大肠 2.输布: 肺、脾、肾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推动作用) 三焦决渎:通道 3.排泄:汗液、呼气、尿液、大便,,肺主行水: 宣发,肃降 脾气散精: 上输于肺 居中以溉四傍 肾主水:,,,(三)功能,滋润、濡养 化生血液 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运载全身之气,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血的组成和生成过程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气化” 血虚-补血+补气 (补气以生血) 例:再障贫血,化疗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6:1,,2.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推动作用) 气虚-血行无力-血瘀-补气以行血(动力不足) 气滞-血行不畅-血瘀-理气以行血(动力障碍) 气逆-血随气升-上部出血-降气 气陷-血随气陷-下部出血-益气升提,,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补阳还五汤 (生黄芪120g 当归3g 赤芍5g 地龙3g 红花3g 桃仁3g )-补气活血 气滞血瘀:-行气活血 视网膜静脉阻塞所导致的眼底出血 妇女排卵功能异常、宫外孕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硬皮病 心梗、冠心病 小儿腺病毒肺炎,3.气能摄血,气的固摄作用-脾统血 脾不统血-各种出血 “气不摄血”-补气以摄血,4.血为气母,1)血能载气 血虚-气虚 2)血能养气 出血-气脱 血液濡养-脏腑功能-气的生成 大出血-治疗当先补气 “独参汤”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气和津液的关系,1.气能生津 脾胃气虚-津液不足 2.气能行津 津液停聚-行气+利水 3.气能摄津 自汗、尿频、遗尿-补气 4.津能载气 出汗过多,或大量呕吐、腹泻-津液丧失,气随液脱 (如:中暑),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 都源于水谷精气 “血汗同源”,病理上相互影响,失血过多-津液不足:口渴、尿少、皮肤干燥-失血者不宜用汗法 津液大量损耗-血虚-大汗伤津者不宜用破血、逐血药 “夺血者勿汗,夺汗者勿血” “鼻衄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小 结,掌握气的生成、功能、运动,血的生成津液的概念、输布,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熟悉精的概念,气的分类 了解血的功能、运行,津液的功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