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德语童话对促进德语学习者阅读能力提高的作用.doc
7页浅析德语童话对促进德语学习者阅读能力提高的作用【摘 要】阅读能力是德语学习者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想提高德语阅 读能力,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文章通过对童话对读者的积极影响以 及童话促进读者阅读能力提高的特征两个方面的分析,说明了在德语教学 中引入德语童话对学习者德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关键词】童话积极影响阅读能力特征德语学习者童话是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形式,它伴随着大多数中国的德语学 习者度过初学时期笔者尝试将德语童话引入德语教学中,以训练和提高 学生的德语阅读能力,其原因在于:童话能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童话 具有促进阅读能力提高的特征一、童?对读者的积极影响童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不仅对儿童,而且对成人有激励作用一)童话对儿童的激励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曾从精神分析的层面解释了童话对 儿童的影响他认为,童话能帮助儿童找到生活的意义,帮助他们在成长 中学会越来越好地了解自己,进而了解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 系一方面,童话美好的大团圆结局传达了这样一种特定的与生活相关的 模式,即在困境后总会有幸福快乐的结局,而好的结局承载着希望,给人以信心因此,儿童在阅读中便会认同童话中胜利的主人公,从而增强自 信心,同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
另一方面,童话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善恶美丑一目了然,不用读者去 思考和怀疑孰是孰非,符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儿童可以对这些并不复 杂的个性化人物倾注同情、怜悯、厌恶、憎恨等感情最后,童话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意义的开放性,这就使童话有了 特殊的教育作用当儿童在阅读童话时,他会由故事联想到自己以及自己 内心中那些与故事相关的矛盾,并对此进行思考,从而找到自己的解决方 法二)童话对成人的激励作用当然,童话也适合成人,因为童话包含了人际关系、负罪感、内心体 验以及成熟过程等与成人密切相关的内容每个成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孩子,所以成人喜欢重温儿时的记忆,喜欢 阅读或聆听儿时的经典著作一一童话此外,成人也不能否认,他们在生活中也时常会感到忧虑和恐惧这 些感觉有时会很强烈,甚至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或者是 被困在黑暗中因此,成人也需要信心证明生活是美好而有意义的,以克 服这些负面的内心感受,从而增强自己的力量所以童话的大团圆结局非 常重要,也很必要成人可以从童话中认识到,虽然他们遭受着厄运和失 败,但也应该像孩子那样相信事情终有好的结局,自己总会得到帮助,因 为童话承载着希望,给人勇气和力量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都是在重复人类成长的共同阶段,成人也不例外。
大部分的德国童话(主要指格林童话)都与成长问题相关许多童话 都以主人公陷入困境开始,然后,为了克服困难,主人公必须离开家离 开家的原因可能是父母与子女的冲突(例如《白雪公主》《何勒太太》), 或者是对自己不满意为了证明自己或寻找新的自我,主人公必须走出家 庭,进入社会如果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们就经历了成长,变得成 熟童话为青少年和成人提出了所有的重要成长任务:克服父母与子女的 冲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寻找新的自我,实现成熟这说明,童话不仅 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并且童话简单、易懂、有趣,能满足人们闲时娱 乐消遣的阅读需求综上所述,童话对读者有激励作用二、童话具有促进阅读能力提高的特征第一,童话能唤起读者已有的经验,将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结合起来一方面,德语原文对不少中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但另一方面,德语童话 中也包含着熟悉的元素,即由于许多德语童话己被翻译成读者的母语,读 者对童话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已经非常熟悉这使得读者对童话的理解 变得简单同时,文章中的陌生成分(即语言)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并且童话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和直线性结构也是读者所熟悉的第二,内容和情节的清楚易懂是童话的典型特征。
首先是连贯的单线 型结构使情节清楚明了其次,童话中有大量的重复:公式化的开头(如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和结尾(如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量重复的词语,如表述时间的“有一天” “之后"等(这些词语也经常 成为文章段落的起始语句);重复出现的引语和押韵,如《狼和七只小山 羊》中狼说的话一一“孩子们,快开门,你们的妈妈I口I来了”;重复的情节,如继•母的虐待、巫婆的诅咒等通过这些以不同形式出现的情节的不 断重复,故事情节有了自己较为固定的基本结构这能帮助读者更好更快 地理解文章,掌握童话的句法结构,从而达到掌握德语这门语言的目的第三,童话中的现实和虚幻融合在一起,并没有分离,这个特点对儿 童读者来说很重要在儿童眼中,动物和其他物体都像人一样有生命,人 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他们常常把人的性格和意识动机推广到动物和无生 命的东西上,这在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被称为“泛灵论”而童话的这一 特点正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可以强化和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第四,童话的语言脱胎于民间的日常用语,它的句法和义章结构比其 他的文学文章更浅显易懂,因此,外语学习者能更容易理解它,并加以运 用而且童话语言有强烈的具象性,即语言表述富于图像化。
这种具象性 的表述方式能给予读者特别的刺激,因为图像能深深地扎根在记忆中,成 为想象的基础,激发读者的想象力第五,童话有很多的附图,对读者的理解有辅助作用许多画家给格 林童话画了插图,这些图画能激活读者脑中已有的知识于是读者会根据 图画产生对相应的童话故事的设想并急于验证这些设想,他们的阅读兴趣 也因此被唤醒这些由图像触发的期望可以辅助阅读中的解码过程认知 研究告诉我们,图片比文字更容易保存在记忆中在童话图片的帮助下, 读者在阅读时会在头脑中形成由个体经验、希望或恐惧所决定的内在图 像这些内在图像能很好地保存在记忆中,并对阅读起着辅助和刺激的作 用此外,图片有开放性,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从而成为训练口语和写作 特定的期待去阅读一篇文章,这种期待是由读者的已有知识以及对所阅读 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决定的此时,读者的记忆中已经保存了一些文学模 式,即所谓的超级结构通过这种超级结构,读者可以识别文章中的一些 相似元素,并把它们与记忆中已有的元素进行对比这种建构过程就使?X 者对新文章的理解变得更简单而童话是读者在小学时就很熟悉的文学形 式,读者对它们的文章结构己经非常了解这有助于使阅读理解过程变得 更容易,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阅读障碍,即使童话文章是以德语原 文的形式呈现的。
这种熟悉的文章模式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文章中熟悉元素 的发掘也能够保证阅读有-高质量能力的素材第六,文章结构在阅读理解中的影响读者总是带着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上培养阅读能力时,教师所选取的文章 应该是简短的但又不是被刻意缩短的文章童话故事短小精悍,能吸引并 保持读者的注意力,所以特别适合被选用当人们读一篇长文章时,可能 会觉得紧张,疲倦,难免分心而童话很简短,而且故事情节会按照先后 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其中还总会有诸如变形或地点转换之类的突然变 化,这些特点使童话能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综上所述,童话的特别形式使之非常适合引入到德语课堂中,并促进 学习者德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参考文献】[1] Bettelheim, Bruno: Kinder brauchen M?rchen. Munchen: Dt. Taschenbuch Verlag, 1995: 30.[2] Neuhaus, Stefan: M?rchen. UTB: Francke, 2005: 30-33.[3]Knoch ,Linde :Praxi sbuch M?rchen. Verstehen-Deuten-Umsetzen. Gutersloh: Gtltersloher Verlagshaus, 2001: 9T2, 22.[4] Schulz, Gudrun: Lesen lernen an literarischen Texten. In: Schauplatz 2. Aufs?tze zur Kinder-und Jugendliteratur. Berlin: Der Kinderbuchverlag, 1988: 166-170.[5] Schulz, Gudrun: Geschichten lesen, erz?hlen, schreiben, gestal ten. Kinder-] i teratur al s Anreger f il r einen produktiven Unterricht. Berlin: Cornelsen Scriptor, 2000: 16-19.[6] Wardetzky, Kristin: M?rchen~Lesarten von Kindern. Eine empirische Studie. Berlin: Peter Lang, 1992: 201-202.[7] Zitzlsperger , Helga : Kinder spielen M?rchen.Sch?pferisches Ausgestalten und Nacherleben. Weinheim und Basel, 1980: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