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高师现代文学论文.doc
8页高师现代文学论文 在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文学现场都承载着作家的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下面是高师现代文学论文欢迎参考 高师现代文学论文 一、基本品质的培养:回归文学现场的现场教学模式 在现代文学史上许多文学现场都承载着作家的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 个体生命经验是作家初入文坛的主要创作素材这些文本中的生活记忆在作家的生活居所等文学现场中都能寻得痕迹而文化记忆又将他们的作品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这些带着生活记忆和文化记忆的文学现场多为名家故居、山水故园以及地域风俗场域如鲁迅在绍兴和北京的故居、郭沫若在北京和乐山的故居、老舍在北京和山东的故居、曹禺在天津的故居、张爱玲在上海的故居等 这些名家的故居遍布祖国各地既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文化教育基地又是现代文学专业文学现场的勘察和回归的教学基地 虽然不能在每一位作家的故居都进行现场教学但是可以结合文学史有计划地就近选择 如讲第二个十年文学史中“东北作家群”作家时哈尔滨地区的学校便可以选择地处阿城区的“舒群故居”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对故居的考察了解舒群早年家庭生活的艰辛以此来分析其小说中浓重的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形成的原因 也可以选择呼兰区的“萧红故居”通过对后花园、磨坊、储物室等处的游览来走进萧红的精神世界以儿童视角体味童年萧红眼中的乐园再现吃黑天天、帮爷爷踩格子、爷爷锄草她锄苗的捣乱、和小朋友烧鸡蛋的乐趣 而在讲萧军时锦州地区的学校则可以选取萧军故居来现场教学为学生再现“但得能为天下雨白云原自一身轻”的萧军精神和各种义举 同样在讲述这些作家作品时其笔下的秀美山水也同样可以进入现场教学 根据所处地域组织人数或多或少、行程或长或短的郊游、笔会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中描写的自然景物中如湖南学生可选湘西凤凰古城浙江学生可选绍兴水乡北方学生可选长城关隘东北学生可选白山黑水、松花江畔 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有益配合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这种回归文学现场的教学模式“是以文学家个体或群体的文学生产空间及其地理位置为坐标以处所带动时间和空间展开作家心灵、写作状态、文学地貌变迁的寻觅之旅”[2] 其作用在于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从而达到对高师学生学科品质的养成 二、基本技能的训练: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模式 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是学科素养的核心内容“技能是一种个体体验但是这种体验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3] 在文学的学科素养中基本技能指的是心智技能是一种智力活动方式 “语文基本技能主要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和听话能力”[4] 在高校中文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基本技能培养主要是文学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阅读能力是中文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需分类进行精读和泛读 教师要列出读书目录对于重点作品必须精读且要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要发现问题养成思考和研究的习惯 对于泛读作品的文本只需要了解作品梗概内容、主要人物关系、主要人物语言即可 对于泛读文本可以以学习小组或寝室为单位共同阅读即每周小组或寝室每人读一本作品周末以座谈的形式交流讨论 这样便实现了对泛读文本的多人多本阅读计划 相比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则更加重要 在现代文学的教学中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教学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 回溯式同题训练写作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某一作家的作品为范本回归既定的文学场域设若置身于该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以其生活及文化心态来面对同一题目进行创作 如对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戴望舒的《雨巷》、李辉英的《最后一课》等篇目同题训练写作面对同一题目写自己的慈父、熟悉的雨中巷道、某科的最后一课等 而后将自己的作品和同题作家的原文比较找出二者的差异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推理、比较、鉴别和分析提高了审美趣味形成了独立的判断力、深邃的思想见解”[5] 通过比较学生既能看到自己作品的优点又能发现自己写作的不足从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三、基本经验的获得: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高师学生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高师学生的教育实习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获得从教的基本经验 事实上高师每一门课程都应该配合教学法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教学经验 对于高师学生来讲课堂教学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使学生得到知识而学生又可以把知识传授给他们的学生 因此基本教学经验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大学教师有“‘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的权利求取新知的学生则拥有‘学习自由’的权利”[6] 就中国现代文学来讲课堂师生位置互换教学就是一种基本经验获得的一种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变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是真正还原学生的“学习自由” 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现代文学课堂上有计划地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教授预先准备的教学内容而教师则以学生和评委双重身份提问并总结 对于学生采取自愿、择优的原则 对于学生教授的作品要选取难易适中、有代表性的篇目 师生互换的课节不宜过多并且只能占每节课的不超过一半的时间 学生在教学时要完全按照正规的教学步骤进行 在教学结束后班级同学要就其所讲课程的教学内容、板书、教态、语言等方面进行综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最后师生再一次置换位置由教师对该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点评并总结点评既要包括学生所讲的作品内容又要包括学生的教师教学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点评一定要以鼓励、赞赏为主不足则是在鼓励基础上的建议 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能促进讲课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掌握所教授的文学作品 为了讲好课学生势必要较以往更认真地阅读文学文本 为了使所讲内容有一定深度必须要查找尽可能多的相关研究资料 如在讲老舍的《骆驼祥子》时不仅要认真研读小说还要查阅研究该作品的相关文章了解老舍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意义分析虎妞身上的恶魔性因素等 而在讲沈从文的《边城》时还要查找湘西世界的材料阅读相关的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分析沈从文边城世界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为了讲好这二十几分钟的课所看的资料要较没有讲课的学生多出很多其收获自然也是最多的 其次教师在点评的时候还能进一步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没有讲清楚、弄明白的地方还能帮助学生纠正教师技能方面的不足如板书、教态、语言表达等 同时学生在教学时的某些优点也能给教师以一定的有益的启示 再次其他听课的学生也有收获 他们必须认真听讲只有这样才能按教师的要求为讲课的学生提出建议才能从讲课学生的身上发现优点和不足用以取长补短修正自己 在这里“学生一半靠教师教一半靠自己学师生互相促进教学彼此相长”[7]师生位置互换式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印证了这一教学规律 四、基础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式教学模式 作为学科素养核心成分的基础知识是构建科学、完整、合理的学科素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学科成分 高师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与非师范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不同与教师的学科知识相近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内容本身二是外在的学科教学法知识”[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