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分析批评课件.ppt
64页精神分析批评Psychoanalytic Criticism 一般概念精神分析学——心理学范畴,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精神分析批评——把精神分析学等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一种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演变精神分析批评的发展演变 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发展,精神分析批评分为两种,构成精神分析批评发展的两个阶段:第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为理论的文学批评,称为经典或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第二:以荣格、拉康、霍兰德等心理学家重新阐释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批评,称为新精神分析批评或后精神分析批评研究对象:作者、读者、文本传统精神分析学:作者心理&创作活动读者反应精神批评:读者心理、阅读过程&反应结构主义精神批评:文本语言&结构方式传统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学弗洛伊德(1856~1939)的学说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之一弗洛伊德的本行是精神病医生,其治疗方法为“心理疏导”和“讲述疗法”弗洛伊德主义七个方面1、无意识理论2、力比多学说3、三重人格结构学说4、俄狄浦斯情结说5、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6、文学艺术与白日梦7、艺术家与精神病一、无意识理论心理的三个部分意识:处于表层,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心理活动,受社会和道德的制约前意识:处于中层,指虽然不为人注意,但只要集中注意力即可回忆起来的过去经验。
功能是警戒无意识进入意识层面无意识: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毫无理性,处于大脑的底层意识层次结构意识前意识无意识冰冰山山理理论论二、力比多学说力比多(libido)——性力,本能四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期口腔期五种功能和原型的对应关系:口腔期五种功能和原型的对应关系:“接受”→获取的原型“咬住不放”→固执和决心的原型“咬嚼”→破坏的原型“吐弃”→排斥和傲慢的原型“闭合”→拒绝与抗拒的原型这些特性能否发展并成为成人人格的一部分,取决于原型经历的挫折与焦虑的多少“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和生存本能死的本能指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是一种破坏力,破坏力分内部和外部的三、三重人格结构学说本我(伊徳id)——无意识,由性本能构成,遵循“快乐原则”自我(ego)——代表理性,按照“现实原则”协调本我与外界的关系超我(superego)——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压抑本能冲动,遵循“至善原则”四、俄狄浦斯情结说“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是“力比多”的一种生殖器阶段,男孩随着性冲动的发展,从爱恋母亲,认同父亲,进一步形成对母亲爱恋的乱伦性质,并开始敌视父亲弗洛伊德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其源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弑父娶母的传说女 孩 则 有 “厄 勒 克 特 拉 情 结 ” ( Electra complex)即“恋父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在体质上都是两性的;人的遗传既有同性倾向也有异性倾向恋母情结消失后,如果男孩的男性倾向强,就会加强对父亲的认同,女性倾向强则会加强对母亲的认同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莎士比亚和他的《哈姆雷特》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左夫兄弟》弗洛伊德《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指出:达·芬奇在两性构成上倾向于女性,有强烈的认同母亲的倾向,由此形成的同性恋和自恋倾向,说明其艺术创作与人格构成之间的复杂关系。
五、梦的学说和释梦理论梦就是被梦就是被压抑的欲望与抑的欲望与隐意意识的的产品品 —1900年年《《梦梦的的解解析析》》梦的梦的实质是欲望的象征性是欲望的象征性满足足显梦与梦与隐梦梦 具具体体的的梦梦境境为显梦梦,,隐藏藏在在梦梦境境背背后后的的本本能能欲欲望望为隐梦梦梦的意梦的意义也被分成了也被分成了““显义””和和““隐义””梦的解释的第一步: 区分梦的“显现内容”和“潜在思想” 梦的解释的第二步: 揭示并还原梦的伪装形式梦的伪装主要有四种方式: A“压缩” B“移置” C“表现手段” D“二次加工”六、文学艺术与白日梦“白日梦”(day-dreams)白日梦不是梦,白日梦与睡眠无关白日梦就是人的幻想,源于儿童时期的游戏作家——梦幻者 作品——白日梦七、艺术家与精神病弗洛伊德说:“艺术家就如一个患有精神病的人那样,从一个他所不满的现实中退缩下来,钻进他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世界中。
但艺术家不同于精神病患者,因为艺术家知道如何去寻找那条回去的道路,而再度把握着现实类似柏拉图——迷狂说荣格CarlJung荣格(1875—1961)创分析心理学特别是对种族无意识和原始神话的研究有兴趣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承认无意识这一概念,却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是毫无理性的性本能的冲动的观点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它既不产生于个人的经验,也不是个人后天获得的,而是生来就有的这是一个保存在人类经验之中并不断重复的非个人意象的领域如果说意识是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个人无意识是由于潮汐才露出来的那些水面下的陆地部分,那么集体无意识就好比是广大无比的海床,具有更为内在和深刻的意义几种原型玛纳(mana)——超自然的神秘强力母亲——无意识、自然的、本能的生命再生(rebirth)——轮回转世、复活精神(spirit)——“神”、心理现象等人格面具(persona)——不是人的本来面目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女性潜倾和男性潜倾读者反应精神批评 诺曼·霍兰德——“美国最重要的精神分析批评家”个人主题和变体理论把个人反应当做精神分析的对象人的身份:人体身份、文化身份、个人身份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与自我防御——把潜在愿望&恐惧转换成社会可以接受的内容,带给读者快乐阅读是一种个性再创造,是一种“个人交易”,读者就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理解文本结构主义精神批评 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1901~1981),运用了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就与人的主题问题有关的所有方面,尤其是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提出了自己的阅读和批评策略。
回归弗洛伊德能指&所指无意识镜像世界镜像世界镜像阶段(Mirror Stage)理论:儿童在六到十八个月之间为镜像作用阶段,时间发生在俄狄浦斯情结阶段之前现实界(the real)、想象界(the imaginary)、象征界(the symbolic)对应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镜像理论镜像理论拉康对“自我”的阐释人的自我意识形成于幼儿时期的“镜像阶段”镜像中“我”并不是我,而是一个虚象,是一个“他者”“自我”是欲望投射形成的幻象,“自我”是“我”的异化镜像理论和语言镜像理论和语言凝视镜子的人是“能指”,镜子中的镜像是“所指”所指替代了镜子之外的真实的人;语言替代了实在人类谈论的并不是客观对象和实在本身,而是语言镜像;人类生活在语言营造的镜像(虚幻)世界之中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自读教材·填要点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地位 铁路是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发展的动脉 2.出现.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唐山 至胥各庄铁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路建成通车 1888年,年,宫廷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开平开平 3.发展.发展 (1)原因:原因: ①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 ②②修路成为中国人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的强烈愿望 (2)成果:成果:1909年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权收归国有 4.制约因素.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修筑权救亡图存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京张铁路 二、水运与航空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水运 (1)1872年年, 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 2.航空.航空 (1)起步: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研制 (2)发展: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筹办航空事宜处处 三、从驿传到邮政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邮政 (1)初办邮政:初办邮政: 1896年成立年成立“大清邮政局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此后又设 ,邮传正式脱离海关邮传正式脱离海关 (2)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年,中国首次参加 邮传部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万国邮联大会 2.电讯.电讯 (1)开端: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办电报的开端 (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 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 (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 ,, 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 (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 台湾台湾出行出行方式方式多姿多彩多姿多彩[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提认知提认知] 电视剧电视剧《《闯关东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串点成面·握全局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了物质条件 2.特点.特点 (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3.影响.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前10年盈和,成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
故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答案:A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响 (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这是在描写 ( )A. . B.汽车.汽车C.电报.电报 D.火车.火车解析:解析:从从“万钧柁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可推断为火车答案:答案:D[典题例析典题例析] [例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解析解析] 由材料信息 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答案答案] C[题组冲关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 ( )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航空运输解析:解析:根据所学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
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答案:C2. 右图是右图是1909年年《《民呼日报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 )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项时间上不一致间上不一致答案:答案:A[典题例析典题例析] [例例2] (2010·福建高考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 A.电报业.电报业 B.大众报业.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轮船航运业 [解析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答案答案] A[题组冲关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息“20世纪初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世纪90年代。
年代答案: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答案:C关关键词——交通和通交通和通讯不断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 时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1)近代交通由近代交通由传统传统的人力工具逐的人力工具逐渐渐演演变为变为 机械机械动动力力牵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车、、 汽汽车车、、电车电车、、轮轮船、船、飞飞机先后出机先后出现现2)通通讯讯工具由工具由传统传统的的邮邮政通信政通信发发展展为为先先进进 的的电讯电讯工具,有工具,有线电报线电报、、、无、无线电线电 报报先后先后发发明3)近代以来,交通、通近代以来,交通、通讯讯工具的工具的进进步,推步,推 动动了了经济经济与社会的与社会的发发展。
展关关键词——交交通通和和通通讯不不断断进步步、、辛辛亥亥革革命命和和国国民民大大革革命命顺应时 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1)1911年,革命党人年,革命党人发动发动武昌起武昌起义义,辛亥革,辛亥革命命 爆爆发发,随后建立了中,随后建立了中华华民国,民国,颁颁布了布了《《中中华华 民国民国临时约临时约法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进 程的里程碑程的里程碑2)1924年国民党年国民党“一大一大”召开,召开,标标志着第志着第 一一次次 国共国共 合作正式合作正式实现实现,国民大革命,国民大革命兴兴起3)1926年国民革命年国民革命军军出出师师北伐,北伐,连连克武昌、克武昌、九九 江,直江,直捣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关关键词——交通和通交通和通讯不断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 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1)20世世纪纪初,初,孙孙中山提出中山提出“民族、民民族、民权权、、 民生民生”三民主三民主义义,成,成为为以后辛亥革命以后辛亥革命的的 指指导导思想。
思想2)三民主三民主义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没 有提出有提出废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彻彻 底的底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纲领纲领3)1924年,年,孙孙中山将三民主中山将三民主义发义发展展为为新新三三 民主民主义义,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为为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础和国民大和国民大革革 命的旗命的旗帜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