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章的知识点分布图.doc
11页绪论 时间/年 实质 开创者 特点各国劳动人民,其中尤以我国制曲酿酒技术著称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个体②凭实践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的开展史史前期成熟期初创期奠基期开展期约8000年前~1676朦胧阶段①微生物学开场建立②建立了一整套微生物学研究方法〔显微镜〕列文虎克—微生物先驱者1676~1861形态描述阶段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事件1861~1897生理水平研究阶段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科赫—细菌学奠基人巴氏灭菌,酒类发酵1897~1953生态研究阶段①"酒化酶〞研究②微生物代谢③青霉素的发现E.Büchner—生物化学奠基人〔爱德华·布赫纳〕1953—至今J·Waton和F·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DNA双螺旋构造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以微米记,比外表积大大肠杆菌在1h内可分解其自重1000~10000倍乳糖,产盶假丝酵母菌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比大豆强100万倍均能举例说明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细胞分裂1次仅需12.5~20min高温、高酸、高盐、高辐射、高压、低温、搞碱或高毒等都有惊人适应力只要条件适宜,它们就可随遇而安,微生物的总数约在50万至600万种之间. z.-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一、形态和染色:大小、形状、重量,最大细菌特有成分形状:〔球状、杆状和螺旋状〕;重量:假设以每个细胞湿重约10-12g计,则大约109个E.coli细胞才达。
最大细菌:纳米比亚嗜硫珠菌直径为0.32~1.00mm肉眼清楚看到;大小:假设把1500个细胞的直径相连仅等于芝麻的长度〔3mm〕细胞壁:功能、构造图、G+和G-的区别、G染色机理细胞膜:功能、成分、成分 P24根本构造细胞质和内含物:PHB P26聚-β-羟丁酸或聚羟基丁酸酯核区:特点 P27裸露,无核膜、核仁,化学成分:是一个大型的环状双链DNA分子,一般不含 0.25~3.00mm细菌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二、构造:鞭毛:定义、判断、菌毛功能 判断:①电镜观察②染色法后在光镜下观察③半固体穿刺试验 功能:运动芽孢:定义、构造图、伴孢晶体 又称δ内毒素:少数芽孢杆菌产生的糖蛋白昆虫毒素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的白质晶体特殊构造1.裂殖:定义、模式图糖被:定义及功能、意义 P27~28 二分裂繁殖方式菌毛:功能 又称纤毛、仐毛、线毛或须毛〔吸附作用〕性毛:交配作用 三分裂 复分裂用于生产抗生菌,污水处理放线菌:定义、生长条件、繁殖方式蓝细菌:定义支原体:定义衣原体:定义立克次氏体:定义←生长条件: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呈微碱性土壤菌落定义↙ 穿刺培养→是否长鞭毛群体特征 半固体培养基作用 厌氧培养 纯种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会出现许多特有的培养形状,因此对菌种鉴定十分重要菌膜:形成条件 液体培养基外表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应用了解大致情况 细菌应用:酸奶、泡菜、黄原胶、食品添加剂、污水处理. z.-第二章 酵母菌 霉菌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微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等 真菌:酵母菌、霉菌; 〔只有真核微生物才有〕真核生物: 真菌、显微藻类、原生动物; C核构成:核被膜、染色体、核仁和核基质 在食品中的应用:酒类的生产,面包的制作、乙醇和甘油发酵,石油及油品的脱蜡,伺用,药用蛋白的生产单细胞存在营养菌丝、气生菌丝、菌丝体出芽繁殖特点发酵糖产能 霉菌营养体的根本单位是菌丝,其直径通常为3~10um,比细菌放线菌。
繁殖方式:产孢子,担孢子构造霉菌细胞壁含甘露聚糖毛霉、根霉、曲霉的繁殖形态图 〔丝状真菌〕含糖量、酸度大环境生长 溶菌酶 水解 蜗牛消化酶细胞壁:成分、功能 成分:呈治状—外层为甘露聚糖,层为葡聚糖,中央夹着一层蛋白质形态: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和香肠状 麦角~:维生素D的前体 细胞膜:甾醇形态和构造 酵母~ 细胞核:由多孔核膜包裹起来的定形C核芽殖:定义,假菌丝子囊孢子:酵母菌是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展有性繁殖的生活史生命周期:周期图、生活史菌落特征—能与其他几类微生物进展比照 P64 担孢子第三章 病毒〔寄生〕 与人类的关系{有利:①制成生物防治剂②是生物学根底研究,有害:①造成传染病②致癌③污染 中的。
真病毒: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的两种组分 类病毒:只含具有独立侵染性的RNA组分 非细胞生物 亚病毒因子 拟病毒:只含不具独立侵染性的RNA组分定义、分类 卫星病毒:与真病毒伴生的缺陷病毒定义和特性①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观察②没有细胞构造 卫星RNA:只含与侵染无关的RNA组分③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④无产能酶系无蛋白质和核。
朊病毒:只含单一蛋白质组分〔如疯牛病毒〕特性:7点⑤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⑥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⑦在离体条件下,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⑧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大小:1:10:100病毒、细菌和真菌直径比约为1:10:100构造:核心 、衣壳、3种典型形态、T4形态图形态和构造化学成分病毒的形态:核酸位于他的中心—核心,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衣壳群体形态:噬菌斑*、包涵体、枯斑形状多样如蝌蚪状噬菌斑: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包涵体:植物C中的病毒,枯斑:由植物病毒在植1繁殖:5个过程说明,循环图 吸附、侵入、增值〔复制与生命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效价的测定:效价定义及测定方法、噬菌斑定义〔步骤可不掌握〕噬菌体繁殖方式①液体稀释法②玻片快速测定法③单层平板法一步生长曲线:画图并能解释说明 较常用且较准确方法为双。
溶源性:判断方法、温和噬菌体3种形式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定义噬菌体与发酵工业、生物防治、基因工程病毒与实践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能源谱:化能自养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首选:K2HPO4和MgSO4水的生理功能:①散热②C的主要组③运输营养物质的载体④良好的⑤维持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稳定性⑥参与*些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响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水定义及生理功能 能源:能源谱 化学物质〔化能营养型〕 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同碳源〕 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不同于碳源〕 辐射能〔光能营养性〕:光源自养和光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四种营养类型能源、氢供体、根本碳源、微生物代表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单纯扩散:不通过膜上载体蛋白,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运输前后溶质分子不变1繁殖:5个过程说明,定义、载体有无、运送方向、是否耗能、运送前后分子是否变化、简易图促进扩散:需要载体,高浓度→低浓度,不耗能,运输前后溶质分子不变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载体,低浓度→高浓度,耗能,运输前后溶质分子不变基团移位: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