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阿Q正传》说课稿完美版.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杏**
  • 文档编号:283476184
  • 上传时间:2022-04-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阿Q正传》说课稿完美版 高中语文必修4 《阿Q正传》说课稿 刘兰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1、高中一年级粤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小说2 )的讲读课文依次有《宝玉挨打》(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三回)、《阿Q正传》(选自鲁迅的《阿Q 正传》第二章和第三章)、卡夫卡《变形记》(节选);“扩展阅读”两课,分别为《失街亭》(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棋王》(选自阿城《棋王》第四章)这些课文都是从不同的中长篇小说中节选下来的,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本单元的小说无论从人物、人物活动的环境、情节、表现手段等方面比起必修三的小说单元更为复杂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应强调整体感知,领悟课文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深刻内涵,强调多种表现手法与文章主旨的内在联系 2、《阿Q正传》是一篇博大精深的作品,它以其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分析及对社会的清醒认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作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治病救人、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体现了深刻的主题,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小说的内容,博大而精深,并且无一不闪耀着作者智慧的光芒《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去“杂取种种人”,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这样,就使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课文虽属节选,但难度不仅没有减低,反而增大了作为高中生,要读懂它,并获得比较深入的理解,无论在语言修养、知识阅历,还是理论水平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欠缺特别是高中一年级课文篇目并不少,而课时有限,这就使这篇课文的教学难度更大了 3、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是阅读能力的高级阶段,从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上看,《阿Q正传》(节选)出现在本单元,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本课实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阿Q“精神胜利法”的内涵,分析阿Q复杂的性格特征,从而把握 文章的主旨。

      ②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精彩的人物心理刻画 等 ③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理解阿Q形象的社会意义以 及国民性的弱点 2、能力目标 高中语文必修4 《阿Q正传》说课稿 刘兰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1、高中一年级粤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小说2 )的讲读课文依次有《宝玉挨打》(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三十三回)、《阿Q正传》(选自鲁迅的《阿Q 正传》第二章和第三章)、卡夫卡《变形记》(节选);“扩展阅读”两课,分别为《失街亭》(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和第九十六回)、《棋王》(选自阿城《棋王》第四章)这些课文都是从不同的中长篇小说中节选下来的,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本单元的小说无论从人物、人物活动的环境、情节、表现手段等方面比起必修三的小说单元更为复杂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应强调整体感知,领悟课文通过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深刻内涵,强调多种表现手法与文章主旨的内在联系 2、《阿Q正传》是一篇博大精深的作品,它以其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画分析及对社会的清醒认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作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达到治病救人、改造国民性的目的,体现了深刻的主题,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

      小说的内容,博大而精深,并且无一不闪耀着作者智慧的光芒《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未庄为历史舞台,以主人公阿Q的活动为线索,以批判阿Q的病态心理精神胜利法为重点来组织材料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作者不但从中国的现实社会出发,以农民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去“杂取种种人”,概括出阿Q的典型性格,而且着眼于辛亥革命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设计未庄这样一个闭塞落后的江南农村,作为阿Q生活的典型环境这样,就使阿Q这个形象,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正传》是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奴隶生活的深刻写照,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被压迫历史的缩影课文虽属节选,但难度不仅没有减低,反而增大了作为高中生,要读懂它,并获得比较深入的理解,无论在语言修养、知识阅历,还是理论水平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欠缺特别是高中一年级课文篇目并不少,而课时有限,这就使这篇课文的教学难度更大了 3、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是阅读能力的高级阶段,从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上看,《阿Q正传》(节选)出现在本单元,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语文学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结合本课实际,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阿Q“精神胜利法”的内涵,分析阿Q复杂的性格特征,从而把握 文章的主旨。

      ②鉴赏小说的艺术特点,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精彩的人物心理刻画 等 ③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理解阿Q形象的社会意义以 及国民性的弱点 2、能力目标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