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文浅谈小学数学创造性及其培养.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22527531
  • 上传时间:2017-11-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编号 毕 业 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 浅谈小学数学创造性及其培养 目 录摘要……………………………………………………………………………(1)引言 …………………………………………(2)第一章 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3)1.1 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对立统一……………………(3)1.2 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对立统一……………………(3) 1.3 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4)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意义…………………………(5)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切入点 ……………………………(6)3.1 从世界观的角度进行专业教学 ……………………………(6)3.2 培养正确的真理观 …………………………………………(6)3.3 注重开发创造思维的动力…………………………………………(6)3.4 开发多学科的复合思维能力…………………………………………(7)第四章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8) 4.1 引导学生提出和发现问题 …………………………………………(8)4.2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8)4.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8)4.4 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9)4.5 充分利用逆向思维 …………………………………………(9)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10)致谢…………………………………………………………………………(11)参考文献……………………………………………………………………(12) 浅谈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内容摘要: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缘故,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势在必行。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社会的关注,教育的改革,更要靠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我想在此基础上探讨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讨论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什么特点,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科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数学;创造性;思维 ;培养 引言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一个知识激增和科技竞争的时代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才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数学教学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数学,要把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摆在重要的位置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章 创造性思维的涵义及本质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创造性思维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驱使下,通过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运用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借助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头脑中的知识、信息进行新的思维加工组合,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的思维过程通俗地说,凡是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思维活动,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直观、猜测和想象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独特的思维常使人产生独到的见解和大胆的决策,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某些方面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我认为,理解创造性思维的涵义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创造性思维是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它并不是脱离其它思维的另一种什么特殊的思维第二、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而绝不是多种思维机械相加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总是以某一种思维为主导而进行的第三、创造性思维固然有它独有的活动规律,但它也必须遵循其它思维的活动规律因而,可以说创造性思维本质上就是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1.1.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对立统一集中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思维则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从某一特定目标出发,思维向外辐射,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方向,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想象,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因此不少人认为,创造性思维只包含发散思维,这是很不完全的发散思维可以使人的思路活跃,提出各种各样的待选方案,特别是它能提出出乎意料的独特见解。

      然而,如果仅停留在发散思维阶段,那么就会使人犹豫不决,不易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达不到创造的目的,所以创造性思维还应包含集中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只有集中了才能发散由于问题的产生大多是集中思维的产物,所以,集中是为了更好地发散;第二,只有发散了才能进一步集中人们为了寻求独创性的设想,常常任自己的思想自由发散,但是,发散的结果并不都是有价值的,往往有相当多的谬误,所以,大量发散还要通过集中导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发散度高,集中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我国教育长期以来较重视集中思维的培养,对发散思维重视不够,今后应对发散思维的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1.2.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对立统一 逻辑思维是严格遵循逻辑规律,逐步分析与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和结论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和顿悟,快速地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活动例如大陆漂移学说的创立者魏格纳,躺在病床上观察墙上的世界地图突发奇想: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凸凹竟如此吻合,会不会原来就是一个整体呢?魏格纳的这种依靠灵感和顿悟的思维方式就是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可以创造性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当然,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相互促进、相互联系,逻辑思维是直觉思维的基础,直觉思维是高度成熟的逻辑思维的产物没有直觉思维做先导,难以提出新问题、新设想,可以说,直觉思维在创造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新思想、新设想提出之后,仍需要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论证,因此,我们不能排斥或贬低逻辑思维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事实上,整个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都是在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交叉状态下进行的1.3. 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对立统一抽象思维是舍弃非本质属性,抽取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 、想象来进行思维的活动形象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在于创造想象参与思维过程,使思维活动能够结合以往的经验,在想象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提出新的假设,创造想象参与思维过程是创造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为主变为抽象思维为主,因此,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内容。

      由以上分析可见,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但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集中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正是这些不同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意义综观中外历史上的科学家和发明者,他们往往兴趣广泛、思路敏捷,具有独到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飞机上天、潜艇入海、飞船登月、现代仿生学的产生、相对论的创立、克隆羊的诞生……所有这些发明创造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正如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所说的那样:"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因此,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正是具备了足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类才产生了永不停息的创造活动,从而推动着历史进步试想若无第一件生产工具就无人猿区别;无冶铁技术就无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无蒸汽机、机器制造就无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若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人类就不会如此迅速地奔向信息社会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发明与创造层出不穷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培养大批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之林"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尤其强调"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第三章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切入点创造和创造思维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能动力量然而,人们看到的创造性思维似乎是创造者所专有,能够普及吗?如果不能,以此作为教学的核心目标岂不是痴人说梦我们说创造思维的可教性有两点根据:其一,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人人都具有创造思维的潜在能力,创造是与人的生存融为一体的天然性的必然其二,完善自我是人的又一天性,人人都有自我教育的需求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双向交流的教学结构的基本框架只是随着人的历史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历史变化,创造思维的存在形式和开发条件日趋复杂化、多样化虽然如此,在一定物质条件和文化条件下,对创造思维进行开发和培育是完全能够实现的3.1. 从世界观的高度进行专业课教学人们认识事物所表现出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规律证明:大脑认识事物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思维科学又根据这些层次来划分智力层次一般说,聪明、机灵、技巧都是大脑浅层次的思维活动,只有智慧才是深层次的活动创新是复杂的智力活动,其思维当然是智慧型的浅层次的活动能力可以通过一般智能教育和技术训练达到,而智慧的培养却是古今难题根据现代思维科学的探索和论证,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哲学和基础理论上进行教学培训,就是把专业课程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进行教学这种要求的可行性在于,任何一门学科,只要够得上理论体系的都有五大层次,即本学科的哲学体系、基础理论、应用原则、实用技术和发展史这种构成提供了智慧教学的可能性只要深入分析,理清层次,讲辩结合,双向交流,逐步进行,智慧教学是 可以办到的转 3.2. 培养正确的真理观 创造性思维对真理强烈追求的愿望,可以冲破现有概 念系统和习惯定势,激发出丰富的想像力和探索精神但是,这种追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对现有专业和概念系统的深刻理解尊重现有专业、吃透现有专业仍是创造性教学的必然要求牛顿把他发展微积分的超人先见归功于前辈的积累他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 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 ” (这话很有教育意义,说明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汲取和借鉴前人的既创成果的基础上而取得的。

      “面壁十年图破壁” ,学习现有知识的目的在于创新突破,而不是抱残守缺为此,在创造性思维教学中还要解决真理观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是科学的、正确的其基本内涵是,尊重实践,实事求是,坚信现有的 一切科学成果不论多么伟大都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往真理的道路在实践中,还是要以客观规律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排除主观随意性3.3. 注重开发创造思维的动力达尔文把影响他创造生涯的个性归结为 “有强烈而多 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他的这段话体现了创造思维的几个动力因素:(1)强烈、多样的兴趣,而不是孤陋寡闻;(2 )沉溺于兴趣,锲而不舍,不是朝秦暮楚;(3)对复杂的事物深喜研究,而不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关于兴趣,表面上好像源于人类好奇的探索天性,但是,它的发生不管有多少偶然条件,追溯其原始动机的本质都与生存需求密不可分意识到需求和利益的自觉兴趣能升华为责任,成为理想追求不自觉的兴趣表现为好奇,成为个人偏爱因此,教学中开发创造思维的动力,应当从社会利益和个人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