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特点实证分析.docx
9页2014-08-19 08:50:05 西部学刊 2014 年 3 期图1干部群体价值观的好人定位模型指标类别人数百分比(%)指标性别男35375.59学历女11424.41地区福建9219.70山东9820.99湖北9720.77行政 级别黑龙江9019.27陕西9019.27价值观 维度最小 值最大 值MSD价值观 维度品格1.336.005.510.61名望自律成就公共1.006.205.110.77守法利益从众才能1.006.004.950.84家庭务实本位人伦1.336.004.561.23金钱情感权力表2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基本现状的因素间均值差t因亍品格自律—公共利益0.4010.31***名望—守扌公共利益0.163.27**守法—才能务实一家/才能务实 一人伦情感0.396.03***家庭 —金彳人伦情感—名望成就0.314,87***注::表3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因素间的$摘要:科学把握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特点对于了解十部心理、调节干部行为、促进干部成长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心理学视角切入、采用量化研究的范式对基层干部的一般性价值观进行了 调查研究通过对467份有效数据的分析发现:干部群体价值观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品格自律”、“公 共利益”、“才能务实”、“人伦情感”、“名望成就”、“守法从众”、“家庭本位”和“金钱权力”,其结构符合 现代中国人价值观的八因素结构,并表现出了明显的“好人定位”特点。
而通过对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 观排序在性别、学历、行政级别和所处地区等变量上的差异比较发现,这种“好人定位”特点具有较为 稳定的表现关键词:基层领导干部;一般性价值观;好人模型;自我价值定向D262.3一、 引言价值观(Values)是人们关于事物重要性的观念,是依据客体对于主体的重要性对客体进行价 值评判和选择的标准;同时,价值观也是对个体进行行为判断的重要预测变量目前,以中国社会坏 境为背景、以华人文化传承为基础所开展的价值观研究,从价值观的类世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 一般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两大类其中一般性价值观是针对同一地域或文化背景下普通民众所持 有的-般性价值判定标准,例如费孝通提出的反映中国人价值观念的“差仔格局”、杨国枢提出的“传统 与现代”并存形态、黄光国的“面子”模型和金盛华等提出的“好人定位”模型等;而特定性价值观则主要 针对某种特定行为或环境,例如工作价值观、择业价值观、婚恋价值观、消费价值观、人际价值观等 等[1]作为观察人类社会的重要切入点,有关价值观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受到哲学、政治学、人类学、 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研究者的关注从研究方法上看,相关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思辨性研究和 实证性研究两种范式。
其中,思辨性研究通过系统的历史回顾、缜密的逻辑推理来探究个体的价值观 念;而实证性研究则倾向于通过结构化的工具编制、测量来探讨个体价值观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党政干部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层群体,不但是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各项政策 的制定者,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工作向前推进的重要参与者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政治路线确定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的事情能不能办好,既定的任务能不能如期完成,关键在人”[2]为此,我 们必须对干部群体的价值观问题深入研究、精准把握、合理引导、有效培养当前,有关干部群体的 价值观问题己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基本上确立了“为人民服务” 这一价值观念在干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根本地位,这为干部群体对口身价值体系的规范与确立提供了 正确、科学的思想路线与保障从研究内容与方法来看,上述研究成果主要是对干部政治价值观或职 业价值观的认识,研究方法上也基本采用的是非量化研究范式目前,从政治心理学视角、采用实证 研究对干部群体的一般性价值观的专门性研究相对缺乏为此,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使用 在木土文化背景卞构建的针对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编制的测量工具,对我国基层党政领导干部的一般性 价值观特点予以分析、研究。
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我们全面认识和系统把握干部群体价值观与行为 的关系提供有益的参考二、 研究方法与程序(-)样本数据来源有关基层公务员群体一般性价值观数据的收集工作,主要是在山东、福建、陕西、湖北和黑龙 江等省份的10个市、县中开展的,问卷发放的主要对象为党政机关工作的、行政级别为处级及其以 下的在职在岗公务人员针对本次调查,研究者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67份,有效率 为93%o对所收集数据的样本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结果发现:在467份有效数据中,被试年龄主 要分布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41.26岁;在被试的性别分布方面,女性被调查者们4人(占总 人数的24.41%),男性被调查者353人(占总人数的75.59%):在被试的学历构成方面,高中及 以下学历者4人(占总人数的0.86%),大专学历者93人(占总人数的19.91%),本科学历者314 人(占总人数的67.24%),研究生学历者56人(占总人数的11.99%):在被试的行政级别方面, 科级以下人员95人(占总人数的20.34%),科级人员230人(占总人数的49.25%),处级人员 142人(占总人数的30.41%);在被试的地区来源分布方面,来自福建的被试92人(占总人数的 19.70%),來自山东的被试98人(占总人数的20.99%),来自湖北的被试97人(占总人数的20.77%), 来自黑龙江的被试90人(占总人数的19.27%),来自陕西的被试90人(占总人数的19.27%), 具体见表1。
二) 测量工具对于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的测量,我们采用了金盛华等人开发的“中国人价值观问卷” (Chinese Values Questionnaire, CVQ)⑴问卷由32个6点记分的项目组成,包括-有品格自律 (3个项目)、才能务实(4个项目)、公共利益(5个项目)、人伦情感(3个项目)、名望成就 (3个项日)、家庭本位(3个项日)、守法从众(4个项U)、金钱权力(7个项U)等8个维度, 并在国内的研究中广泛使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还对其信、效度指标进行了相关的复核检验其中, RMSEA为0.060,结构效度的相关拟合指数GFI、NFI、NNFI、IFI和CFI分别为0.87、0.86、0.90、 0.91 > 0.91, x2/df为2.66,各项目的标准化载荷在0.38〜0.90之间;问卷8个维度品格自律、 才能务实、公共利益、人伦情感、名望成就、家庭本位、守法从众、金钱权力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 为0.77、0.81、0.80. 0.85. 0.81 0.81、0.81、0.82,上述结果表明,该问卷在本次调查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度和信度三) 数据管理与统计为了保证数据获得的客观性与真实性,我们事先对问卷作答的指导语进行了统一的规范设计, 同时对调査问卷施测人员进行系统的操作培训,并耍求参与调查者以匿名方式作答问卷。
在数据的录 入、管理和有关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特点的统计分析方面,研究者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操作处 理:同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软件Lisrel8.7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予以检验三、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的调查结果(一)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的总体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在八个维度上得分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对该群体一般性价 值观特点予以描述,结杲见表2其中,除“金钱权力”外,干部群体的得分大小均超过了 3.5分其 中,被干部群体最为看重的价值取向维度是“品格门律”,其他取向维度的得分有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公 共利益”、“才能务实”、“人伦悄感”、“名望成就”、“守法从众”和“家庭本位”,而排在干部群体一般性价 值观得分序列位置的最后一位的维度是“金钱权力”取向在表2中,我们对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得分的均值进行了位置排序基于此结果,我们对相 邻两个维度Z间的平均数差异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 , 7对两两相邻的价值观维度 之间的均值都表现除了显著的差异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在不同性别、地区上的表现为进一步检验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特点的稳定性水平,我们分别以性别变量和地区变量切入, 对干部群体在八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值排序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见表4。
其中,性别分类的描述 结果与表2呈现的总体数据结果一致;而地区分类的描述结果,除福建和湖北两个省份的数据分析显 示“才能务实”的得分高于“公共利益”的得分Z外,其他省份的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为明确这种价值 观维度的排序差异是否表现出显著的不可逆转特性,我们将这两个省份在上述维度间的数值进行比较 发现,其差异均不显著其中,福建省的数据在两个维度之间的差异均值为0.05、匸0.52、p=0.61, 湖北省的数据在两个维度之间的差异均值为0.02、匸0.27、p=0.79,(三)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在不同学历、行政级别上的表现我们对不同学历和不同行政级别的干部群体在八个维度匕的得分均值排序进行了描述统计分 析,结果见表5其中,行政级别分类的描述结果与总体数据的结果一致;而在学历分类中,除研究 生被试显示“才能务实”的得分高于“公共利益”的得分Z外,其他学历类型的被试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我们将研究生样本在上述维度间的数值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均不显著,两个维度Z间的差异均值为 0.05.匸0.30、p=0.76o上述结果说明,尽管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被试在一般性价值观维度的重要性排 序结果方面与总体分析存在差异,但综合分析其整体趋势,这种差异仅仅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而 非“本质”上的逆转性易动。
四、分析与讨论(一)干部群体价值观结构的比较对于公务员价值观结构的研究,其H的主耍有两点:第一,了解公务员价值观的影响、构成要 素;第二,形成对公务员价值观评价的基本架构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针对公务员价值观结构的 研究主要可以分为评价结构测量和理论结构建构这两种研究从实践和理念两个层面描述和规划了公 务员这一职业群体的基本价值取向,对我们了解公职人员的价值观特点具有重要的总义但是已有的 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即受群体职业标签的裹挟,使社会公众对该群体的认识无法摆 脱既有观念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也难以与其他群体进行横向比较为此,木研究作为评价结构测量类 型的一次尝试,将关注点聚焦于“去职业标签化”后的一般性价值观描述分析,并在社会生活实际现象 层面还原其价值取向构成特点根据本研究的数据分析结果,我们将干部群体的一般性价值观结构与 其他相关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对比,如表6所示通过与相关研究的比较,我们认为本研究通过数据检验获得的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结构具有 以下三个方而的特点:第一,以人为木理念成为干部群体价值观分析的工具基础剥离公务员群体的 职业标签来分析其价值观,并非降低对其价值观要求的标准,而是希望对其价值观现状的认识更具全 面性和客观性。
为此,本研究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一般性价值观作为分析其价值观结构与现状的 切入点,真实的展现了干部群体作为社会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性面特征第二,生活视角的切入使 得对干部群体价值观的把握更加牛动具体与以往研究相比,木研究所构架的干部群体一般性价值观 结构不仅突出了其工作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将其社会生活中的诸多要素纳入其中,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