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文化翻译看《诗经关雎》的四种英译本比较.docx
4页从文化翻译看《诗经关雎》的四种英译本比较一、文化翻译理论简介20世纪90年代,文化翻译学派的领军人物苏珊?巴斯奈特提出的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在形式上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代码转换,但实质却是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其目的是突破不同语言间的障碍,最终实现和促进异质文化间的融合与交流对中国的翻译者来说这就意味着将外文作品通过自己的分析解构,进行文化上的转移,然后在个人的理解和知识背景的支持下进行重构,形成受体语言的文本二、《关雎》中西译本浅析本文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四个版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包括理雅各、庞德、杨宪益和戴乃迭以及许渊冲的译本1 .语音方面1)拟声词拟声词是用语音模拟自然声音形成的词,其语音形式在元音、音高、节奏上体现所拟声音的特点诗歌一开始便用一对雎鸠的叫声来提示出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写一对热恋中的男女以下是对“关关”一词的不同翻译上文提到的四个译本中,理雅各把“关关”翻译成“Kwan-kwan”,这就类似于汉语拼音的发音一样这或许是最简单和对等的方式,但实际上,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他们并不知道理雅各创造的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因此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和它作为拟声词的效果就都丧失了而庞德将拟声词“关关”误解为“关闭”,?e滤?使用了含有躲藏之意的“Hid”。
当对“关关”一词的翻译看似进入“死胡同”的时候,许渊冲先生第一个找到了解决方法在他1988年的版本中,许先生首先提出了用“coo”,这一想法完全超越了之前的几个版本首先,“coo”是拟声词,表现了雎鸠轻快的叫声;其次,它似乎也能表现出情人之间窃窃私语的私语感觉很显然,许先生的译文不仅再现了声音,也传达出了诗歌的本质含义2)头韵和尾韵头韵是最常见的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是指一组词、一句话或者一行诗中重复出现开头音相同的单词尾韵是词尾音素的重复,也称韵脚在诗行的末尾押韵,其结构特点与头韵相反恰如其分地运用头韵和尾韵能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加强语言和感情表现力,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这四个译本使用了不同的词汇来翻译“辗转”一词辗转”是说夜晚躺在床上思念自己的“意中人”,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越是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理雅各译为:“turnedandbackagain”他的理解是男主人公在床上时而躺着,时而爬着,这两个动作不时替换这样的译文未能准确表达原诗的意思,理解上有些欠妥tossandturn”,“toss”这个词有“颠簸”的意思,笔者认为这个选词也不是很准确,但他注意到了押头韵的问题根据许渊冲的翻译,“辗转”比较准确的译文应该是“tossesallnightlong,”虽然杨宪益译的“tossedaboutunabletosleep.”也基本意译出了“辗转”这个词的意思,但相比于许渊冲的译文,感觉不够精炼。
在汉语中“窈窕”一词押尾韵,“窈”是深邃的意思,形容女子心灵美;“窕”是幽美之意,形容女子仪表美,“窈窕”一词形容女子心灵仪表兼美的样子许渊冲和庞德分别译为“fair”和“modesty”,笔者认为这两个词只能片面表现女子的美丽,不能很好地把女子的仪态之美表现出来理雅各虽然用了四个词叠加,但仍没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意境而杨戴夫妇所译“gentleandgraceful”对原文理解比较准确,而且将汉语中的押尾韵巧妙地转化为了英语中的押头韵,将女子心灵仪态美展现的淋漓尽致2 .句子方面题目翻译针对题目,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译法理雅各译成KwanTs'eu,这种译法是将汉语读音转化成英语的一种译法,这种译法让外国读者不知所云,因为他们完全不懂这个自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许渊冲和杨宪益所译的题目分别是“Turtledoves”和“CryingOspreys”,“turtledoves”此种译法能够充分表达关雎对于爱情的坚贞不渝,从而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爱情观相守到老,矢志不渝而译成“CryingOspreys”也是一个很好的处理因为“ospreys”在英语中更倾向于积极意义,也更适合本诗标题而庞德将拟声词“关关”误解为是“关闭”的含义,导致他使用了含有躲藏之意的“Hid”作为题目,这其实是缺少了对全诗和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没有清楚了解全诗内涵的缘故。
三、结语本文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关雎》四译本进行了对比在典籍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对原作的正确理解和总体审度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人的典籍英译,即使不说胜过,至少也可和英美译文媲美在汉诗英译方面,中国学者确实比外国学者具有更大的优势,不仅因为他们背靠着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因为他们在汉诗功底方面更胜一筹当然,中国学者想要弘扬中国典籍,将中华文化推广到世界,仍需更多地研究英语这个媒介,使之可以更精确更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