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动态结合治疗肾病之体会.pdf
2页中西医动态结合治疗肾病之体会太原市中心医院郝效槐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崔立俊魏自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免疫介导的一组疾病,肾活检广泛开展对加深认识、提高诊疗水平大有助益,但仍存在盲点以及当前的疗效尚不尽人意,为增强疗效、减免毒副作用,现将我们历年来的体会报道如卜:一、对肾病现行治疗的评价理想之治疗目标应是:受损的肾组织修复、肾病临床征象消除及肾功能良好不言而喻前者是治愈的指标,需反复多次肾活检加以证实,这在目前国内外尚难以实现故现行的治疗标准仅是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与无效完全缓解者有复发之隐患,后二者具有潜在性肾功能损害之危险,对此应认真加以防范肾活检作为常规诊断方法,其价值不容置疑但各地条件不一、观片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某些无电镜检测之报告需谨防其误导肾痫在指导用药上仍不可避免有耐药、依赖之现象的发生肾上腺皮质激素仍是当前常规治疗之首选药,公认的用药原则是:诱导剂量要足、维持剂量宜跃、减药要慢因耐药性与依赖性之存在,在临床上维持剂量超过6 - 8 周者为数不少,其所致的药物副反应屡见不鲜常用的细胞毒药物所致之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除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近些年加用骁悉等治疗,其疗效也不很乐观,因此我们仍可以说:肾脏病学研究进展很快,但在治疗上尚无突破,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祖国医学对肾病及现代药物之认识经我们多年考证,肾病是因禀赋不足所致的本虚标实证禀赋包括体质和免疫功能,前者有个体乏特异性,免疫功能则为普遍之低下本虚以阴虚或脾肾刚气虚多见,标实表现为寒凝、湿滞、热盛、瘀阻等,以混杂存在者多见在I 临床上水肿明显者多有舌体胖大、齿痕、知质偏嫩、舌苔厚腻、脉弦滑等,多为脾肾阳气虚所致,我们将此类患者称为“湿型”水肿不明显者多见:舌体正常或偏小、舌质绛紫、苔微黄薄、舌尖红、脉细数等,同时还发现多有尿血、血压偏高、氮质血症等,多由阴虚所致,我们将此称为“于型”,治疗较为棘手上述分型与肾病I 、I I 型有极相似之处,与我们通常所说之“肾病怕干不怕湿”有异曲同工之妙,此系偶然巧合还是理性的统~,有待进一步探讨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中出现的食亢、箍红、血压偏高、用药奏效后所见多尿、消肿现象与中医之温补肾阳相似,故多认为激素是阳刚之品,性燥烈久用则可伤阴耗津致新的阴阳失衡,如:血凝增高、易发生感染等,中医在调整全身机能的基础上,重用清热滋阴活血通络之药物可减轻之.故经我们诊治者甚少山现“柯兴氏”貌细胞毒药物以环磷酰胺为例,其抑制骨髓细胞之副作用在中医为有形之物属阴,其所致的胃肠反应属阳明经之列,脱发则归为肾,故视为是伤气损阴之药,也可用益气滋阴法制约之。
三、中医药动态结合治疗肾病综观中西医在肾病的诊疗现状:肾病不是独立的疾病.它表现多样、病理类型繁杂、药物疗效不理想且毒副作用颇大;又是由阴虚或脾肾阳气虚基础上之寒、热、湿、瘀互结,呈剪不断、理还乱之态势,致病程缠绵、易于反复,久之,肾功能受损我们认为:“病”与“证”是两种医学体系诊断之核心,探索“病”“证”之问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有机整合,权衡药物之利弊而行优势互补以弃其所短、补其不足是中西医结合必由之路,增强疗效、保护肾功能、减免毒副作用是现实的需要现将我们近3 0 年治疗肾病的体会概括为“中西并重、增效减弊、诱导引路、“干型”同步、复发减半、减药慎行中西并重就是在珏药治疗的同时,依据不同药物与剂量以及临床表现加以相应的中药,如:激素量大时重用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之中药,在撤减激素时重用温阳益气之中药:尿血明显者依据辨证应用凉血活血或益气活血、行气活血药物;在激素维持阶段,尿检结果不理想者加用固涩药;以上虽无循证医学资料,但临床疗效甚满意,达到增效减弊之目的诱导引路则是我们在国内率先使用地塞米松1 .1 .5 m g /k g 冲击,其效价大于传统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其诱导量可谓足也! 依据有无利尿效果预测药物有超敏、敏感与耐药之可能,前者可将维持时间缩至在6 周左右;后者约8 周左右。
干型”是我们自己的分类,如上所述,极似肾病I I 型,其病理多为膜型、系膜增殖型或节段性硬化型;屡因感染而血尿明晨者多为I g A 肾病型干型”对激素多呈不敏感或拮抗,为阻止免疫性炎症之进展、保护肾功能,即使对改善临床症状不显著,我们也同步使用较小剂量之激素与细胞毒药物,还重用一些保护肝肾、“化瘀、托毒、生新”之药物,如:黄芪、当归、莪术等,西药多用肝素及大剂量潘生丁等复发时大多主张原剂量治疗,我们认为已用较I 受时间激素,如果再用原剂量势必时间更长,药物之毒副作用就可造成新的阴阳失衡,故采用原剂量之半,并依据造成复发的因素以及中药进行相对的调理,我们观察大都可以奏效减药反跳是当今治疗的难题之一,多数学者认为有以下因素:减药剂量过大、过快、并发感染与依赖性所致,按常规减药可排除前二者的因素,并发感染需奄找有无感染病灶,动态观察自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之变化依赖性刚难以预测,可依据上述认识进行对症处置总之,以上是我们从临床实际问题出发,借鉴基础研究之成果,权衡中西医治疗肾病之间的利弊进行优势互补的一些尝试,不当之处请指正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之思考太原市中心医院郝效槐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崔立俊魏自立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因多种疾病引发的肾损害,其终末表现为尿毒症,是一综合征而j # 独立疾病。
近些年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亦给家庭与社会造成极大的经济负担,如何控制或延缓其发展速度是当务之急,对有待解决的问题提供我们的看法,望指正一、透析与肾移植等治疗的评价透析与肾移植都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为挽救垂危、提高生存质量功不可没但是,透析仅为部分替代治疗,不能矫正原有的高血雁、贫血与内分泌失衡,且随透析时间的延长而贫血程度加重.有报道认为:每透析一次红细胞破坏加速1 4 %,故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损害,因心衰而致死者约r _ 尿毒症的5 0 %以上,因此长期透析者反复输血或加用促红素治疗已是常规,这无形中叉加大了治疗成本;后者以甲旁亢多见,如:高磷低钙、骨质疏松等,往往需加用活性钙治疗肾移植比透析治疗更符合生理需求,是透析以来医学上的又一进展,近年随着认识的成熟,肾移植5 年存活率有较大提高但是,移植后的排异反应、移植后肾炎、肾性高血压等仍难以避免特别是长期应J { = | 抗排异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其所致之免疫功能低下造成的继发感染,如:乙、丙犁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据报道后者达9 0 %以上,由此而引发的问1 4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