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农炮、榴弹炮和加农榴弹炮.docx
5页加农炮、榴弹炮和加农榴弹炮现在火炮主要分加农炮、榴弹炮和加农榴弹炮三种这种火炮外形相近,结构相同,唯炮身的身管长度和发射装药不同,所获得 的弹道特性也不同其中,加农炮具有身管长、初速大、射角小,且弹道低伸, 射程远等特点,适合对垂直目标和远距目标射击但它对地形起伏或障碍物后 面的目标却时常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它的后座力颇大,需有极坚固的炮架,体形 也就十分的笨重,因此就诞生榴炮榴炮具有炮管长度短、初速低、射角大、弹道弯曲等特性,既可在低射界对 垂直目标进行射击,又可在高射界对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且重量较轻当时 一次世界大战中占整个战争火炮总数的一半,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很活跃,但射 程方面一直鲜有突破,似乎已遇到了瓶颈,为了进一步增大射程,二次大战后期 发展起来了一种新型榴弹炮 加榴炮加榴炮:它的身管长度介于加农炮和榴炮之间,弹道兼具前两者的特性,我 国则单独把它划分为一类,但是西方国家仍习惯称为榴弹炮毫无疑问加榴炮在 21世纪将成为主角加农炮加农炮是拉丁文Canna的音译名,原文即管子的意思加农炮是一种身管 较长、弹道平直低伸的野战炮,它最早起源于14世纪,到16世纪时,欧洲人 便开始把这种身管较长的炮称之为加农炮,当时身管长为16〜22倍口径。
18 世纪,身管长一般为22〜26倍口径二次大战前后,口径在105〜108毫米之 间的加农炮得以迅速发展,炮身长一般为 30—52 倍口径,初速达880 米/秒, 最大射程30公里20世纪60年代,炮身长为40〜70倍口径,初速达950米/秒,最大射程达 35公里 60年代以后,加农炮基本没研制新型号,性能仍保持在60年代水平加农炮按口径可分为:小口径加农炮, 75 毫米以下;中口径加农炮, 76〜 130 毫米;大口径加农炮, 130 毫米以上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自运式、 自行式和装载到坦克、飞机、舰艇上载运式4种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 航空炮、舰炮、海岸炮均属加农炮之类加农炮炮管长度一般为40〜70倍口径,所以射程较其它类型的火炮都远, 例如,美国175毫米自行加农炮,最大射程32.7公里;而口径比它大的203毫 米榴弹炮,最大射程却只有29公里因此,加农炮特别适合于远距离攻击敌纵 深目标,也可作岸炮对海上目标轰击加农炮是一种更先进的火炮部队,能够炮轰邻近方格上的敌人部队,削弱它 的实力加农炮没有任何的近距离攻击或防御力,所以一定要派兵守护此外, 加农炮所使用的车轮也使其无法进入高山或丛林中,除非这些地形上具有道路。
城市的战略资源贮存区中,必须要有铁以及硝才能生产加农炮在火药的发明之后,加农炮的发展引起了攻城战的重大变革加农炮是由一 位德国僧侣于公元第14世纪发明的,早期的加农炮利用火药发射石块或铁球 加农炮迫使大部分的防御工事要重新设计,因为围绕大部分城市的直立高墙很容 易被直接射击的方式破坏这就是君士坦丁堡城墙的命运,一千多年以来它们已 对抗过无数次的攻城战加农炮很快地在战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面目标的野 战炮榴弹炮按机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其中,自行式榴弹炮主要 有前苏联的74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109A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英国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法国F1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日本75 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li0A2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等榴弹炮弹道较弯曲,弹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铅垂方向下落,因而弹片可均 匀地射向四面八方榴弹炮可以配用燃烧弹、榴弹、特种弹、杀伤子母弹、碎甲 弹、制导弹、增程弹、照明弹、发烟弹、宣传弹等多种弹药,采用变装药变弹道 可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榴弹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早在17世纪欧洲就把这种射角很大的 炮称为榴弹炮, 19世纪开始采用变装药,一次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径, 最大射程达 14; 2 公里。
二次大战中,炮身长为 20〜30 倍口径,最大射程达 18.、公里,初速为 635 米/秒,最大射角 65”目前,炮身长为 45 倍口径,英 国的 As90 式 155 毫米自行炮正在研制 52 倍口径,最大射程为 24 公里,采用 火箭增程弹可达30 公里,初速为827米每秒,最大射角75”我们又称这种长 身管的榴弹炮为加榴炮榴弹炮是身管较短,初速较小,弹道较弯曲的火炮,属于地面炮兵的主要炮 种之一适于对水平目标射击,主要用于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破 坏工程设施、桥梁、交通枢纽等它由炮身、炮架和瞄准装置组成,按其机动方 式,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榴弹炮两种主要特点是:身管较短(一般为口径的 20 —30 倍)、初速较小(通常为 300-600 米/秒);射角较大(约达 70 度),弹丸落角 也大,杀伤爆破效果好;采用多级变装药,在射角不变的条件下,可获得不同的 初速、弹道和射程,便于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力机动现代榴弹炮炮身长达口径 的33—44 倍,初速达827 米/秒,最大射角75 度,使用一般榴弹,最大射程达 18000 多米,使用增程弹时,最大射程可达30000 米是进行地面火力突击的主 要火炮。
加榴炮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是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特性的火炮其特点是:既 可平射又可曲射;它比加农炮身管短,射角大;比榴弹炮身管长,射程远1756年,俄国人马尔梯诺夫发明了一种身管长度介于榴弹炮和加农炮之间、 既可平射又可曲射的“独角兽”炮这种因炮身刻有独角兽樗而得名的滑膛炮可看 作是最早的加榴炮的雏形,它的身管长度为口径的10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欧洲战场,由于构有堑壕体系的筑垒阵地防御战的发展,交战各国都需要增加平 射火炮和曲射火炮为了适应战术上的这种要求,又便于生产和部队装备使用, 1915年德国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门现代加榴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各国 广泛装备使用了加榴炮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新型榴弹炮大多兼有加农炮性能,但没有使用加榴炮 的名称加榴炮,是指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弹道特性的火炮其特点是:炮管长度/ 口径比在 39 到 45 之间,使用大号发射装药和小射角时,弹道特性接近于加农 炮;使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时,弹道特性接近于榴弹炮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各国发展装备的新型榴弹炮多是加榴炮,但都以榴弹炮命名加榴炮是指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弹道特性的火炮其特点是:使用大号发射 装药和小射角时,弹道特性接近于加农炮;使用小号装药和大射角时,弹道特性 接近于榴弹炮。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各国发展装备的新型榴弹炮多是加榴炮, 但都以榴弹炮命名加农炮是拉丁文 Canna 的音译名,原文即管子的意思加农炮是一种身管较 长、弹道平直低伸的野战炮,它最早起源于14 世纪,到16 世纪时,欧洲人便开 始把这种身管较长的炮称之为加农炮,当时身管长为16〜22倍口径18世纪, 身管长一般为22〜26倍口径二次大战前后,口径在105〜108毫米之间的加农 炮得以迅速发展,炮身长一般为30—52倍口径,初速达880米/秒,最大射程30 公里本世纪 60年代,炮身长为 40〜70倍口径,初速达950米/秒,最大射程 达 35 公里 60 年代以后,加农炮基本没研制新型号,性能仍保持在 60 年代水 平 加农炮按口径可分为:小曰径加农炮, 75 毫米以下;中口径加农炮, 76〜 130毫米;大口径加农炮, 130毫米以上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自运式 自行式和装载到坦克、飞机、舰艇上载运式 4 种反坦克炮、坦克炮、高射炮、 航空炮、舰炮、海岸炮均属加农炮之类 加农炮炮管长度一般为40〜70倍口径, 所以射程较其它类型的火炮都远,例如,美国 175 毫米自行加农炮,最大射程 32.7公里;而口径比它大的 203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却只有 29公里。
因此, 加农炮特别适合于远距离攻击敌纵深目标,也可作岸炮对海上目标轰击榴弹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面目标的野 战炮榴弹炮按机动方式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其中,自行式榴弹炮主要 有前苏联的74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109A2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英国As90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法国F1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日本75式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美国Mli0A2式203毫米自行榴弹炮等榴弹炮弹道较弯 曲,弹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铅垂方向下落,因而弹片可均匀地射向四面八方 榴弹炮可以配用燃烧弹、榴弹、特种弹、杀伤子母弹、碎甲弹、制导弹、增程弹、 照明弹、发烟弹、宣传弹等多种弹药,采用变装药变弹道可在较大纵深内实施火 力机动 榴弹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种之一,早在17世纪欧洲就把这种射角很 大的炮称为榴弹炮, 19世纪开始采用变装药,一次大战时炮身长为15〜22倍口 径,最大射程达14;2公里二次大战中,炮身长为20〜30倍口径,最大射程 达18.、公里,初速为635米/秒,最大射角65”目前,炮身长为45倍口径,英 国的As90式155毫米自行炮正在研制52倍口径,最大射程为24公里,采用火 箭增程弹可达 30 公里,初速为 827 米每秒,最大射角 75”。
我们又称这种长身 管的榴弹炮为加榴炮加榴炮是一种兼有加农炮和榴弹炮共同的特点的火炮身管火炮又叫野战炮,主要分为加农炮、榴弹炮和加农榴弹炮三种这三种 火炮外形相近,结构相同,唯炮身的身管长度和发射装药不同,所获得的弹道特 性也不同其中,加农炮具有身管长、初速大、射角小,且弹道低伸,射程远等 特点,适合对垂直目标和远距目标射击(“加农”即英文中“cannon”,管状非携带 火器的统称 ),是火炮中的老前辈,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在使用加农 炮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加农炮虽适合于向远距离射击,但对地形起伏或障碍物后 面的目标却时常显得无能为力,而且它的后座力颇大,需有极坚固的炮架,体形 也就十分的笨重了,因此就诞生了榴弹炮初时的榴炮只能发射石块制成的榴散 弹, “榴弹炮”这个名字也就叫开了榴炮具有炮管长度短、初速低、射角大、弹 道弯曲等特性,既可在低射界对垂直目标进行射击,又可在高射界对反斜面上的 目标射击,且重量较轻,特别适合当时一次世界大战的攻防战场,占整个战争中 使用火炮总数的一半,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也很活跃,但射程方面一直鲜有突破, 似乎已遇到了瓶颈为了进一步增大射程,二次大战后期发展起来了一种新型榴 弹炮,加榴炮,它的身管长度介于加农炮和榴炮之间,弹道兼具前两者的特性, 解放军将其专门划分为一类,以示同两位前辈的区分,而西方仍习惯地称加榴炮 为榴弹炮。
加榴炮正逐渐取代加农炮和传统榴弹炮,成为 21 世纪的主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