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23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19页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NaCl和CO2B.HCl和H2OC.NaOH和H2O2D.C12和CaCl22、下列各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处同一平面的是A.乙烷 B.乙醇 C.甲苯 D.氯乙烯3、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吸热反应B.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C.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A.烃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B.糖类物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C.46gC2H5OH中含有7NA个极性共价键D.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5、分析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A(g)+ B(g)=2C(g)△H=a(a>0) B.2A(g)+ B(g)=2C(g)△H=a(a<0)C.2A + B=2 C△H=a(a<0) D.2C=2A +B△H=a(a>0)6、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又知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现查知P—P键能为198 kJ·mol-1、P—O键能为360 kJ·mol-1、O=O键能为498 kJ·mol-1。
若生成1 mol P4O6,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的能量变化为( )A.吸收1 638 kJ能量 B.放出1 638 kJ能量C.吸收126 kJ能量 D.放出126 kJ能量7、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如果存放有钠、电石等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着火,消防员不能用水灭火,应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石英制成光导纤维,由水玻璃制硅胶都是化学变化C.火法炼铜、湿法炼铜都是置换反应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9、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合成路线制得:已知R—CH2—BrR—CH2OH,则A可能是( )A.乙烯 B.乙醇 C.CH2=CH-CH=CH2 D.乙醛10、三聚氰胺(如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阻燃剂、水泥减水剂和高分子合成等领域。
一些不法分子却往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奶制品的含氮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H6N6B.三聚氰胺是高分子化合物C.三聚氰胺是一种蛋白质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石与稀醋酸反应: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B.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OH-==Fe(OH)3↓+3Cl-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D.钠投入水中:Na+2H2O=Na++2OH-+H2↑12、对于可逆反应:mA(g)+nB(?)xC(g) △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0,m+n>x,同时B为非气态B.△H>0,m+n 在60 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 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L-1·s-1B.在2 s时体系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C.在平衡时体系内含有N2O4 0.25 molD.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40%14、现有MgCl2、AlCl3、CuCl2、FeCl3、NH4Cl 五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这种试剂是A.氨水 B.AgNO3 溶液 C.浓NaOH 溶液 D.NaCl 溶液15、根据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r>Cl>F B.氧化性:N2>O2>F2C.金属性:Al>Mg>Na D.非金属性:C>N>P16、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A.NH4Cl B.CaCl2 C.H2O2 D.Na2O17、下列有机物注入水中振荡后分层且浮于水面的是 ( )A.苯 B.溴苯 C.硝基苯 D.乙醇18、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氮分子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C.Na2O2的电子式: D.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19、下图是某种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还原剂B.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移向B极C.溶液中H+ 由B极区移向A极区D.B极电极反应式为:H2O2 +2H++2e-=== 2H2O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物放在冰箱中会减慢食物变质的速率B.钾的金属性强,所以钾与水的反应比钠的反应强烈C.2 mol SO2与1 mol O2混合反应后一定能生成2 mol SO3D.面粉厂严禁烟火的原因是面粉粉尘表面积大,与空气接触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21、 “嫦娥四号”使用了Pu核电池,核素Pu的中子数为A.94 B.144 C.238 D.3322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分液漏斗分离溴和苯B.分馏石油时,将温度计插入石油液面下C.取样灼烧,可以鉴别白色纺织品是棉织品还是羊毛制品D.直接往淀粉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可检验淀粉水解产物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如表为几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元素编号ABCDEFGH原子半径/10-1 nm0.741.541.301. 181.111.060.990.75最高或最低化合价-2+1+2+3+4,-4+5,-3+7,-1+5,-3 (1)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C 元素与G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 。 2)D的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3)B2A2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该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H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能导电,说明H的气态氢化物为电解质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C>D③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以溶于氨水④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F>A>G24、(12分)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B、C和常见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具体化学式表示)(2)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乙气体时,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 _____以除去________________4)向烧杯中装有的物质F中加入物质D,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物质F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可以得到红色固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25、(12分)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取5mL 0.I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滴加0.Imol.L-1的FeCl3溶液5—6滴,振荡;探究活动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mL CC14,充分振荡、静置;探究活动三:取上述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滴加0. Imol.L-1的KSCN溶液5—6滴,振荡。 1)写出探究活动一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2)探究活动二的实验现象为____A.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B.溶液分层,下层呈紫色C.溶液分层,均为无色(3)在探究活动三中,可以证明该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26、(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制取氨气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列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1)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a,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2)若氨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则所用的试剂为_____和_______3)B装置中的干燥剂可选用___________4)实验中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5)当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D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6)E中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7)写出证明b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的操作与现象_________________8)用c装置做氨气喷泉实验时,如果没有胶头滴管,请写出引发喷泉的简单操作是_________27、(12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SO2的性质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________ A.NaCl溶液 B.酸性KMnO4 C.FeCl3 D.Na2S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BaSO4生成,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如上图2的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可以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CO2 B.C12 C.N2 D.NO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