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形势及2010年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与政策取向.docx
11页2009年内蒙古经济形势形势及2010年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与政策取向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形势分析课题组一、2009年我区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从经济走势看,我区罗酐增速自今年第一季健15.8%的最低点逐步回升,并呈逐季加快态势,预计全年增长17.5%左右有望连续第8年保持全国首位前三季度全区累计实现生产总值5895.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快于全国9.2个百分点,增速继续居全国首位全年经济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100亿元,增长17.5%左右,比上年同期和年度计划目标分别高出0.3和4.5个百分点从工业生产走势看,在经历了从去年9月份的最高点持续下滑到今年2月份见底后,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稳步回升前三季度,工业生产总体上呈企稳回升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084.6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上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前7个月、前8个月增速分别加快0.8个、1个和0.4个百分点,居全国各省区市的前列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22%左右,比上年同期回落2个百分点从同定资产投资看,呈现高开低走、渐趋平稳态势,但总体投资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今年一季度,全区完成同定资产投资10.8亿元,同比增长47.8%,高出全国1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980.3亿元,增长35.4%,快于全国同期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1.57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25.58亿元,同比增长30.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53.14亿元,同比增长39.7%在城乡50万元以上项目同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达到3000亿元和1900亿元左右预计全年同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在7500亿元左右,增长35%左右,比上年同期提高近8个百分点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我区消费需求已呈止跌回稳、逐步上升态势,城乡市场销售较旺今年前三季度,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0亿元,达2015.1亿元,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386.9亿元,同比增长19.2%:县及县以下级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28.2亿元,同比增长21.7%分行业看,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83.8亿元,同比增长19.1%:住宿和餐饮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05.5亿元,同比增长21.1%:汽车类增速最为突出,实现零售额141亿元,同比增长34%。
从月度运行情况看,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呈现逐月稳步提高的态势其中3月份累计增长16.7%,6月份增长18.2%,9月份增长19.5%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左右,总量达到2850亿元左右从财政和城乡居民三项收入看,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收入增长的结构和可持续性存在很大压力今年以来,我区经济企稳回升带动了财政收入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40亿元,同比增长26.7%,高于全国21.4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60亿元,增长37.9%,总量居全国第十二位、西部第二位,增幅连续9个月居全国第一位但财政收入结构还不尽合理,非税收入总量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35.6%,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4个百分点,增量占一般预算收入增量的60.3%,存在着用非税收入弥补税收歉收的现象,收入质量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380亿元左右,增长25%左右,比上年同期回落7.5个百分点左右,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0元,增长11.4%,其中工资性收人8484元,转移性收入2639元,表明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但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都较上年有不同程度回落,预计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0元,增长11%左右,全区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5114元,增长11.5%,其中家庭经营收入3753元,工资性收入764元,农牧民家庭经营收人主要来自农牧业,按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估算,全年人均家庭经营收入增长8%左右,今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较好,转移性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劳务收入增长比上年略有提高,预计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120元,增长10%左右。
从金融运行情况看,信贷增速较快攀升,各项金融指标明显放大前三季度,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967亿元,增长31.5%,超过全国增速13.1个百分点全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254亿元,新增贷款1746亿元,已超额完成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全年新增1500亿元的目标,超过去年全年增量868亿元,同时贷款新增额超过存款新增额96亿元,贷款增速42%,增幅比去年高近27个百分点,超过存款增速10个百分点在全部贷款增加额中,短期贷款增加592亿元,占到全部贷款新增额的34%:中长期贷款增加1126亿元,占到全部贷款新增额的64%,中长期贷款的大幅增加有效满足了全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为我区实现全年经济较快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二、2010年影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分析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实现我区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历史性新台阶的关键年从国际环境看,随着世界各主要国家和经济组织积极救市措施的实施,美欧日等经济体出现改善迹象,新兴经济体明显复苏从国内环境看,今年全国经济逐步回升并持续向好,明年国家将在有效防控通胀预期下,继续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性,说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也有利于我区经济发展。
但是,当前世界实体经济复苏乏力,新的经济模式没有形成,我国经济的复苏基础还不太牢同,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较多,我们必须看到,明年我区经济运行还将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只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从保增长方面看尽管增长的趋势较为稳固,但仍有企业投资意愿和信心不足、企业效益提高缓慢等压力一是企业受盈利预期不明显、生产订单不足、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的意愿和信心就会发生动摇从今年看,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主导的投资项目,在以政府项目牵头拉动第一波投资高潮之后,能否及时有效调动大量社会投资,提高企业投资信心,已经成为能否促进明年我区经济继续向好、增强内生动力的关键二是工业企业效益下滑风险依然存在,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促进我区整体经济回稳向好面临的主要任务,明年我区工业经济将面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业产能过剩,主要工业品价格仍有可能在低位徘徊再考虑到企业消化今年为保增长而增加的库存,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使得企业现有资金主要用于维持生产,而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比重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工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从惠民生方面看,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就业水平以及社会保障能力的难度加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在短期内难以突破单一结构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速仍将滞后于全区GDP、财政收入增速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看,7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工资性以外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在城镇家庭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没有大的提高,而城镇居民工资增长却长期在低位徘徊,从农牧民收入看,70%以上的收入仍然依赖农牧业,即土地和草场收入,增收渠道也主要依靠农牧业增收来保证,而目前我区的粮食单产已达500斤,受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制约,增长空间已非常有限,全区牲畜头数牧业的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空间非常小二是受就业结构性矛盾制约和影响,全区就业压力仍然巨大三是我区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宽、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高、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滞后,依然是影响我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三)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看,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滞后、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和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不充分将影响我区经济健康发展一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步伐缓慢,首先矿产资源开采业整体对地方贡献作用比较小主要表现在地方在矿产资源转化增值中受益较小、与区外煤炭省市相比较税费比较低和存在部分利益外流现象。
其次是利益分配在各相关体之间存在很大矛盾主要表现在当地政府和中央企业、企业与居民以及资源开采地政府之间第三是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存在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非法开采资源的监督存在漏洞、对矿业权配置中条件执行方面的监督不完善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政策不统一三个方面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我区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关注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我区传统产业基础仍不牢固,另一方面,风电设备、多晶硅、煤化工等产业出现全同池围内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在这种趋势下,作为我区新兴产业的风电设备、多晶硅、煤化工等相关生产企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加之很多项目都是近一两年密集上马,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在低价持续甚至继续下跌的情况下,与国内外厂商相比竞争力相对弱的我区企业,市场恶性竞争将难以避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并将面临企业倒闭或开工不足、人员下岗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三是我区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总体发展依然缓慢,我区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自2003年以来持续下降,已由2003年的41.9%下降到2009年前三季度的35.2%,增长速度自2004年达到22%的高点以来,一直处于下滑区间,2009年前三季度有所回升,增长14.7%。
从2003到2008年,服务业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地区生产总值2.7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由2003年的7.57下降刮2008年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释放民间投头,2010年我区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GDP增速可达17%以上一)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大力改善民生状况作为我区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将“保增长”与“惠民生”并列为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一方面是因为目前我区经济运行的基础不稳固与民生状况所面临的诸多矛盾同样突出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仅需要保持经济总量平稳较快增长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协调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商的关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经济增长新活力,最终是要把发展和改革的成果,以及振兴经济的措施不是让一部分人先收获或先富起来,而是要惠及到广大人民群众,并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各个群体之间良性互动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还有利于进一步统一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应对复杂形势的思想和行动,更关键的是把保增长、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发展更好地引导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防止为“保增长”而只见总量增长却忽视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一是继续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二是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三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基本同价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素质依托我区铝加工、有色金属工业园区,加快承接铝深加工产品、铜、铅、锌冶炼及深加工产品项目围绕建设装备制造基地,重点承接煤炭生产设备、发电设备与风力发电机制造、汽车及配件、化工机械及农牧机械装备配套等项目依托稀土资源,建设集稀土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于一体的世界稀土新材料基地,重点引进稀土研究、开发科研机构(公司)和专利技术、工艺,承接高性能技术成熟的稀土永磁、稀土发光、稀土储氢、稀土催化材料项目等,围绕建设服务于电力和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的“大电子”制造基地,重点承接一批发电、输变电配套设备和电器开关设施、仪器、仪表等项目以及多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等硅产业项目等三)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惠民生的长期任务来抓广开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一是加大财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