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应用.docx
5页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应用 Summary: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幼儿阶段十分重要,关系着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从小接触传统文化,就能让传统文化流淌在血液之中,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在优化、调整活动结构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博大精深、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成为幼儿成长的精神沃土,让每一个幼儿都传承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Keys:传统文化;幼儿园;区域活动传统文化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富含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内涵,可以为幼儿启蒙做出巨大贡献幼儿虽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为薄弱,但学习能力与模仿能力相对较强,正处于人生道路中的起步阶段这时,教师要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对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的综合素养,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谓是一举多得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代代中国人精神追求的积累,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根植孩子心间,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上都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幼儿园如何在新时期高质量办园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二、传统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应用(一)依托区域活动,体验传统文化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模糊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认为幼儿能够通过“做”的过程,取得“学”的效果,在对幼儿渗透传统文化时亦是如此比如,在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能根据幼儿的个性与喜好展开相关活动。
相比于教师的讲解与“灌输”,幼儿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双手,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此,教师不妨依托美工区域活动,引入传统民间艺术,让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例如,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不仅能装饰门窗、墙面,还能传达吉祥寓意,呈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进行美工区域活动时,我为幼儿引入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带领幼儿亲身感受传统文化在活动中,我首先用变魔术的情境导入,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剪成一朵花,激发幼儿对剪纸艺术的好奇然后带领幼儿学习剪纸的基本步骤、方法,增强幼儿对剪纸艺术的认识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可以自己完成剪纸图案设计,自信地展示自己剪出的作品,并在一对一倾听中说一说在活动中的感受二)营造园区氛围,优化教育环境环境是教育中的隐性因素,它贯穿教育全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园区内的环境及氛围营造也分外重要我园注重在园内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打造更加全面、立体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我园在一个楼梯旁边的走廊设置了传统文化的微课程板块,将本土的舞龙这一传统文化开展的微课程实施过程展示在环境中,不仅营造了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还让环境与幼儿发生了互动,让更多的孩子了解舞龙这一传统文化。
在我园二楼设计了一个“鼓趣”的游戏环境,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鼓,还有两条小龙,小朋友可以在这体验各种关于传统“鼓”的音乐游戏,和小伙伴们一起体验舞龙的快乐在临近某些传统节日时,我们会及时地及时更换幼儿园的环境,为幼儿营造节日的氛围,如元宵节来临、我们和孩子一起布置花灯展三)诵读经典故事,品味传统美德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诗词歌赋、文言文、成语等,还包括流传了几千年的经典故事,像花木兰、愚公移山、宝莲灯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一辈一辈地流传了下来,已成了经典中的经典,这些故事蕴含着很多人生哲学和智慧,可以让每个幼儿受益一生例如,在语言活动《守株待兔》时,我组织幼儿进行“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首先请幼儿迅速地阅读图书,熟悉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谁能来讲一讲故事中主要描述了什么事情?”鼓励幼儿自主讲述故事情节在幼儿讲述完后,我们将故事内容延伸到表演区,我们在表演区给故事里的角色设计服装、设计道具,设计表演的舞台,在具体情境中还原故事情节,体验故事所表达的寓意最后,我再次抛出问题:“通过《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引导幼儿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总结,逐步得出“不能只想着不劳而获,而要脚踏实地做事”的道理。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带领幼儿讲述经典故事,结合区域游戏与幼儿一起体验隐含在故事中的传统美德,能够让幼儿揭开覆盖在文字之上的神秘面纱,触及传统美德的真谛,从而自觉践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四)携手家校共育,创建主题活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和家长建立沟通渠道,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为幼儿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在“家校共育”的教育思想下,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幼儿教育事业,结合传统文化创造合适的主题类活动,陪伴孩子一同完成活动教师选择的活动应尽量以合作为主,重点强调亲子间的配合,让幼儿既能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又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例如,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我园举办了“中秋月饼制作初体验”主题活动首先,我们在家长群中事先说明主题活动计划,并告知活动的大致时间,我们充分尊重家长对主题活动的建议,与他们一起共同优化活动细节活动开始前,我们与家长一起准备制作材料活动时每四个家庭整合成一组,开展“月饼大比拼”活动,要求每组分别制作“最好吃的月饼”“最具创意的月饼”和“最美丽的月饼”月饼制作完成后,应由在场的全体人员共同品尝、打分,评选出得分最高的月饼在本主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参与月饼的制作和品尝,体验到中秋节的习俗也增进了亲子间的关系,从而体现了中秋节与家人团圆、欢度节日的氛围。
总之,教师应在幼儿园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幼儿感悟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以此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以传统文化为基石,优化课程结构,创设高质量、趣味性的集体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传统、感知传统,最终成长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人Reference[1]谢晓玢.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建构[J].亚太教育,2022(5):19-21.[2]王洪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6):79-80.[3]何丛丛,苗小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有效路径[J].家长,2022(17):61-63.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