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蚀设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分析【参考】.docx
130页泓域/刻蚀设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分析刻蚀设备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分析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 3二、 等离子体刻蚀面临的问题 3三、 必要性分析 4四、 项目简介 4五、 内部控制的起源 8六、 内部控制演进过程总结 10七、 起步和探索阶段 13八、 学习与借鉴阶段 14九、 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 15十、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 16十一、 独立董事及其职责 22十二、 专门委员会 27十三、 监事 32十四、 监事会 36十五、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39十六、 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 40十七、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 45十八、 目标设定的含义 48十九、 风险应对策略 51二十、 风险应对概述 61二十一、 风险的概念及其分类 62二十二、 风险的分类和评估 64二十三、 信息的含义与分类 66二十四、 信息与沟通的作用 68二十五、 信息控制 70二十六、 沟通控制 80二十七、 反舞弊机制 83二十八、 举报投诉制度 95二十九、 法人治理 99三十、 项目风险分析 112三十一、 项目风险对策 115三十二、 SWOT分析说明 116发展规划 123(一)公司发展规划 1231、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123公司秉承“不断超越、追求完美、诚信为本、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贯彻“安全、现代、可靠、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供应商。
123一、 产业环境分析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正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与绿色化演进抢占现代制造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制高点,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重点重庆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一直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二、 等离子体刻蚀面临的问题随着当前先进芯片关键尺寸的不断减小以及FinFET与3DNAND等三维结构的出现,不同尺寸的结构在刻蚀中的速率差异将影响刻蚀速率,对于高深宽比的图形窗口来说,化学刻蚀剂难以进入,反应生成物难以排出另外,薄膜堆栈一般由多层材料组成,不同材料的刻蚀速率不同,很多刻蚀工艺都要求具有极高的选择比第三个问题在于当达到期望深度之后,等离子体中的高能离子可能会导致硅片表面粗糙或底层材料损伤干法刻蚀通常不能提供对下一层材料足够高的刻蚀选择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等离子体刻蚀机应装上一个终点检测系统,使得在造成最小的过刻蚀时停止刻蚀过程当下一层材料正好露出来时,重点检测器会触发刻蚀机控制器而停止刻蚀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四、 项目简介(一)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38.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5333.00㎡(折合约38.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43924.24㎡其中:主体工程29647.52㎡,仓储工程4240.7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710.42㎡,公共工程4325.56㎡四)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4、建设条件良好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干法刻蚀通常不能提供对下一层材料足够高的刻蚀选择比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等离子体刻蚀机应装上一个终点检测系统,使得在造成最小的过刻蚀时停止刻蚀过程当下一层材料正好露出来时,重点检测器会触发刻蚀机控制器而停止刻蚀六)建设投资估算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5317.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325.0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46%;建设期利息161.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5%;流动资金2831.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8%2、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2325.0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1086.2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93.21万元,预备费245.53万元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25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1002.79万元,纳税总额2191.32万元,净利润3207.74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10%,财务净现值1306.9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5年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25333.00约38.00亩1.1总建筑面积㎡43924.24容积率1.731.2基底面积㎡15706.46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8.372总投资万元15317.362.1建设投资万元12325.022.1.1工程费用万元11086.2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993.212.1.3预备费万元245.532.2建设期利息万元161.182.3流动资金万元2831.163资金筹措万元15317.363.1自筹资金万元8738.433.2银行贷款万元6578.934营业收入万元254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21002.79""6利润总额万元4276.98""7净利润万元3207.74""8所得税万元1069.24""9增值税万元1001.85""10税金及附加万元120.23""11纳税总额万元2191.32""12工业增加值万元7856.99""13盈亏平衡点万元10967.44产值14回收期年6.35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5.1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306.99所得税后五、 内部控制的起源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河中,早已融入了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
根据史料记载,远在公元前36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代,就存在着极简单的内部控制实践例如,古埃及在法老统治时期,就设有监督官负责对全国各级机构和官吏是否忠实履行受托事项、财政收支记录是否准确无误等加以监督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处于手工劳动阶段,技术水平低下,交通不便,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成本高、有效性低,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规模小、结构简单因此,当时的管理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也不可能提出“内部控制”的概念,这一时期的内部控制实践仅仅是人们无意识的行为15世纪末,借贷复式记账法在意大利出现自此开始对管理钱、财、物的不同岗位进行分离设立,并利用其钩稽关系进行交互核对这种方法直到19世纪末期,都还一直被认为是保证所有钱物和账目正确无误的理想牵制方法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分离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办法,即按照人们的主观设想,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以防范和揭露错误这种设想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无意识地犯同样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
这个时期的内部控制主要以差错防弊、保证资产安全为目的,以钱、财、物三分管为主要控制理念按照这种设想建立起来的会计工作制度,就是内部牵制制度从内容上看,内部牵制主要包括四项职能:实物牵制,如把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保管,这样如果不同时使用两把以上的钥匙,保险柜就无法打开;物理牵制,如仓库的门不按正确的程序操作就打不开,甚至还会自动报警;分权控制,如把每项业务都分别由不同的人或者部门去处理,以预防舞弊或者错误的发生;簿记控制,如定期将明细账和总账进行核对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内部牵制几乎不涉及信息的真实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问题,因此,其范围和管理作用都比较有限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企业迫切需要在管理上采用更为完善、有效的控制方法为了适应股份日益分散的实际和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西方国家纷纷以法律的形式要求企业披露会计信息,这样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内部牵制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上述企业管理和会计信息披露的需要,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的产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六、 内部控制演进过程总结从内部控制概念及理论演变的过程上分析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点1、内部控制的目标范围由小到大,目标层次由低到高早期的内部牵制关注于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以防弊为主要目标而制度二分法及结构分析法则在此基础上把内部控制目标延伸到了提高业务效率,促进经营方针、组织计划的贯彻,以防弊和兴利为共同目标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则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为经营效率、财务信息可靠、遵循性三个方面提供合理保证ERM框架将目标分为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及遵循性目标四种类型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基础上增加了战略目标,并将报告目标扩展为企业所有对内和对外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