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举办湘潭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docx
29页关于举办湘潭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校属各有关单位:为推进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扩大“挑 战杯” 系列竞赛在我校的参与面,提高作品评审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提升作品质量,积极备战湖南省第十二届、全国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经学校研究,决定举办湘潭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竞赛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 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二、竞赛时间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4 月三、参赛对象凡我校 2016 年 9 月 1 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四、竞赛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社科处、科技处、研究生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承办单位:湘潭大学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五、赛程安排本次竞赛分五个阶段进行:(一)组织发动阶段(2016 年 12 月)学校下发竞赛通知、申报书样本等文件材料(见附件 1),后续其他通知、资料下 载请关注官方“XTU 学生创 新创业中心” 。
二)作品准备阶段(2016 年 12 月)各院系有意参加者组建比赛团队,寻找比赛项目,形成较成熟的设想,着手项目计划书的撰写三)作品完善、上交阶段(2017 年 1 月-3 月)各申报团队完成作品修缮,准备答辩,于 1 月 8 日前以院系为单位提交作品申报意向表至学生活动中心 501(2)室,并将电子档发送至竞赛邮箱(xtdxcxcyzx@ ),于 2 月 28 日前以院系为单位提交项目计划书(一式三份)、申报书纸质档(一式三份)和申报作品清单,并将项目计划书、申报书和申报作品清单的电子档打包发送至竞赛邮箱(四)盲评、终审阶段(2017 年 3-4 月)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作品进行盲评,选出若干作品举行终审答辩,并评选出作品参加湖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 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五)总结、表彰、展览阶段(2017 年 6 月)举办湘潭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表彰暨湘潭大学第十四届“ 挑战杯” 大学生创业计 划大赛启动仪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获奖作品展览并编写总结材料六、竞赛评审办法本届“挑战杯 ”竞赛按照 “挑战杯”湘潭大学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与参赛要求、评审与奖励机制进行作品资格审核。
作品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七、作品申报与参赛要求(一)作品申报要求1.实行分类、分组申报参加竞赛项目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科技发明制作:(1)制作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发明创造,包括硬件制作和软件编写具体分为两类:科技制作 A 类: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 较大的作品,科技制作 B 类 :制作投入较小,可以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2)必须是以学生为主的构思发明;(3)运用现代化科技,制作精细,作品应用价值大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仅限本专科学生参加;(2)论文观点新颖,逻辑严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1)参赛的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领域;(2)参赛作品应结合专业特色,与社会实际结合,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3)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
此类作品请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4)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 8000 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 15000 字以内2.作品申报时需提交的相关证明: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在报名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项目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3.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 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二)竞赛要求1.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 2017 年 7 月 1 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 2 人。
凡作者超过 3 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 3 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2.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 2017 年 7 月 1 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按 硕士生学历申报作品,若通过,则按博士生学历申报作品;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 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4.参赛小组的人数不超过 10 人可以跨院系组队参赛,对于跨院系组队参赛的项目,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的申报单位八、评审与奖励机制(一)评审机制竞赛实行分类、分组申报,评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 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 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申报项目, 评委注意其学识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差异。
二)奖励机制奖项设置统一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学院(系)优秀组织奖计分方法如下:各院系选送作品获特等奖项目每件计 100 分,一等奖项目每件计 70分,二等奖项 目每件计 40 分,三等奖项目每件计 20 分,上报至湖南省组委会但未通过复赛的项目每件计 10 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九、工作要求1.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创新、就业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各学院(系)要积极进行全员动员,广泛组织,认真选拔,切实 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2. 大力支持,深入指导本次竞赛时间长、内容多、任务重,各个阶段各有侧重各学院(系)要加强支持与指导,保证参赛作品的质量,主动争取本单位专业老师的支持,配合指导老师协调做好指导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技术支持,努力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数量;3. 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系)要积极宣传竞赛活动,多渠道动员广大学生参赛,不断扩大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影响力、参与面、受益度十、报名方法本次大赛采取各学院(系)统一组织报名的方式。
联系人:校团委 罗丁山老师 0731-58298952刘 硕 15717321622王雪妍 15773243252赵依兰 18890338372满益桥 18373265883联系地点:学生活动中心 415 室竞赛邮箱:xtdxcxcyzx@竞赛平台:XTU 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竞赛选手群:145194064附件:1.湘潭大学 第十三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2.湘潭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学院申报作品意向表3.湘潭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 术科技作品竞赛学院申报作品清单4.往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湘 潭 大 学2016 年 12 月 12 日 附件1:序号: 编码: 湘潭大学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 申报学院: 指导教师: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 A 类□科技发明制作 B 类说 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 A1 或 A2 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 B、C、D 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 E 表,指导老师填写F 表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要打印稿,此申报书可复制4、序号、编码由竞赛组委会填写5、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 ,请以 4 号楷体打印在 A4 纸上,附于申报书后,字数在 8000 字左右,文章版面尺寸 14.5×22cm左右6、作品申报书(附作品)一式三份须按要求由各学院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学院团委)按组委会规定的时间统一报送至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竞赛办公室不接受个人报送材料7、有关参赛事宜请向各学院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各学院团委)咨询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 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部分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学院全称 专业学 历 年级 学制 年 入学时间作品全称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申报者情况 常住地联系地址 寝室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合作者情况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 2016 年 9 月 1 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
□ 是 □ 否若是,其学号为: 学院盖章:年 月 日资格认定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 □否负责人签名:年 月 日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 3、本表中的学籍管理部门签章视为申报者情况的确认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学 院 专业、年级学 历 学制 入学时间作品名称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邮政编码申报者代表情况常住地联系地址 住宅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合作者情况学籍管理部门意见以上作者是否为 2016 年 9 月 1 日前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非在职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 是 □ 否若是,其学号为: 学院盖章:年 月 日资格认定院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本作品是否为课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