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综合治疗效佳.docx
4页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综合治疗效佳 R575A1672-5085(2011)34-0174-02【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和丹参联合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苯巴比妥30~45毫克每次,每日3次口服,熊去氧胆酸100毫克每次,每日3次口服,丹参30毫升加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钾镁30毫升加液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5天结果治疗组胆红素平均下降52.4%,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分别为23.4%和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和丹参综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效果好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肝炎后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丹参1引言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仍为目前临床治疗难点之一,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疗效不够持久为探索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自2005年2月以来,我科对45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采用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丹参综合治疗后观察,疗效喜人,现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将保肝治疗无效的90例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男33例,女12例,平均年龄38岁。
慢性肝炎36例,LC9例血清总胆红素(T-Bill)28~58umol/L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龄36岁慢性肝炎35例,LC10例TBiL27~56umol/L入选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有关诊断标准,两组在年龄,病例选择,病情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前GPT均正常且除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2.2治疗方法治疗组:苯巴比妥30~45毫克每次,每日3次口服,熊去氧胆酸100毫克每次,每日3次口服,丹参注射液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疗程45天对照组:门冬氨酸钾镁30毫升加液静脉点滴,每日一次,疗程同上2.3疗效评定两组治疗后观察显效:T-Bill降至正常或下降超过50%以上;有效:T-Bill较治疗前下降50%~30%;无效:T-Bill小于30%、无改善,甚至上升者3结果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l的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值为38.3umol/L,治疗后为17.2umol/L下降了52.4%;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值为37.6umol/L,治疗后为28.8umol/L,下降了23.4%;两组相比P<0.05。
3.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效:治疗组39例(86.7%),对照组7例(15.6%);有效:治疗组6例(13.3%),对照组9例(20.0%);无效:治疗组0例,对照组29例(64.4%)治疗组总有效率100%,而对照组为35.6%两组相比P<0.014讨论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正常,症状轻或缺如,黄疸轻且持久不退,或反复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为主轻黄疸的发生可能由于肝细胞功能紊乱所致,并非肝细胞坏死或损坏所致推测肝炎病毒感染后,并发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障碍,或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此外,肝脏的炎性损伤会有肝细胞不同程度的凋亡,继而有胶原纤维的生成发生肝纤维化,肝纤维化的形成使肝脏微循环发生障碍,影响肝细胞的氧与物质的交换,肝纤维的形成对胆道系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影响胆汁的排泄此种情况在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表现应更明显[1]苯巴比妥可强化肝细胞Y蛋白,促进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可增加肝细胞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力,促进游离胆红素变为结合胆红素;可增加结合胆红素排入毛细胆管;能增加胆汁流量[1]丹参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3],熊去氧胆酸有良好的利胆和松弛胆道口括约肌的作用,三药合用共促胆红素的下降。
治疗过程中除个别患者有乏力,腹部不适、面红,经对症治疗好转外余无不适该治疗方法效果极佳,值的临床推广Reference[1]高寿征主编,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308.[2]叶维法、钟振义主编.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69.[3]叶维法、钟振义主编.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54.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