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49668452
  • 上传时间:2024-0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人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也就要求教师应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顺应学生爱玩、爱动、好奇、好胜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学有“动力”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一)以疑激趣     以疑激趣,让学生“我想学”古人云:“学贵有疑,有疑求解,方可进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设计一些富有吸引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而又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用课件演示,把三块同样大小的蛋糕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各吃了其中的1 份,2份,3份,为什么分的份数和吃的份数不一样,可吃到的蛋糕大小却一样呢?有了疑问,便有了解疑的欲望,学生就能集中精神,投入释疑的学习中。

           (二)以趣激学   以趣激学,让学生变“我想学”为“我要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学生的注意力就无法集中到所学的知识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的内驱力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诱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使主动地探索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孙悟空用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粮仓装粮食,请猪八戒和沙僧来猜一猜哪个粮仓的装的粮食多?猪八戒说:“圆锥形装的粮食多沙僧说:“不对,圆柱形装的粮食多两个就这样争吵起来孙悟空说:“同学们,你们说说他们俩谁说得对?”通过电脑的生动、形象的演示,既引出了所要讲授的内容,以将关键的问题“抛”给学生,引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学生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了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学有“桥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向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现实现象及规律,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要把数学植根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这就为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架设了一座桥梁     (一) 从生活实际出发     数学缘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让数学与生活“亲密接触”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用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一个小商店,我当营业员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单价,让学生扮顾客进行购物活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在活动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读出商品的标价,于是我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征?”、“这些数又叫什么数?”等问题,这时学习小数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很自然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 捕捉生活素材     教师可将教材例题、习题的情节作适当的改编,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有生活气息的学习内容如教学“生活中的0”,我把课本中的情境图编成“小猫钓鱼”的故事,然后问:“猫弟弟一条鱼也没钓着,我们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你知道这个数吗?”同学们踊跃抢答:“这个数是00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有其它含义我从天气预报中了解到0度,爷爷说0度表示水结冰时的温度。

      我在尺子上见过0,妈妈说0表示新的起点我在……”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三) 再现生活情景     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生活化如教学“a-b-c=a-(b+c)”时,我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生活“原型”小明拿了50元钱,想为自己两位好朋友各买一件礼物,小明到了商店看中了四件物品:书包16元、铅笔盒14元、足球34元、球拍36元同学们猜一猜小明会买哪两件礼物?如果有余钱,还剩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如此再现了学生平时购物付钱的情景,学生倍感兴趣,学习自然积极主动     三、掌握学法,让学生学有“钥匙”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有价值的本钱学会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即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如:学习了小数的乘除法,让学生帮家里计算养猪能赚多少钱;学习了面积之后,到自家蘑菇房测量、计算栽培的平方数,估计今年能产生多少效益;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让学生测量计算可直接丈量出直径和周长的物体,进一步检验所学知识的科学性,再进一步测量、计算操场上大树树干的直径;学习了比例的知识后,让学生测量计算大树、高楼、电线杆等物体的高度;学习了百分率之后,让学生结合屡禁不止的“六合彩”,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总是庄家赢而彩民输的原因……   教学实践表明:个人对学习形成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获取新知识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

      可见,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也是学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只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重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各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情境,顺应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心理特点及需要的巨大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进入想学、爱学、乐学、会学的最佳学习境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