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探讨.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5470998
  • 上传时间:2021-11-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97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探讨 张镜一、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释义小学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六个环节:目标再现→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课堂检测→归纳小结这种课堂教学自始至终师生都处在共同营造的“生活化”的情境之中,以“情境”为中心——基于情境,始于情境,超越情境,改变情境;在知识场(知识)、思维场(智慧)、情感场(情感)和生活场(活动)形成的和谐发展场中,通过展示“数学化”的学习过程,树立“情感化”的信念,使学生热爱数学、有兴趣,树立立志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坚强意志使学生这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生命主体得到健康发展和快乐成长第一环节是目标再现即创设活动情境,明确学习目标,提出数学问题具体要求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确定课堂教学的起点,通过创设一种适应儿童特点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开放性、活动性、警示性、趣味性、创新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揭示课题,激发儿童自主、探究问题的欲望,把儿童置于要研究的数学问题情境中明确学习目标第二环节是学情调查即读书尝试,参与活动,探索新知具体要求是构建能自然生成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主体,促使学生主动围绕学习目标“先学”。

      第三环节是问题汇总即交流展示,质疑释疑,合作互动具体要求是紧紧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汇报交流、成果展示中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或错误,开展合作互动,讨论研讨第四环节是精讲点拨即突出答疑,点拨评价,抽象概括具体要求是“以学定讲”,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学生不会的,讲学生没学会的,讲学生能学会的;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也不会的不讲),追求“答疑精讲”;“以学定教”,做到“三教两性”(教不教学生不会,教了学生才会的东西;教有数学教育价值的东西;教学生学会数学思维和反思;提高针对性和互动性),追求“少教多学”,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延长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缩短教师教的时间,将教室变成“学堂”,使自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并能体验克服层层障碍而获得成功的愉快,坚定自学的信心第五环节是课堂检测即强化训练,拓展提高,自测达标具体要求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自测,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练习、检测的形式、內容要有利于巩固、拓展、提高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全面发展。

      第六环节是归纳小结即反思启迪,评价反馈,总结升华具体要求是全面、全程、全方位反思、评价课堂教与学整个过程中的得与失,总结升华,锤炼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二、落实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一)运用小学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要符合《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促进师生双方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在于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数学知识,而在于发展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因此,运用小学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抛弃传统的“先生讲,学生听”的基本格局二)运用小学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师要努力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着力实施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三)尝试运用小学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注意防止两种偏向一是生搬而不消化;二是消化得不正确两者都可能不得其益或反而坏了事情因而,我们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结合我们的实际,“善于正确消化”和灵活应用,基于模式但又要防止模式化的倾向四)尝试运用小学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把握提高有效教学的要素,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准确定位数学教学的起点;把握教学的灵魂,制定可操作的教学过程;充实教学内容,设计有过程的数学活动;抓住教学的根本,经历数学化的基本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尝试运用小学数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把握数学的本质,努力提高数学素养“把握数学的本质,是一切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没有数学味的教师,上不出有数学味的数学课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准确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正确把握数学思想方法,深刻感悟数学思维方式,学会鉴赏数学美,不懈追求数学精神——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