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2单元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docx
3页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2单元 观察物体-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物体的表面特征和形状,能准确地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外观;2. 学会用手感和眼观察物品,分辨物品的形状特征;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判断力、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立体形象思维水平2. 能力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和判断物体的表面特征和形状;2. 能够通过观察物体,从多个角度和不同视角来认识物体;3. 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特征;4. 能够使用一定的几何术语,描述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物体观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对于几何概念的认知和理解;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 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形状;2. 培养学生用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几何形象思维能力2.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几何形象思维能力;2. 帮助学生使用准确的语言和几何术语,描述不同形状的物体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2. 比较法;3. 归纳法四、教学步骤1. 热身1. 学生自我介绍,老师提出问题:最近发生了什么新鲜事?2. 师生互动,老师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3. 利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形状的宝石图片,让学生观察分辨4. 点名式复习2. 导入1. 教师出示五颜六色的球,并且带来不同形状的物品,鼓励学生用常见物品的形状描述不同的物品2. 教师将球放在桌子上,让学生手感3. 让学生分析观察这个球,发掘球的特征和形状,如颜色、形状特征等4.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让每组学生找到一个不同形状的物品,并用语言描述和比较3. 主体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表面和形状特征,鼓励学生使用几何术语和语言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2. 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物体,归纳出物体形状的特点,并通过图片形状的特点3. 让学生通过比较物体的形状特征,分类不同形状的物体,并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出来4. 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描述和总结本课所学;2.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5. 作业1. 练习册上的习题;2. 带回家中找到几个有意思的物品,用几何术语和语言描述物品的特征和形状五、板书设计形状特点圆形周长相等,中心对称正方形4条对称中轴,对边相等长方形2对相等的对边,4条对称中轴三角形3个顶点,3条边,对称中轴为中线和高线梯形有两条平行的边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以观察法、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从物体的表面、形状特征等多个角度,通过观察、比较和描述,学会认识不同形状的物体和几何术语,提高学生的几何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另外在教学中还涉及到小组活动和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和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知识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