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径运动知识》.doc
15页第一章 田径运动概念第一节 田径运动的定义和分类一、 田径运动的定义根据国际业余田径联合会章程第一条,田径运动定义为:田径运动是由田赛和径赛、公路赛、竞走、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二、 田径运动的分类现代田径运动的分类不同,多数将田径运动分类为径赛、田赛、全能我国田径分类和比赛项目:成人男子组:【径赛】跳跃【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投掷【铅球7.26千克、标枪800克、铁饼2千克、链球7.26千克】【田赛】竞走【20公里、50公里】短跑距离【100米、200米、400米】中距离【800米、1500米、3000米】长跑【5000米、10000米】跨栏跑【110米1.067米、400米0.914】障碍跑【300米】 马拉松【42195米】接力【4100米、4400米】田赛成人女子组: 【田赛】 跳跃【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 投掷【铅球4千克、标枪600克、铁饼1千克】 【径赛】 竞走【5公里、10公里】 短距离跑【100米、200米、400米】 中距离跑【800米、1500米、3000米】 长距离跑【5000米、10000米】 跨栏跑【100米0.84米、400米0.762米】 马拉松【42195米】 接力【4100米、4400米】 全能项目项目: 男子十项全能 【100米、跳远、铅球、跳高、400米、铁饼、撑杆跳高、标枪、1500米】 女子七项全能 【100米栏、跳高、铅球、200米、标枪、跳远、800米】 少年男子甲组: 跳跃类项目不变、投掷类项目铅球6千克、标枪600克、铁饼1.5千克。
径赛类项目没有竞走、110米跨栏0.914米,没有400米没有障碍跑、马拉松、接力、有七项全能【110米栏、跳高、标枪、400米、铁饼、撑杆跳高、1500米】 少年男子乙组: 跳跃类项目部变、投掷类铅球5千克、标枪600克、铁饼1千克】 短跑多一项60米、中距离跑就一项800米、110米跨栏0.914米 接力就4 100米四项全能【100米、跳高、标枪、1500米】少年女子甲组: 跳跃类就跳高、跳远、投掷类铅球4千克、标枪600克、铁饼1千克100米跨栏0.84米第二节 田径运动的价值和特点田径运动受到普遍重视的原因与它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田径运动首先了解、认识它的运动本质一、 田径运动的特点 ⑴ 群众的广泛参与性 田径运动是大众开展最普及、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人群它是大众体育中基础较好的项目、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原因如下① 田径运动项目多,可选择余地大② 受条件限制小③ 可参与性强 ⑵ 比赛竞争的激烈性 田径运动径赛是能力、技术、和心理的较量,特别是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越来越接近,你追我赶,相持不下,经常以微弱之别决定胜负。
田径项目的成败取决于运动员水平瞬间发挥,而径赛项目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开始进行全成拼搏因此,田径运动径赛非常紧张而激烈,运动员不仅要高度集中精力,还要不畏强手,从分表现出自己的最高水平田径运动的径赛在实力的较量中,将激烈的竞争气氛贯穿全过程 ⑶技术要求的严格性 无论是周期性的还是非周期性的田径运动项目,就单个技术动作而言,技术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很重要合理技术:应能从分发挥人在各个运动环节的高度协调配合能力,调动各运动器官的最大潜力,在时间、空间、肌肉用力上达到高度统一 ⑷素质培养的全面性 运动训练学认为,速度、耐力、力量是反映体能类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这三项素质同样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二、 田径运动的价值⑴田径运动的教育价值田径运动项目是学习体育中最基础的项目之一青少年经过田径教学和训练、培养意志品质,养成不段超越自己的性格,促进了独立个性的完善⑵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 现代人的健康观包括机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反映在人能从事正常的生活、抵抗疾病、精力充沛、也反映在人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自然的精神状态上参加田径运动可以使人的肌肉、骨骼、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获得改善,心理稳定性提高,身体素质进一步争强。
⑶田径运动的竞技价值和观赏价值第三节 田径运动的发展一、 田径运动的起源我过田径教材和专注中,对田径起源的描述,基本基于田径是由人类生存需要演变而来的 一般认为,远在上古时代,人们生活、劳动条件极其艰苦,他们依靠简单的工具进行采集和狩猎活动,“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在人类少而鸟兽多的情况下,原始人为了求食、求生的需要,必须具备跑的快而远、投的准、跳的远而高的本领在日常生活中,人类不段重复这些活动,于是逐渐形成了走、跑、跳、投的各种基本技能在当时条件下这些既是生产生活的基本技能,也是最基本的身体活动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投专递给下一代使他们掌握基本的生存本领后来,人们有意识的把这项运动运用到军事上,这些练习成了士兵的训练内容经过一代代相传,逐步将这项基本技能演变成娱乐的游戏,又从游戏发展成比赛项目,田径运动日益走向成熟二、 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简史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6年,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了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规定每四年举行一次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比赛项目只有短跑一项,距离192.25米,是由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1896年创立1912年7月17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国际业余联合会成立大会,有1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大会。
三、 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史四、 田径运动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田径在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及体育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一直处于稳定发展的势态尽管这项运动在各国、各地区发展还极不平衡,所遇到的问题不同,但是,总的趋势仍然显示出田径运动的良好发展势头㈠田径项目竞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竞争更加激烈㈡运动竞技成绩的提高更加依赖科学化训练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㈢女子田径运动成绩的突破速度将要快于男子㈣田径运动中一些竞技项目多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健身的影响力将有所减弱,一些项目会通过动作形式、器材规格及竞赛方法的变化合改革获得更大发展㈤田径运动相关市场开发进一步加强,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将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四节 体育教育专业普修田径课程田径运动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它不仅包括项目多而且占用的学时也较多,被列为技术教学的重点,了解此课程的目的、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课程安排,对把握教学的全过程十分必要一、 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田径课程的目的不同的专业学习田径课程有着不同的目的,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课程定位在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掌握上要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㈠了解和掌握田径课程的基本技术和教学方法。
㈡了解和掌握田径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方法㈢提高田径专项技术水平,掌握训练的一般规律和方法㈣提高全面适应社会体育工作的需要㈤为全面掌握各项运动打好基础第二章 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方法内容提要:本章主要讲授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第一节,讲授田径教学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田径运动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田径运动教学基本文件、田径运动教学和中学体育课田径运动教学任务与内容等第二节,讲授田径训练理论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发展身体素质的方法、田径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学校体育课程中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第一节 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一、 田径运动教学目标与任务 田径运动教学是教师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田径运动教学的目标是以专业培养方案或专业教学计划为依据制定的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是培养合格中小学体育教师,因此,掌握中小学体育教师必备的田径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是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目标 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对象和培养目标,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具体教学任务应该包括如下:㈠ 师德教育和培养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
应把职业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为人师表、勤学好练、组织纪律观念教育等贯串于教学全过程因此,田径运动教学中,就必须结合运动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创新的精神,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㈡学习田径运动基本理论、技术和技能 田径运动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田径运动主要项目的技术、技能;掌握田径运动各种教学文件的制定方法;掌握主要技术项目的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掌握田径运动主要项目技术的教学步骤、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够胜任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径赛、裁判、场地设置管理等工作,并具备初步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㈢了解中学体育课程中田径运动教学任务和内容 由于教学的对象主要是针对未来的体育教师,所以应该使学生了解体育教学大纲及其规定的田径运动教学任务和内容,这有助于学生将大学本科生学习内容与未来学校体育教师联系起来二、田径运动教学的基本文件教学文件是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田径运动教学基本文件包括田径课程教学大纲,田径课程教学进度【包括田径理论与技术课的教学进度】,田径理论课讲稿和技术课教案等。
㈠田径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院校教育计划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田径课程教学任务、课程教学时数和要求,结合学校田径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的,它是教研室和教师进行田径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田径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⒈前言前言是对田径课程教学大纲总体规划说明首先要明确指出制定田径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要明确培养目标、田径课程教学任务要求田径课程教学大纲是教研室教师进行和完成田径教学工作的制定文件,教师必须全面完成大纲中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2、教学时数的分配教学时数的分配要根据教育计划中规定的田径课程教学的总时数,按一定的比重分配到理论和技术两大部分之中具体安排教学内容和课时时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理论课与技术课的课时,应根据培养对象和培养的目标的不同要求,确定恰当的比例每学期一般都应该有理论课和技术课⑵理论课的安排应该考虑其持序性和系统性,要注意把田径运动基本理论和技术项目的理论部分统筹安排;技术课的安排除应考虑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外,还要考虑各项技术项目之间的积极性迁移的规律,尽量避免运动技能的消极性迁移作用,同时还应该考虑场地、器材、气候以及其他具体情况⑶技术部分的安排,各项目的课时应该可以不等,但跑、跳、投三大类向群的总课时应基本相同,每一学期一般都应该安排有三大类项目。
技术课的课时分配,可以根据项目的重要性而有所不同一个项目一般不要安排在两个学期,但在课时及项目安排上有较大的困难,跳高、跳远的不同姿势、直道栏和弯道栏可以安排在两个学期⑷男、女生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所区别,但课时总数和三大项目的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