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13008041
  • 上传时间:2023-08-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4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考点一:商品的基本属性考点二: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考点三:货币的基本职能考点四:金属货币与纸币考点五:货币与财富考点六:结算与信用工具考点七:外汇和汇率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构成商品的两个必备条件是 运用:能根据含义判断是否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使用价值:含义、属性、具体劳动形成、不能比较大小、需要交换的原因、通常叫做质量(国家、企业、个人都重视,为什么?怎样做?)②价值:含义、属性、抽象劳动形成、可比较大小、能够交换的原因、日常表现为价格(启示企业怎样做?)注意:二因素的关系 区别: 联系:统一体,前提运用二因素的知识分析优质优价与物美价廉 考点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含义:商品、固定、一般等价物  (2)货币产生过程:偶然的物物交换 → 扩大的物物交换 →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 → (金银固定充当)货币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又因为商品交换,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注意:区分 一般等价物、货币、商品  (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1)基本职能:   ①价值尺度: 含义、计量单位(本位货币)、价格(含义、与价值关系)、要求     ②流通手段: 含义、与商品流通(物物交换)、要求、流通规律(计算题)    (2)其它职能:贮藏手段:要求支付手段:产生、形式、要求世界货币:表现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1)纸币是在金属货币执行 ? 职能时产生的。

      2)纸币: ①含义:国家(或某些地区)、强制、价值符号注意: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而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只是价值符号 ②职能:没有贮藏手段职能,有的纸币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③发行规律:以 ? 为限度国家有权决定纸币发行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A、通胀:原因、表现、危害、措施  B、通紧:原因、表现、危害、措施 注意:比较这两种经济现象的关系考点5:货币与财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货币是财富的代表,因为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对待货币的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度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金钱是罪恶的根源②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考点6:结算与信用工具(1)结算方式:(2)结算工具:①信用卡: 含义、发放、使用、优点 ②支票: 含义、种类: 考点7:外汇和汇率:★★(1)外汇含义:外币、国际间结算、支付手段  (2)汇率:①含义 ②表示方法 ③汇率变动的影响:以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为例,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人民币更少,影响有:A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B不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对外投资;C不利于国内生产扩大、失业压力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E人们出国旅游、留学、购物的成本下降。

      F会加剧国内通货紧缩,但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对照可以写出人民币贬值的影响④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P10第二课:《多变的价格》考点一: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考点二: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考点三:影响价格的因素(供给与需求)考点四:价格变动对生活的的影响 (包括对消费者和需求量的影响)考点五: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考点1:价值与价格 ★(1) 关系: ①区别:含义不同  ②联系:价值价格,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一般情况下,二者成比 (2)价值决定价格:①区分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②价值量决定:由决定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有、正常、平均④价值量对生产者的影响:不考虑供求变化,当个别t> = < 社会t时,商品生产者获利情况分别是,这启示生产者要⑤劳动生产率: 表示方法、区分社会P和个别P、意义(对企业和对社会 )考点2: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作用X围:(2)价值规律的内容:生产规律, 交换规律理解等价交换:①并不是每次交换价格都与价值相符②受供求影响价格会偏离价值,但不会太远。

      ③不等价交换多于等价交换,但从长远看二者相符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启示企业:①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调整产品结构,生产供不应求的产品考点3: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有三种 拓展:两个经济总量的关系2)影响价格的因素: (画出坐标图) ①直接因素:供求关系(供求、供给、需求分别怎样影响价格?)②决定因素:商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③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比④纸币发行量,成比⑤国家的政策性调价⑥商品流通渠道是否畅通⑦心理因素运用:上述知识启示我们可以怎样稳定价格?考点4: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者、需求量)的影响(1)对消费者的影响:(P15)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价 格下降,购买2)对需求量的影响:①一般情况,成比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A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需求的影响是向的 B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需求的影响是向的。

      3)启示国家:用价格杠杆宏观调控可以引导消费,改善消费结构,从而改变生产结构考点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生产者营利,这时生产者生产规模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生产者营利,这时生产者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意义: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给自己的产品提供,使其在更具优势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意义:能获得较大的,从中获取更多的4)启示国家:利用价格杠杆宏观调控,调整生产结构,引导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考点一、影响消费的因素考点二、消费类型考点三、消费结构考点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正确的消费观)考点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收入水平:(1)当前收入水平:是消费的,与消费水平成比2)收入预期:与消费水平成比3)收入差距:①与消费水平成比②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与收入差距成比, 正常应在0.2——0.4之间2.物价水平:一般来讲,与消费水平成比3.其它因素:商品质量、消费观念等4.运用:根据上述因素国家怎样提高消费水平?①根本措施:发展经济,增加收入②加强社会保障,扩大就业。

      ③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④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⑤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考点二:消费类型1.按照交易方式不同:(1)钱货两清的消费:①货币执行职能②商品的权和权都发生了转让2)贷款消费:①货币执行职能 ②适宜人群:③不同于超前消费(3)租赁消费:①货币执行职能 ②原因:③改变权,不改变权2.按照产品类型不同:(1)有形商品消费:特点是商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的2)劳务消费:往往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进行的3.按照消费的目的:(1)生存资料消费:①满足需要,是最的消费②判断:凡是衣食住用行都是生存资料消费2)发展资料消费:(3)享受资料消费:考点三:消费结构1.含义:反映人们在中所占的比重2.变化规律:随不断变化;比重下降,比重增加2.衡量: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①它与消费水平成比②减小的意义:提高,改善③减小的根本原因:宏观上观上④判断:减小表明食品支出的金额在减小考点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 消费心理消费心理特点评价从众心理跟风随大流追流行赶潮流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是不可取求异心理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利:有些人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这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发展弊:代价大,社会可能不认可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攀比心理四看弊:不适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某心理讲究实惠,根据需要利: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态度:值得提倡2.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①要求:在自己的之内进行消费②理解适度:反对超前和滞后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求:避免,避免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①含义:主旨(健康、资源)、环境 ②核心:③概括为:④低碳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为什么(四点)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考点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的反作用)考点二、发展生产的意义考点三、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考点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考点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关系:2.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①对象 ②方式 ③质量和水平 ④动力 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①目的:只有,这种产品的才算最终完成②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起着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③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并提高,提高劳动者的理解:A消费反作用的两面性:适度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否则阻碍生产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B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考点二:发展生产的意义(1)为什么①原因: 理论: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现实:主要矛盾的需要、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②意义: 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的; B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 C才能不断,提高我国 (2)怎样做:总:①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内因: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②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工具: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外因: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具体: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①完善所有制结构②完善分配制度③完善市场体系④完善宏观调控体系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上层建筑的调整: 政治生活:①改革政治体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