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科马提岩与成因探索.pptx

14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9715517
  • 上传时间:2018-08-0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19.6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 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岩石学》 讨论课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 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l主讲 齐 琴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 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枕状低碱岩浆地幔鬣刺橄榄石火山岩超镁铁喷出岩超基性l课题科马提岩与成因探索l课题科马提岩与成因探索科马提岩与成因探索1 科马提岩简介1.1 发现与定名1.1 发现与定名 1.2 描述和特征 2 科马提岩的成因2.1 熔体的性质 2.2 地球化学控制因素 2.3 高压部分熔融实验结果 2.4 科马提岩的成因模式探索科马提岩(komatite)为超基性喷 出岩。

      1969年首次发现于南非巴伯顿山 地的科马提(Komati)河流域,故 名原意只限于太古代绿岩中枕状岩流 顶部的、具鬣刺结构的超镁铁质熔岩1.1 发现与定名1 科马提岩简介 1.1 发现与定名 1.2 描述和特征 2 科马提岩的成因2.1 熔体的性质 2.2 地球化学控制因素 2.3 高压部分熔融实验结果 2.4 科马提岩的成因模式探索1.2 描述和特征1.2 描述和特征1.2 描述和特征科马提岩又称镁绿岩从含MgO 18%-32%的高温岩浆中结晶出来的一类超 镁铁质熔岩成分与深成的橄榄岩相当 常常形成枕状构造,具有冷凝的流动顶盖 并且通常显示发育良好的鬣刺结构:在大 量玻璃基质中橄榄石和辉石晶体呈骸晶状 或刀片状彼此交生,常与拉斑玄武岩呈互 层状产出,其中更加富镁的变种常称为橄 榄岩质科马提岩科马提岩鬣刺草也是鬣刺草岩石主要由橄榄石、辉石的斑晶(或 骸晶)和少量铬尖晶石以及玻璃基质组成 ,具枕状构造、碎屑构造,和典型的鬣刺 (鱼骨状或羽状)结构,其特点是橄榄石 呈细长的锯齿状斑晶,是淬火结晶的产 物在化学成分上典型的科马提岩以 MgO>18%(无水),CaO:Al2O3>1,高 Ni,Cr,Fe/Mg,低碱为特征。

      通常认为,超基性岩是由上地幔物质 熔出玄武岩浆后残留的难熔成份因构造挤 压作用而上升到地壳某一部分从而形成这 类的超基性岩体这种侵入方式也被称为 “冷侵入”在岩石学研究的早期,曾认为超基性 岩是一种无喷出相的岩石科马提岩的发 现对证实超基性岩的岩浆成因具有重要意 义1.2 描述和特征通常认为,超基性岩是由上地幔物质 熔出玄武岩浆后残留的难熔成份因构造挤 压作用而上升到地壳某一部分从而形成这 类的超基性岩体这种侵入方式也被称为 “冷侵入”在岩石学研究的早期,曾认为超基性 岩是一种无喷出相的岩石科马提岩的发 现对证实超基性岩的岩浆成因具有重要意 义1 科马提岩简介 1.1 发现与定名 1.2 描述和特征 2 科马提岩的成因2.1 熔体的性质 2.2 地球化学控制因素 2.3 高压部分熔融实验结果 2.4 科马提岩的成因模式探索2.1 熔体的性质2.1 熔体的性质2.1 熔体的性质在1.013kPa压力条件下,含 30%MgO的科马提岩的液相线温度大约 为1600摄氏度由于熔点随压力增大而 升高,即使1600摄氏度也只是一个最小 值因此,初始科马提岩熔体的温度不会 低于1600摄氏度。

      2.1.1、温度2.1.2、密度在1.013kPa压力条件下液相线温度 时科马提岩熔体的密度为2.75-2.8g/cm3 由于科马提岩熔体比橄榄石更具可压缩 性,在更深处科马提质熔体的密度将会超 过橄榄石的密度,橄榄石晶体会浮在科马 提质熔体之上2.1.3、粘度实验结果表明,科马提质熔体具有很 低的粘度,一般在0.1-10PaS之间,这意 味着大部分喷出地表的科马提质岩流呈湍 流形式,其通过岩石圈上升的速度为1- 10m/s,水平流动速度为0.5-100m2/s, 远大于玄武质岩流的流动速度2.1.4、地球化学性质科马提岩不但富镁还具有独特的地球 化学性质它们具有很低的稀土含量,并 且从超铁镁质、镁铁质科马提岩到拉斑玄 武岩,稀土含量逐渐增加,亦随MgO的 减少而增加初有人发现铝亏损型和铝不 亏损型,近年又报道钛富集型、镁铁质富 镁等多样的地球化学类型2.1 熔体的性质科马提岩不但富镁还具有独特的地球 化学性质它们具有很低的稀土含量,并 且从超铁镁质、镁铁质科马提岩到拉斑玄 武岩,稀土含量逐渐增加,亦随MgO的 减少而增加初有人发现铝亏损型和铝不 亏损型,近年又报道钛富集型、镁铁质富 镁等多样的地球化学类型。

      2.1.4、地球化学性质1 科马提岩简介 1.1 发现与定名 1.2 描述和特征 2 科马提岩的成因2.1 熔体的性质 2.2 地球化学控制因素 2.3 高压部分熔融实验结果 2.4 科马提岩的成因模式探索2.2 地球化学控制因素2.2 地球化学控制因素2.2 地球化学控制因素陆壳混染指两个方面,其一是喷发期 间亏损地幔与未亏损地幔的混合作用,其 二为科马提质岩浆与古老陆壳的混染此 原因暂未得到大多数学者的承认最近的研究表明,部分熔融作用是导 致地球化学性质多样性的决定性因素,并 得到了高压部分熔融实验的证实2.3 高压部分熔融实验结果根据最初的熔融实验结果,人们普遍 认为科马提岩是橄榄岩以假低共熔点熔融 方式(橄榄石+熔体)高度熔融形成的后来的实验结果证明,形成科马提岩并 不需要高程度的熔融,熔体不仅与橄榄石 共存,而且与石榴石共存熔融方式为假 不变点式熔融(橄榄石+辉石+石榴石+熔体 )或热最小点式熔融(变体尖晶石+镁铁榴 石+熔体)2.4 科马提岩的成因模式探索分为干地幔熔融模式、湿地幔熔融模 式、湿超镁铁质板块俯冲模式、热地幔柱 熔融模式这四种模式是不断发展的,就 目前研究程度来说,热地幔柱熔融模式比 较成熟,受到较为广泛的承认。

      1 科马提岩简介 1.1 发现与定名 1.2 描述和特征 2 科马提岩的成因2.1 熔体的性质 2.2 地球化学控制因素 2.3 高压部分熔融实验结果 2.4 科马提岩的成因模式探索--------组员--------1048501201 李环 1048501203 展小佳 1048501206 齐琴 1048501216 索达德吉 1048501217 李弈景 1048501222 张雨鑫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