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端合成材料产业发展高地行业宏观环境.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陈雪****2
  • 文档编号:344637291
  • 上传时间:2023-0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1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端合成材料产业发展高地行业宏观环境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实证研究表明,一国要想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乃至高收入水平,并保持在高收入水平上,就必须把握当时代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实现主导产业群的动态更替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惨痛教训,都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早在2010年,我国就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那时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处于较高增长水平根据十三五规划,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要达到15%左右面对近年来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我国益发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与创新提升相关趋势和数据表明,得益于规划目标的实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迈上新台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满足高品质生活的根本基石二、 发展基础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支撑,为实现十四五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由2015年的4000亿元增加至76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18.7%提升至32%;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2300亿元智能化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围绕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快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培育和云联数算用全要素集建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全市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超过1.5万家,累计推动7.1万户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数量突破1000家培育形成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新兴服务业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绿色环保、先进材料等4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1.57%提高到2020年的2.11%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61%累计获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7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来渝建立创新机构、产业研究院101家。

      发布国内首个自主开发180nm全套硅光工艺PDK、全球首款Micro—LED智能手表铝合金产业基本实现对国家所需重点关键铝材品种全覆盖,西南铝业集团成为国内唯一的国产大飞机铝材供应商产业发展要素持续集聚,全市研发人员达到16.07万人,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500名形成以3支市级股权投资基金为龙头、20余家区县股权投资基金协调发展的股权投资基金格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实际投资额超过26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过1200亿元三、 引导举措(一)科技创新方面1、地球深部等基础性交叉领域超前部署,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支撑今后的研究2、财税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科研机构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先进平台,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3、吸引全球优秀人才来创业,增加需要的专业学位类别,保障知识产权转移的利益,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4、建立健全科研机构、高校的创新成果发布制度和技术转移机构,建立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基地,做好服务和物流二)对外合作方面1、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国家科研项目。

      支持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在国外申请专利鼓励我国企业和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共同形成国际标准2、鼓励外商创设投资企业,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境外融资扩大企业境外投资自主权,改进审批程序,为企业开展跨国投资提供指导3、支持跨国经营,完善出口信贷、保险等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境外注册商标、境外收购等方式,培育国际化品牌加强企业和产品国际认证合作三)培育市场营造环境1、围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缓解环境资源制约等紧迫需求,鼓励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信息消费、创新消费,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坚持以应用促发展2、加强新能源并网及储能、支线航空与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推广等领域,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务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3、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优化市场准入的审批管理程序。

      进一步健全药品注册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支持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价格合理的创新药物优先进入医保目录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和产品准入标准改善转基因农产品的管理四)金融政策支持1、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财政政策绩效考评,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实行税收激励3、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加快建立包括财政出资和社会资金投入在内的多层次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服务运用风险补偿等财政优惠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4、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为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参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意义现在所进行的工业生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是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工厂手工技术逐渐被机器大工业取代,这个过程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第二次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导,化工技术、钢铁技术、内燃机技术为基础,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电气化时代和化学时代。

      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发端在美国、60年代接踵西欧和日本、70年代扩展到发展中国家、80年代遍及全球至今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电子计算机、工程技术、能源技术,人类破解了基因和遗传、探索了空间和海洋1978年,渴望富裕的中国人选择改革开放,实实在在参与国际化大分工,利用本国的物产为其他国家创造价值,同时享受劳动密集型生产带来的人口红利,30年间使自己的生产总值增加67倍,但资源和原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遇了百年罕见的严重挑战,中国经济也受到了残酷的冲击,外部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凸显,一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结构调整,驱动物质文明继续发展,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走向繁荣各国都在寻找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开始培育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投入GDP的3%,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科技。

      原始创新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中国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中国的发展,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五、 面临形势当前,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变压器,促进稳就业、稳增长的稳定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有利于我市加快构建相对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同时,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从外部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成为各省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聚焦点,我市在争取引入头部企业、重大项目和创新人才等方面面临较大竞争压力;从内部看,我市仍面临产业自主培育能力不强、产业特色不够鲜明、产业集群规模不大、行业领军企业缺乏等困难和问题六、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那些具有战略前沿必争、潜在需求旺盛,技术资本双密集,绿色可持续、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战略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驱动力在于新兴技术的率先试错、持续迭代二是未来主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并满足着消费需求升级,是未来的主导产业三是生态适配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自然生态更友好,同时适应着并促动着社会生态进一步优化就其范围而言,201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新分类标准中,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2020年,有关十四五规划的建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由上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不断迭代发展之中的,其范围也持续有所变动为更好地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促进其发展,需要建构起更符合其本质特征的研究框架围绕人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物质、能量三大资源,以及服务于人自身的健康、安全和舒适需求这一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划分为数字经济、材料制造、能源动力、生物产业、创意服务五大方向从这一角度,可以更好地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给出相应的政策框架七、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中等收入迈向中高收入、高收入的必然选择一)把握智能浪潮,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同时展开,正带来数十万亿元规模的巨大新兴产业二)夯实产业基石,促进材料制造发展制造业强弱关乎国家兴衰,高端装备和新材料是新兴制造业的战略基础从无机材料到复合材料,从功能材料到结构材料,从空天到海洋,从民生到关键领域,材料制造都亟待突破三)秉持绿色持续,促进能源动力发展碳达峰碳中和从理念变为政策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