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养老旅游研究进展与我国借鉴(全文).docx
18页国外养老旅游研究进展与我国借鉴 收稿日期: 20XX-05-31; 修订日期: 20XX-11-02 1养老旅游问题的提出养老旅游,也叫老年长居旅游(Elderly LongSty Tourism),是指老年人旅行到其常住地之外生活,连续停留时间在一个月至一年之间,旅行距离一般跨越省界甚至国界它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季节性、多居所、巡回式的生活方式为特征,既不同于短期观光旅游,也不同于长期性迁移,具有独特的进展规律 1.1养老旅游进展沿革及现状养老旅游现象自古就有,英国养老旅游目的地在18世纪时就已存在,但养老旅游者集中在权贵阶层(Gilbert,Litt,1939),一般民众既无固定退休年龄,也无退休金用于养老旅游19世纪末资本主义GJ向福利GJ转型,GJ支付退休金成为重要的社会政策,养老旅游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退休是引致养老旅游的重要生命历程事件,休闲和旅游成为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Gibson,Yinnkis,20XX;Nimrod,20XX)老年人有条件转变旅游与惯常生活割裂对立的状态,从容选择出游时间和地点,甚至以长居旅游的方式来丰富人生体验(Nimrod,20XX),进而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20世纪30年代,欧美退休居民已集中在海滨和邻近乡村地区居住(Wrnes,20XX;King,et l.,2000;llonSmith,1982),英国十大度假地退休人口比重均显著高于全国水平(Gilbert,Litt,1939)近年来,养老旅游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宏观背景下迎来了新的机遇首先,老年人的福利保障体系更为完善,还拥有多元化的资产组合,有更丰富的经济资源来追求生活质量,也有更为积极的消费倾向(Frnd,Schmidt,1999);其次,老年人素养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持续转变,退休不再是消极的人生阶段,而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新起点;第三,科学技术的进展,使得老年人能够整合多地区资源以提高自身福利,在异地仍能与社会关系XX保持紧密联系(CsdoDz,et l.,20XX),扩大了老年人生活方式选择范围(Oliver,20XX),也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更多手段(Hillmn,20XX);最后,家庭户平均规模不断下降、纯老年家庭比重上升,使得家庭结构逐渐从“垂直”向“水平”过渡,老年人有可能追求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养老旅游已成为发达GJ老年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例如,美国养老旅游的出游率约为10%(Hogn,Steinnes,1998),冬季在佛罗里达过冬的老年人达81.8万(Smith,House,20XX)。
欧洲北部的老年人季节性迁往意大利托斯卡纳、西班牙太阳海岸、葡萄牙阿尔加维等养老旅游目的地(CsdoDz,et l.,20XX),仅在西班牙生活的英国老年人就达7万人(Wrnes,20XX)日本老年人到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长期居住,既能改善生活环境,又能享受廉价老年服务(Ono,20XX)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国外养老旅游研究进展与我国借鉴 1.2养老旅游研究进展简述养老旅游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老年学学者研究老年病人的健康和死亡率,发现养老旅游是会对老年人健康造成威胁的生命历程事件(Wrnes,Willims,20XX)批判老年学(criticl gerontology)对这种仅基于医学视角的唯科学主义提出了批判(Ry,20XX),此后老年学研究开始强调定性研究,重视生命历程的建构,强调社会特征分析,强调增加历史哲学内涵,对老龄化和精神性的多样性展开研究,以研究促进老年人福利改善 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开始关注具有季节性迁移特征的养老旅游现象,养老旅游成为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他们研究养老旅游的时空分布、迁移动机、社会整合、影响效应,近年来,又拓展到跨区域身份认同、老年家庭心理建构、社区运作模式、多居所生活方式、旅游与迁移的时序转化、旅游者政治权利等内容(Bozic,20XX)。
养老旅游处于观光旅游与长期性迁移间的过渡地带(Hug,et l.,20XX),进入旅游学研究视野较晚且存在争论例如,Hug等(20XX)认为养老旅游是特别的旅游现象,Gustfson(20XX)则认为养老旅游者有“反旅游”倾向无论如何界定养老旅游,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学者对养老旅游的研究都显著增加(Nimrod,20XX;Hug,et l.,20XX;Fleischer,Pizm,20XX;Gustfson,20XX),但总量仍然不足,以至于只能对养老旅游现象“片面地窥视”(Wrnes,Willims,20XX),也尚未采纳前沿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Sedgley,et l.,20XX)Sedgley等(20XX)提出了老年旅游研究方法转型理论,认为老年旅游研究过度使用定量方法(Nimrod,20XX),缺乏对旅游经历的更深入感知(Ptterson,20XX),老年旅游规律难以通过这种“快照式”的方法来总结应该基于批判老年学和希望旅游(hopeful tourism)的研究视角(Pritchrd,et l.,20XX)”,采纳人文主义视角和传记式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个体生命历程框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对象的参与式互动,研究得出能够切实保障老年人权利、改善老年人生活的成果。
2养老旅游动机研究 2.1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的养老旅游需求Levinson(1978)提出的生命历程研究框架,解释了人生各阶段的行为规律,被广泛用于分析养老旅游动机和行为老龄化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元内涵,老龄研究应当涉及老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框架养老旅游需求并不仅由老年阶段决定,而是基于一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制度环境等而形成的综合性需求(Nimrod,20XX),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社会变革和个人经历能够改变老年人的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Grdiner,et l.,20XX),进而影响养老旅游行为因此,养老旅游行为受生命历程影响,既极具个体多样性,又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和代际特征(Gibson,Yinnkis,20XX),各群体之间的旅游决策行为存在“代沟”(Grdiner,et l.,20XX)养老旅游反映了老年人对传统居家养老方式的拒绝(Oliver,20XX),他们退休后通过扮演意象中的理想人生角色,既能与早年形成的兴趣和行为方式保持连续性(tchley,1989),又能完成从工作到退休阶段的巨大转型(Oliver,20XX)与过渡缓冲(White,White,20XX),还能实现自我进展方式的创新(Nimrod,Kleiber,20XX)。
因此,多数GJ的人口迁移率(包括季节性迁移)在退休时段会呈现峰值(Lee,1966;Rogers,1988)养老旅游本质是老年人利用多个地区的时间、空间、环境、服务等资源来实现自身福利最大化,国外学者已经构建起养老旅游动机的理论模型(De Jong,et l.,1995;Wlters,20XX) 2.2养老旅游动机类型养老旅游是重要的人生决策,其决策动机构成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且具有波动性和偶发性(Lohmnn,Dnielsson,20XX),可以根据吸引物特征将其细分为4类1)宜居环境包括气候条件、自然环境、文化氛围、生活方式等因素,是引致养老旅游的首要动机(CsdoDz,et l.,20XX)养老旅游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况(Wrnes,Willims,20XX)McHugh等(1991)发现美国来自严寒北方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养老旅游,欧洲养老旅游者主要被地中海沿岸的优美风光吸引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市城区的自然环境、交通以及居住环境等都不适合养老生活”(姜向群,等,20XX),而海南的热带性气候是吸引老年人的最主要因素(李芬,20XX)2)社会关系包括社交XX络、社区联系和亲朋关系等因素。
目的地成熟的社会关系XX络是吸引和留住老年人的重要因素(Oldkowski,Rosemn,1986),而与客源地的社会关系则能抑制养老旅游动机(Stoller,Longino,20XX)日本养老旅游者首选亚洲GJ,同时倾向于前往已有成熟日本人社区的地区(Ono,20XX)西班牙的瑞典老年人聚居区甚至形成了类似瑞典本土的文化氛围(Gustfson,20XX)社区联系能显著提升老年人在目的地的安全感和中意度,老年人际交往则有效弥补了远离亲朋造成的情感空白(Oliver,20XX),志愿服务甚至成为部分日本养老旅游者的重要生活内容(Ono,20XX)3)老年服务指针对老年人提供的医疗、保健、文化、照护等服务,对于老年弱势群体至关重要日本的老年服务昂贵且稀缺,老年人迁往国外猎取廉价照护服务是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Ono,20XX)老年服务质量的省际差距,制约着老年人外出养老(姜向群,20XX)老年人如果无法依赖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就只能转向市场或政府猎取老年服务(Spere,et l.,1991)老年服务还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寻找性伴侣是西方老年人赴泰国养老旅游的重要动机(Howrd,20XX)。
4)经济动机包括消费水平、生活成本、税率水平、投资收益等因素富裕老年人倾向于离开高税率地区而迁往“避税天堂”以节约支出(Conwy,Houtenville,20XX)发达GJ老年人到进展ZG家养老,既有效降低了生活成本,又提高了生活质量(Oliver,20XX;Ono,20XX;Sunil,et l.,20XX)老年人在养老旅游目的地购买不动产是重要的投资手段,能够在享受宜居环境的同时促进资产增值和福利最大化(CsdoDz,et l.,20XX) 2.3养老旅游制约因素老年人拥有强烈的养老旅游动机,但由于众多因素制约却仅有少数人能够最终成行McGuire(1984)划分了5类限制老年人休闲的因素,分别是:缺乏外部资源、缺乏时间、缺乏自主决策条件、缺乏相关能力和伴侣、缺乏健康和安全感这些因素也可用来分析养老旅游,其中年迈和健康状况恶化是制约养老旅游的主要因素(Zimmer,et l.,1995;Strin,et l.,20XX;Gibson,20XX),而女性受健康恶化影响的程度与男性相比较弱(Freysinger,Stnley,1995)制度环境也会构成限制因素,欧洲跨国养老旅游与美国国内养老旅游相比面临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Wrnes,Willims,20XX),我国户籍治理体制是限制养老旅游的重要障碍,而目的地稳定的法制和社会环境是养老旅游的前提。
老年人并不只是被动地受到制约因素的限制,也会主动地制造条件来实现养老旅游目标(Nimrod,20XX),应以动态和反馈的视角看待养老旅游制约机制Freund等(1998)提出了老年人克服养老旅游障碍的“选择、优化、补偿”模型:老年人首先对于多重目标有所选择,通过充分优化和分配现有资源以便实现偏好目标,对于实现目标过程中缺少的条件和存在的障碍,可以通过寻找替代品和外部帮助来达到令人中意的结果 3养老旅游的特性研究 3.1养老旅游的时空特征多数进展ZG家将60岁以上的人口定为老年人口,而英美等发达GJ则将该标准提高到65岁养老旅游行为由生命历程决定而不是年龄(Nimrod,20XX),各国普遍存在提前退休现象,实际退休年龄较为分散,部分老年人退休前就开始养老旅游(CsdoDz,et l.,20XX)由于我国依据身份、性别、工龄、工种而实行不同的退休政策,大部分农村居民不受退休政策约束以及相当多的养老旅游者年龄在50至60岁之间,若沿用传统老年人口标准会遗漏最为活跃的研究对象因此,养老旅游研究将老年人口界定标准提前到55岁(Smith,House,20XX)或50岁(CsdoDz,20XX;李芬,20XX),也有学者认为,称作“晚年旅游”或“退休旅游”更为恰当(Wr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