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档自行车产业分析报告.pdf
37页高档自行车产业分析报告销售与市场企业发展研究院目录背景⋯⋯⋯⋯⋯⋯⋯⋯⋯⋯⋯⋯⋯⋯⋯⋯⋯⋯⋯⋯⋯⋯⋯⋯⋯⋯⋯⋯..3 国内自行车行业的问题、形势与机遇⋯⋯⋯⋯⋯⋯⋯⋯⋯⋯ ..3-4 中国自行车行业2011 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环境分析) 5-10 本土品牌自行车专题研究(竞争与渠道分析) ⋯⋯⋯⋯ ..11-15 中国自行车市场整体分析(消费者与产品分析)⋯⋯⋯ .16-24 国内高档自行车市场调查分析⋯⋯⋯⋯⋯⋯⋯⋯⋯⋯⋯⋯ .25-32 报告结论⋯⋯⋯⋯⋯⋯⋯⋯⋯⋯⋯⋯⋯⋯⋯⋯⋯⋯⋯⋯⋯⋯⋯⋯⋯.49资料参考 1:高档自行车再掀奢侈品市场狂潮资料参考 2:高档自行车国际领导品牌TOP10 资料参考 3:三大品牌对比(捷安特、永久、美利达)资料参考 4:国际高档自行车生产厂商背景:自行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是相当成熟的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自行车行业通过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在生产技术、工艺、产品质量及自动化生产程度等方面有了明显地提高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2011 年,我国自行车产量为8345 万辆,较上年 8159.8 万辆增长 2.3% ;电动自行车生产量3096 万辆,较上年 2954.4万辆增长 4.8% ; 自行车整车出口额和零部件出口额、 电动自行车出口额合计52.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在激烈的竞争中,自行车行业的生产和市场流向更适应市场经济的区域和厂家,并形成了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5 大生产基地,各品牌争先抢占国内乃至国际高档市场国内自行车行业的问题和形势(一) 主要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国内市场知名品牌数量及其所占市场份额均较低企业发展不平衡,存在“散而弱”的问题2、行业缺乏国际知名品牌,缺乏通畅的渠道自行车行业出口产品80% 以上为国外定牌生产,其余的不到20% 产品虽以自有品牌出口,但主要通过超市进行 销售,产品以小轮车为主,很难提升档次和附加值产业出口依存度较高,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中低端3、 行业盈利状况不理想, 产业整体大而不强 国内消费以普通代步自行车为主,用于运动、休闲、 竞技器材的 中高档自行车尚未普及 自行车环保、节能、健康的优点也未得到充分宣传 近年来社会偷盗自行车现象加剧,影响了国内消费者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自行车产品的购买出口继续稳定增长但空间有限, 国际市场贸易量长期稳定在7500 万辆左右意大利、德国、台湾等掌握高档市场,而其它发展中国家发展很快,在中低档产品市场与我国同类产品竞争激烈行业平均利润仅4%。
二) 面临的形势 :1、国内高档市场潜力巨大 自行车的发展已经处于成熟期,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设计满足个性化、功能化的产品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适合国内市场的高档产品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自行车企业转型升级动力强劲2、 自行车企业转型升级动力强劲从国际上看,处于产业链高档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数已经将相关产业链环节向中国大陆等地转移企业也意识到没有品牌、研发设计缺失严重滞后了产业的发展,有寻求扩大,向产业上游进军的动力3、国家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 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部门在经济工作中提的最多的词汇之一各级政府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高新区也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4、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从国际贸易形势看,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壁垒依然存在 2011 年 10 月 6 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对我自行车反倾销复审发布终裁公告,称延长对我自行车征税5 年 这意味着欧盟对华贸易壁垒短期内尚难消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自行车出口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将是自行车企业竞争的主战场结论:发展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的中高档自行车已经成为自行车行业的必然选择。
这种趋势迎合了迅速增长的消费需求,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 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发展高档自行车的外部条件已趋成熟但同时,技术力量的薄弱、行业整体发展的滞后、品牌的缺失,构成了国内发展自主品牌高档自行车的内部障碍中国自行车行业2011 年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摘录2011 年,自行车行业在坎坷中前行, 在 2010 年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基本面保持平稳,产销量略有增长,行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有较大幅度增长一、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情况根据自行车各主产区行业协会的调查统计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数据, 2011 年全年自行车总产量为8345 万辆,同比增长 2.3%;电动自行车总产量为3096 万辆,同比增长4.8%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全年累计完成产量 11441 万辆表 1、2011 年全国各省市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产量统计表单位:万辆地区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数据来源天津3808.8 1434 天津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河北427 6 河北省自行车行业协会上海445.6 194.1 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江苏885.9 727 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浙江1710 650 浙江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安徽23.5 国家统计局江西12.4 国家统计局山东63.8 438.1 山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河南41.8 167.1 国家统计局湖北4.2 国家统计局广东940.9 36.5 广东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广西2.5 国家统计局重庆20.8 国家统计局四川5.5 国家统计局陕西6.5 国家统计局合计8345 调整后合计﹡ 3096 注 1:由于各地区产量存在异地加工交叉重复统计的情况,协会根据目前了解和掌握到的情况对全国总产量进行了调整,标“﹡”数据为调整后数据。
注 2: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自 2011 年起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 万元及以上全部工业法人企业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进出口情况(一)自行车出口 :1、整车出口量减价升 2011年累计出口自行车5572.2万辆,同比下降4.2%;出口金额为 29.0 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4 月份出口值及出口量增速达到顶点后, 增速明显放缓, 自 5 月份出口量同比开始下降, 到年底又受国外圣诞节等节日需求加大,出口量有所回升2011 年出口量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010 年出口呈恢复性高速增长,出口基数较高;二是由于受欧债危机影响,造成国际市场需求疲软2011 年出口金额为 2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2% ;出口单价比 2010 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自行车整车出口平均出口单价超过 50 美元/辆,达到 52.1 美元/辆,比去年提高了7 美元2、出口产品结构变化明显山地自行车出口比重由上年的15.7% 下降为15.3% ,其他未列名自行车出口比重由上年的39.2% 上升到 43.4% ,竞赛型自行车出口量增长 36.2% ,16、18、20 英寸越野自行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1.6% 。
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说明: 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效应影响,消费者对代步型自行车需求增加,休闲型需求减少二是国外中高档自行车在国内的代加工增加2011 年平均出口单价为52.1 美元,同比增长16.1% ,其中其他越野车单价同比增长高达 81.0% 3、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量变化较大对于美国、韩国、伊朗市场的出口数量出现下降,其中美国同比下降22.3% ,导致全年出口量出现负增长对于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市场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全年出口东盟整车数量达到653.3 万辆,占出口总量的比重达到11.7% ,同比 2010 年出口东盟总量有大幅提升;出口欧盟整车数量达到94.5 万辆,同比 2010 年出口量和平均单价均呈增长趋势在主要出口市场增幅放缓的同时,东欧、中欧等新兴市场需求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出口增长最快的前十名国家同比增幅都超过了一倍或数倍以上,其中出口爱沙尼亚增量最大、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045.8% 但出口规模普遍不大,出口增长最快的前十个国家或地区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仅有4.3%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更是只有1.5% ,同时出口单价普遍较低,同比全部是负增长,对整个出口形势的影响依然非常有限。
进口:2011 年累计进口整车 6.7 万辆,同比增长 148.1%, 进口额达 236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8.4% ,进口平均单价为 353.0 美元,同比下降 16.0% 二)自行车零部件零部件这部分,除了每年给 8000 万辆左右的整车配套和内需的维修市场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出口量出口: 2011 年零部件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出口额达21.0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9 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见图 3出口产品结构逐步调整 主要零部件出口量同比有增有减,在出口主要品种中,滚子链、轮毂、链轮、鞍座、脚蹬和曲柄链轮及其零件均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飞轮、 制动器和其他零件出口量同比出现下降外所有零部件出口额均大幅提升主要出口市场平稳增长 主要出口市场中, 传统的香港、 巴西和印尼等国家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其中对印尼的零配件出口额连续两年同比在40% 以上进口: 2011 年累计进口自行车零部件4.3 亿美元,同比增长34.4% 三)电动自行车出口:2011 年累计出口自行车60.7 万辆,同比增长 3.8% ;出口金额为 2.6 亿美元,同比增长7.7% 平均出口单价略有上升,达到424.6 美元,同比增长 3.8% 。
主要出口市场平稳增长主要出口国家仍然是德国、比利时、意大利等,其中出口越南、巴西出现高幅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44.0% 和 129.0% 但同时出口荷兰、日本、美国等其他几个主要市场却出现了下降,同比降幅分别达到31.9% 、29.8% 和 26.5% ,表明电动自行车出口市场仍不稳定另外,荷兰和美国的平均出口单价,出现同比负增长3.2% 和 10.3% 三、2011 年运行分析及今后发展趋势2011 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自行车行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空前复杂的情况下,坚持走“科技创新、 文化驱动”的发展道路, 整体运行保持了平稳态势总的来看, 2011 年,自行车行业产销规模继续平稳增长、中高档产品销量进一步上升、技术交流和创新较为活跃、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初见成效2011 年自行车行业的内需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以自行车为例,去年累计出口自行车5572.2 万辆,同比下降4.2% 这意味着,正因为内需市场的贡献比较突出, 2011 年自行车才能收获总产量8345 万辆、同比增长 2.3% 的好成绩产业规模平稳增长的同时, 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成为2011年自行车行业发展中最大的亮点。
2011 年自行车出口单价和出口额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同比增长分别为16.1% 和 11.2% 虽然出口价格的提升需要考虑成本增长的因素(如银行多次加息加大了企业财务成本;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普遍提高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等),同时也反映了行业的一个良好趋势——产品技术附加值逐步提高、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升级数据显示:竞赛型自行车出口量同比增长36.2% ,出口额同比增长 62.7% ,平均单价达到了 260.9美元,同比增长 19.5% 电动自行车亦如此,出口方面“量、价、额”三数齐升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其产量众所周知, 2011 年,电动自行车行业所处的发展环境格外险峻:3 月,四部委下发了整顿电动车行业的文件;5 月,九部委采取了铅酸电池整顿措施,导致全国三季度铅酸电池供不应求,电池价格也一路上扬, 直接影响电动自行车的产销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大面积波动, 供应链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大大增加可即便面临这样前所未有的压力,行业去年产量仍保持了小幅提升的态势,同比增长 4.8% 较之前几年 40%左右的高增长率, 2011 年的增速明显放缓, 这表明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