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朱明zhubob电大_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doc

26页
  • 卖家[上传人]:l****i
  • 文档编号:227645030
  • 上传时间:2021-1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7.50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要求20XX6月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的有关事项说明〔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电大开放教育试点专科财经类各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包括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4次平时作业及各省市电大根据教学要求自行安排的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按中央电大考试中心的规定,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合格〔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四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试注重基本知识考查和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统计的基本公式、计算方法及数量应用分析能力的内容按"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要求〔五试题类型及结构试题类型大致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客观性试题包括判断和选择题:〔1 判断题:通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对题目作出正确的判断。

      占全部试题的10%〔2 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前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列出的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公式的运用等占全部试题的20%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计算题: 〔3 简答:考核对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的掌握及应用程度占全部试题的20%左右 〔4 计算:考核对基本统计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50%做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及主要计算过程 〔六考核形式及答题时限本课学习过程考核的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本课程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七考试时间 2010年7月11日〔周日上午,11:00-12:30 本课程期末考试可以携带计算工具第二部分 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统计总论一、考核知识点 〔一统计的研究对象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 〔三统计的几个基本范畴二、考核要求  〔一统计的研究对象了解: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的含义 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具体含义及社会经济统计所研究的数量方面的特点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理解:统计的研究方法 〔三统计的几个基本范畴了解: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分类。

      理解:统计总体、样本、总体单位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统计标志与标志表现的含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含义及二者的区别; 变异和变量的的含义及两种变量的区分; 统计指标的含义、组成要素及分类;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联系与区别; 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概念、作用及相互关系   掌握:统计指标的特点及总体、单位、标志、指标之间的关系   〔四国家统计的职能 了解:国家统计的三种职能;统计组织与法制第二章统计调查       一、考核知识点 〔一统计调查意义和种类 〔二统计调查方案 〔三统计调查方法 二、考核要求   〔一统计调查的一般概念了解:统计调查的含义、基本要求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及主要特征; 统计调查的种类及划分依据 〔二统计调查方案了解: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项目;调查对象的含义;调查项目的含义;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的含义理解: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之间的关系;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制定 〔三统计调查方法了解:我国统计调查方法及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组成;定期统计报表的概念及我国统计报表的组成及各种分类;抽样调查的概念、随机性原则的含义;重点调查的概念及重点单位的含义。

      理解:普查的概念及主要特点、普查的应用意义;掌握:统计调查方法的运用第三章  统计整理一、考核知识点 〔一统计整理的一般概念 〔二统计分组 〔三分配数列 〔四统计表 二、考核要求 〔一统计整理的一般概念了解:统计整理的含义、内容和步骤 〔二统计分组了解:统计分组的含义、统计分组的种类; 单项式分组及组距式分组的形式; 组限〔下限和上限、组中值等的含义理解:统计分组的作用、选择分组标志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 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 单项式分组及组距式分组的划分条件及表现形式 综合应用: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正确地选择分组的标志及组限的两种表现形式,熟练掌握组距、组中值的计算并能根据研究任务和提供的资料进行正确的统计分组〔单项式分组或组距式分组 〔三分配数列了解:分配数列的概念、组成要素;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分配数列、单项式数列和组距式数列的含义;频数和频率的含义、变量分布的含义及条件理解和掌握:分配数列的作用、累计频数及累计频率的计算及作用、次数分配的三种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综合应用:变量分配数列的编制〔四统计表了解:统计表的概念、结构、内容及统计表的种类。

      掌握:根据具体资料按规则编制统计表第四章综合指标一、考核知识点 〔一总量指标 〔二相对指标 〔三平均指标 〔四变异指标 二、考核要求 〔一总量指标 了解:总量指标的含义、分类; 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理解:总量指标的作用;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的相互关系 〔二相对指标了解:相对指标的意义、表现形式、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 理解:相对指标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掌握: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的不同特点;强度相对指标和其他相对指标的主要区别 综合应用: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的计算    〔三平均指标 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及特点; 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含义; 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 理解:平均指标的作用算术平均数和强度相对数的区别; 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因素、权数的意义及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掌握: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关系;众数、中位数的应用条件;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含义确定众数和中位数。

      综合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并能通过计算平均指标分析现象间的依存关系    〔四变异指标 了解:变异指标的一般概念和种类;变异系数的含义 理解:变异指标的意义、作用;变异系数的应用意义综合应用:根据实际资料计算各种变异指标〔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方法第五章抽样推断一、考核知识点 〔一抽样推断的一般概念 〔二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三抽样误差 〔四抽样估计的方法 〔五抽样组织形式 二、考核要求 〔一抽样推断的一般概念了解:抽样推断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抽样推断主要内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含义 〔二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 了解: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样本容量和样本个数、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等的含义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样本指标与全及指标的关系掌握:根据样本的观察资料熟练计算样本平均数、样本平均数的方差、样本成数、样本成数的方差等样本指标  〔三抽样误差了解:抽样误差的含义、抽样平均误差的含义及定义公式、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及表示、抽样误差的概率度t的含义理解:抽样误差和调查误差的不同。

      注意区分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掌握: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与概率度的相互关系以下对应的数量关系:Z=1f=68.27%            Z =2f=95.45 %            Z =3f=99.73 % 综合应用:在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和抽样极限误差〔抽样平均数和抽样成数的计算方法 〔四抽样估计的方法了解:抽样估计的含义及种类、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抽样估计置信度的含义理解:点估计的基本特点、区间估计的基本特点〔必须同时具备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和概率保证程度三个要素、置信度与概率度的关系  综合应用:根据具体资料进行点估计的方法和对总体参数〔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区间估计〔给定抽样误差范围,求概率保证程度;给定置信度要求,推算抽样极限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方法 〔五抽样组织形式 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的含义 理解:抽样组织形式的特点  掌握:在简单随机抽样中必要抽样单位数的计算方法第六章 假设检验本章不作考试要求第七章相关分析一、考核知识点 〔一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 〔二相关图表 〔三相关系数 〔四回归分析 二、考核要求 〔一相关分析的一般概念 了解:相关分析的含义、相关关系的含义、相关的种类。

      理解: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二相关图表 了解:相关表的种类及含义、相关图的含义 〔三相关系数了解:相关系数的意义 理解:相关系数的性质掌握:计算相关系数的基本公式〔简化式并能熟练计算相关系数 〔四回归分析了解:回归分析的含义;估计标准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理解:相关与回归的区别和联系;回归方程中待定参数a和b的含义综合应用:简单直线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求解用最小平方法计算a、b参数并利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或推算第八章指数分析一、考核知识点 〔一指数的一般概念 〔二综合指数 〔三平均指数 〔四因素分析 二、考核要求 〔一指数的一般概念了解:简单现象总体和复杂现象总体的含义; 指数概念的两种理解理解:指数的作用、指数的种类; 总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  〔二综合指数 了解:综合指数的含义、指数化指标的含义和同度量因素的含义理解:综合指数的特点;同度量因素的确定方法 综合应用:编制并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三平均指数 了解:平均指数的含义、平均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理解:平均指数形式〔常用形式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条件; 作为计算总指数的独立形式,平均指数的两个重要特点综合应用:平均指数公式的建立及计算 〔四因素分析   了解:因素分析的含义、因素分析与指数体系的关系、因素分析的内容〔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 理解: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总量指标变动两因素分析〔包括相对数分析和绝对数分析的方法 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一、考核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