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知识.pdf
3页向定春2010 年 9 月 11日Page 1 of 3 精益生产衡量指标的相关知识精益生产之七个 “ 零” 的目标﹕ 零不良零库存零切换零停滞零故障零伤害零浪费用于业绩度量的三大类指标:基于合格/不合格(计数型数据)的FTY/RTY度量指标;基于缺陷数据 (计点型数据)的 DPU/DPMO 度量指标;基于平均值/标准差(连续型数据)的Z(西格玛 水平) 它们基本覆盖了对产品、服务、商务、管理等所有类型过程的度量 FPY:First Pass Yield 定义为:一次通过率 (FPY 是第一次通过率,一般针对一个工位) (与 FTY 是一个意思) FTY First Time Yield 首次通过率,就是一次通过检验的合格率,就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由没有经返工返修就通过的过程输出单位数而计算出的合格率 生产过程投产 1000个单位,第一个子过程产生废品40 个单位,返工 40 个单位,即第一个子 过程只有 920 个单位一次合格得到FTY=92%. FTT:First Time Throghut,指首次通过率是指一次性完成一个生产过程并且满足质量要求的 零件的百分率,不包括报废,返工,再测试,下线修理或返回。
FTT 用于衡量制造过程的 质量 PFY(process final yield)定义为:最终合格率就是过程的最后合格率(不区分是否经过返工 ) 过程最终的合格率通常是指通过检验的合格单位数占过程投产全部单位数的比例但是这种 质量计算方法不能计算该过程的输出在通过最终检验前发生的返工、返修的损失.(也就是说: 将返工后合格的产品也算进合格品率里面去了): RTY:Rolled Throughput Yield 当然是全过程通过率了(直通率) 对一个串行生产过程,假 定各过程彼此独立, 则其流通合格率等于每个子过程FTY 的乘积,表明由这些子过程串联构 成的大过程的一次合格率一次交验合格率就只看一个环节,而直通率应该把前面环节都考 虑比如说:一个产品有三个工序来完成,各个环节的合格率都是90%,那么交验合格率应 该是 90%,而直通率应该是90%*90%*90%=72.9% 一般来说交验合格率是指最后一个环节一次交验合格率分层次的, 如果是企业制定的目标,就是最终产品一次验收合格率, 如果制定单位是车间,就是各工序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 如果是小组制定,那就是每个人的过程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
直通车应该是全厂直通不分层次的 通常来讲,一次交验合格率是按批次来算的,指合格批数/交验批数可能是过程中检验,也可能是终检,也可能是出货检验而制程合格率是按数量来算的,指通过制程后的合格数/投入数量, 合格数中可能包括不良后返工合格的FTY (First Time Yield) -首次产出率是指过程输出一次达到顾客规范要求的比率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次提交合格率RTY(Rolled Throughput Yield)-滚动产出率是构成过 程的每个子过程的FTY之乘积表明由这些子过程构成的大过程的一次提交合格率RTY=FTY1*FTY2* ⋯⋯用 FTY或 RTY度量过程可以揭示由于不能一次达到顾客要求而造成的报废和返工返修以 及由此而产生的质量、成本和生产周期的损失这与我们通所采用的产出率的度量方法是不 尽相同的在很多企业中,只要产品没有报废,在产出率上就不计损失因此掩盖了由于过 程输出没有一次达到要求而造成的返修成本的增加和生产周期的延误举例来说,某过程由 4 个生产环节构成 ( 如图 2-1 所示) 该过程在步骤2 和步骤 4 之后设有质控点根据生产计向定春2010 年 9 月 11日Page 2 of 3 划部门的安排,投料10件。
经过步骤 1 和步骤 2 的加工后,在检验发现2 个不合格品 1 件 须报废,另 1 件经返修处理后可继续加工,这样有9 件进入了后续的加工过程这9 件产品 经过步骤 3 和步骤 4后又有 1 件报废, 1 件返修整个加工结束后,有8 件产品交付顾客 因此,生产计划部门的统计数据是:产出率=80% 这个统计数据不能表明在这80% 中,有一 些是经过返修后交付的,这些返修活动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如果我们用RTY来度量 的话,可以看出, 步骤 1 和步骤 2 的 FTY1为 8/10=80%,步骤 3 和步骤 4 的 FTY2为 7/9=78% 如果投料 100 件的话,经过步骤1 和步骤 2,第一次就达到要求的是100′80%=80件,这些 一次就达是要求的合格品经过步骤3 和步骤 4 后,一次就能达到要求的将是80 件′78%=62 件也就是 100′80% ′78%=100 ′62.4%=62.4 件,而 80% ′78%=62.4% 正是我们说的 FTY1 ′FTY2=RTY 就这个例子来说, 只有 62% 左右的产品 (6 件)是一次就达到加工要求的, 而 38% 左右的产品需经返修或报废处理。
產品別 檢點數 /台 生產台數 不良台數合計缺點數 A 200 點/台1000台5 台10 點 B 100 點/台1000台10 台20 點 C 50 點/台2000台15 台30 點 假如以台為計算基礎 P =(5+10+15)/(1,000+1,000+2,000) =30/4,000 =7,500ppm 即表示每 100 萬台平均有 7,500 台是不良c =(10+20+30)/(1,000+1,000+2,000) =60/4,000 =0.015 即 DPU 即表示每台平均有0.015 個缺點 假如以檢點為計算基礎 μ =(10+20+30)/( 200×1,000+100 ×1,000+50 ×2,000) =60/400,000 =150 即 DPPM 也是 DPMO 即表示每 100 萬個檢點平均有 150個缺點向定春2010 年 9 月 11日Page 3 of 3 (1) 单位缺陷数(DPU) , 反映了各种类型的缺陷在抽取的全体样本中所占的平均比率DPU= 缺陷数 /单位产品数 (2)机会缺陷率( DPO) ,是每次机会中出现缺陷的比率,表示样本中缺陷数占全部机会数 的比例。
DPO=缺陷数 /(产品数 × 机会数) (3)百万机会缺陷数( DPMO) ,DPMO=DPO×10∧6 举例: 某个 PCB 以 800 个焊接点和 200个部品构成在这PCB 中发现焊接不良 6 处和不 良部品 2 个DPMO 是? DPMO = (6+2)/(800+200) *1000000 = 8,000 RTY 是 6SIGMA 项目界定又一个经常采用的重要工具,RTY 的定义是在每个过程中首批生产 合格产品的能力这是一个暴露“隐藏工厂 “的有力的数据,也是揭示劣质成本存在的有效的 方法可以帮助对产生缺陷的过程领域步骤以及它们对整个过程的关系和影响有更清楚的了 解流通合格率( RTY)和整个过程的总过程合格率(TPY)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总的过程合格率为:TPY=0.955×0.97×0.944=0.874=87.4% RTY 和 TPY 指标的引入为 6SIGMA 项目的界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依据,下面的例子就 是 6SIGMA 思想和传统管理间的区别: 有一个过程,在S2,S5,S7 设置质量检验点( CTQ)由于在最终检验处,经检验发现5 个产品不合格,因此,传统分析和计算合格率和过程 生产能力 Y1=p=95%。
但是在 S2,S5,S7 三个过程中间发现的缺陷却没有考虑,这些都给“ 隐藏工厂 “给消化掉了,而流通合格率RTY 则可以把过程进行分析,通过测量改进,对过程 不同部分的影响来研究整个过程: RTY 分析 ◆ 先计算各个阶段上的合格率:◆ 流通合格率 RTY RTY=Y1×Y5×Y7=0.98×0.99×0.95=87.6% 因此考虑了 RTY 的因素,同样一个过程的总过程合格率完全不同,RTY 有效揭示了 “隐 藏工厂”而不产生增值的劣质成本的存在,为6SIGMA 项目的界定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RTY 不等于 PFY!因为 RTY 包含的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而 PFY 包含了经过返工而终检合格的产品. RFT是指完成的良品数与完成的总产量之百分率例:某组当天实际完成产量1000 件,良品数量为865 件,请问当天的RFT 是多少? ------8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