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建块体模型以及储量计算报告.doc
17页创建块体模型一、 创建块模型1)在图形窗口中,调入文件矿体.dtm得到如下显示图像:2)选择块体模型>>块体模型>>新建/打开出现选择模型的表,输入模型的名字3)出现下面的对话框,点击执行4)勾选自线文件得到范围,选择矿体实体模型的线串矿体.str,点击执行创建块体模型参数说明: 用户块尺寸根据矿体的形态和工程控制网度设定通常在 XY 平面块尺寸一般为勘探线间距的1/3~1/5,在 Z 方向上块尺寸一般为组合样长度的 2~3 倍或是台阶高度的整数分之一必须是整数 次级分块:一般选择标准的(Standard ) 最小块尺寸:软件中设置了不同数级(2 n)进行缩分,一般选择用户块尺寸的 1/2即 5X5X2.55) apply 后出现“模型确认”窗口,直接点击右下角的“create model”6)选择块体模型>>块体模型>>保存,保存刚才新建的块体模型至此块体模型已经创建完成,状态栏里会出现按钮 表示块体模型已经创造成功了,并且已经完成连接创建块体模型二、增加属性及后台值块体模型实际上是一个空间数据库,它的目的就是用来存储相关地质信息(包括岩石类型、品位分布、比重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属性进行添加。
1)打开文件块体模型.mdl2)选择块体模型>>属性>>新建 3)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参数说明: 属性名字属性名字的长度不超过 30 个字符在左边数字或下面灰白处点击右键可以 “插入、增加和删除”属性栏 属性类型属性类型可以是字符(Character) 、实数(Real) 、整数(Integer ) 、浮点(Float)或者计算型(Calculated)得到 后台值所有的块都要求属性是有值的,制定的后台值相当于默认值,如果背景值是空格,而类型是数字,这表示值为 03)选择块体模型>>块体模型>>摘要,浏览模型结果创建块体模型4)选择块体模型>>块体模型>>保存,保存刚才的工作三、块体模型的显示1)选择块体模型>>显示>>显示块模型 或点击状态栏里块体模型显示按钮2)出现如下窗口,输入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创建块体模型3)得到如下显示的结果4)选择块体模型>>显示>>新建图形约束 5)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约束类型选择已建立的矿体实体模型 矿体.dtm,并将这一约束条件保存为 .con 的约束类型文件,便于之后的约束调用创建块体模型6) 得到如下显示的结果块体模型赋值四、块体模型赋值1、直接赋值1)打开文件块体模型.mdl,选择块体模型>>估值>>赋值。
2)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3)出现如下窗口输入所示的信息,点击 执行块体模型赋值4) 显示块模型,选择块体模型 >>属性>>查看任一块的属性,点击图形工作区中的任意块体,可以查看块属性5)按 ESC 键结束这个任务6) 时刻注意块体模型的保存2、品位插值 1)在数据库— 组合—根据勘察工程中,设置好各属性项,后执行生成品位线文件ag.str块体模型赋值2)使用距离反比法对矿体上进行品位插值并填充模型,矿体的钻孔组合存储在文件刚生成的 au.str选择块体模型>>估值>>距离幂次反比法3)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块体模型赋值4)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 最小选择样品数小于没有插值时的样品数,如果只有一个样品就不进行插值了,这里默认为 3 最大选择样品数意味着这个数值将制约插值时候的有几个最近的样品,这里默认 15 搜索半径即为数据网度的理论值,确保有效区域内能够搜索到需要的数据源,这里设置为勘探线间距 50 最大垂直搜索距离即当独立样品垂直距离超过此处设置的值时,将在赋值时被排除在外,这里默认为 999 椭球体定向:选择椭球体的形态参数(见椭球体观察仪) ,主要根据矿体的形态制定。
方位角:矿体走向;倾伏角是矿体沿走向上的倾斜角,角度 0°—块体模型赋值90°;倾角是矿体倾斜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0°— -90° 各向异性比率:定义椭球体的主次轴的搜索比例 椭球体观察仪:椭球体的可视化观察与修改5)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参数说明: 距离反比幂次:任意整数次,通常选择“2”即为“ 距离平方反比法” 离散化点的数目:如果这些字段都是 3,3 和 3,模型中用户块将会分成 27 个小的次级块,品位评估的就是每个次级块的质心,27 个次级块的品位可以计算,再分配给质心 约束插值:为估值加载约束条件 报告文件名:完成赋值后,将相关应用参数以文本报告形式显示并保存7)输入约束信息,点击执行 8)一旦处理完成,保存更新后的模型,输出的文件将包含评估参数的摘要 9)注意块体模型的保存10)可以通过约束显示块体,来观察第一次估值的插值情况,主要观察有无未查到值的块体点击块体模型-显示-新建图形约束,如下输入执行块体模型赋值得到结果,如果有剩余块体 说明一次插值并不完全,需要第二次;如果没有,说明插值已完全,可以进行第二次3、第二次估值由于一次估值可能还没有完全把块体插完,因此接下来要为在矿体内部没有估值的块进行第二次估值,而第一次估值的块不进行估值。
1)选择块体模型>>属性>>新建 ,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2)选择块体模型>>估值>>赋值 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3)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块体模型赋值4)重复第一次插值的操作:选择块体模型>>估值>>距离幂次反比法,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5)设置椭球参数,注意最大搜索半径的更改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块体模型赋值6)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7)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8)选择块体模型>>估值>>赋值 块体模型赋值9)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10)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注意:如果第二次估值完成以后,矿体内部的块还没有完全估值完成,则要进行第三、四次估值,一般情况下,最多进行四次估值 第一次估值时:最大搜索半径通常为勘探线间距,如果考虑探矿工程偏离勘探线的现象则最大搜索半径可为勘探线间距的 1~1.2 倍; 第二次估值时:最大搜索半径是第一次搜索半径的 2 倍; 第三次估值时:最大搜索半径是第一次搜索半径的 4 倍; 第四次估值时:最大搜索半径是第一次搜索半径的 8 倍;资源储量报告五、资源储量报告1)打开文件块体模型.mdl选择块体模型>>块体模型>>报告。
2)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3)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参数说明: 报告属性你可以罗列数值特征来计算其平均值或累计值 加权质量是最常用,当使用质量时体积的计算因子必须给定,如:加上一个指定的比重值 报告 平均值或者合计值几何体 归并特征分类这里讲一种把某种特征在报告中分类排列的方法,这个例子中,报告通过海拔 820资源储量报告到 1020 每 20 米进行一次范围,金品位将按指定的品位分类,报告中按 z 值的列成清单,表明每个海拔及其相应的品位范围4)输入如下所示的信息,点击执行5)得到如下显示结果在进行模型的报告时,可以约束感兴趣的范围通常情况下,报告中直接得出约束范围内的块体体积量,与比重相乘得出的矿石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