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及反思:《欣赏活动麦田与柏树》范文.docx
6页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及反思:《欣赏活动麦田与柏树》范文撰写人: __________________部 门: 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 __________________1 / 6《麦田与柏树》是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作品他的画中充满了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难以模仿的、激情四溢、让人无法忘却的美为了聚焦内容,实现艺术活动的教育价值,我们把这节美术欣赏活动定位在绘画语言的要素之一——线条上,目的是引导幼儿观察画家用扭动的线条表达物体的方式,感受作品散发出的动荡与激情中班幼儿运用线条的特点中班幼儿对用线条表达物体的基本形状已经不感到困难了,他们能用线条连接成一些基本形状,组成自己想要表达的各种物体在他们的作品中,感兴趣的部位得到肯定和夸张,不感兴趣的部位则被省略和忽视让这时期的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感受作品中简约的形象、狂放的笔触、对事物夸张的表达,很容易使幼儿产生心灵的共鸣同时,这时期的幼儿思维开始活跃,想像力特别丰富,求知的欲望明显增强,这些都会使他们对这种表现物体动态的绘画手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探索与尝试活动目标】1、观察作品中物体的表现方法,感知曲线的运用。
2、尝试运用长、短相间的曲线创作一幅具有动态美的作品活动准备】水粉纸、粗细不同的水粉笔、丙烯颜料 ; 绘画纸、油画棒 ; 彩色纸、剪刀、胶棒预设提问:1、这幅画中都画了什么 ?2、画面中的物体是如何表现的 ?2 / 63、这幅动态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活动重点】1、引导幼儿观察和体会扭曲的线条所表达的动感、张力和方向性2、引导幼儿感知画面中物体的色调表达的丰富性活动难点】用长短不同、扭曲方式和方向不同的线条和笔触来画不同的物体,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容易难以区别或者顾此失彼,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绘画水平给予个别指导活动过程】1、欣赏作品1) 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内容引导重点:感知画面中所有物体都是有动感的①这幅画中都画了些什么 ?( 天空、草地、大树、云彩,还有大山 )②画中的物体都是什么样的 ?( 幼儿用手向上举和摆动:树是这样的,都是扭动的 )③再学一学麦田是什么样的 ?云彩又是什么样的 ?( 幼儿用肢体模仿树、云彩、麦子、青草在扭动 )④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你见过这样姿态的树 ?( 幼儿在刮风的时候见过这样摆来摆去的大树 )(2) 引导幼儿感知作品中线条的运用引导重点:感知画中的物体均是用不同的扭曲的线条画出来的。
3 / 6教师首先将孩子们以前的绘画作品制作成电子幻灯片给他们放映①让我们来看看用其他方法画的树和这幅画中的树有什么不同?( 我们画的树都不动,是用一种绿颜色涂出来的 ; 画家的树是用不同颜色、许多弯弯的线画在一起的 )②看画家的画你有什么感觉 ?( 像是在刮风,草和大树还有云朵都在动 )③画家用什么样的线条画的柏树 ?它是直的还是弯的 ?( 弯弯的线条 )④请你找一找画面中还有哪些地方用了这样的线条 ?( 麦田、云、山,都是用了弯弯的线 )⑤这些线的长短一样吗 ?方向一样吗 ?( 不一样,有长的,有短的; 方向也不一样,有向这边的,还有向那边的 )⑥麦田、柏树与云彩的曲线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 ?( 不一样麦田的曲线短,柏树的曲线长一点,云朵的曲线最弯、最长 )⑦曲线让画中的物体有了怎样的感觉 ?( 云朵像是在飘来飘去 ;大树和麦田像是被风吹得摇晃了起来 ; 感觉这幅画里面的东西都在动 ; 画家画的云,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踩的云 ; 画家画画的地方刮起了大风,但不是很冷 )(3) 讨论①这幅有动感的作品带给你什么感觉 ?( 很特别的感觉 )②你认为画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他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来画画 ?( 他很激动 ; 他喜欢刮风 ; 这样画很好看,画出来的东西都在动。
)4 / 6引导重点:当幼儿不知怎样表达对作品的感觉时,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帮助幼儿寻找自己对作品的确切感觉这里教师就用询问画家心情的方法,巧妙地启发幼儿去体会画家的情感表达2、创作1) 创作引导,主要让幼儿体验用扭动的线条创作有动感的绘画作品师:请你们也用画家的方法创作一幅画面上物体会动的作品吧, ( 教案出自: ) 说说你们都想画什么2) 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师:注意要分别用长短不同的曲线来画不同的物体3、作品评价绘画结束后,孩子们的作品在桌面上摆放一排,教师组织他们进行了讨论①让我们找出画面中的物体似乎在动的作品,说说你的理由②让我们找出画面中的线条长短不同的作品,说说你的理由③让我们找出画面中有新意的作品,说说你的想法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文杰画的线条流动感最强,和画家的作品非常像 ; 有的说子琦画的草线条最长也特别好看,天空中的云彩被他用手指旋转涂抹后还显出了晕染的效果萌悦画的“跳舞小人”,线条有长有短,有曲有直,恰当地表达出了人物的身体特征和肢体舞动的姿态 ; 宇诺用绿色彩纸粘贴出“树”的枝叶好像随风起舞,彩色碎纸粘贴的树干更加衬托出树的勃勃生机孩子们在作品中的表达与发挥,是他们自己对作品欣赏的诠释。
活动反思】5 / 6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放映幻灯片等方法对幼儿加以引导,不断地调动幼儿的审美积极性,使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联想、体会、感受 ( 教案出自: ) 幼儿也通过语言、动作、手势、表情来表达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与教师积极呼应美术欣赏也是一种思维习惯,是需要通过长期持续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熏陶而形成的,本次活动在班级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欣赏环境,让他们在丰富的审美体验中学会欣赏美、喜爱美、追求美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