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创客教育的立体生态.docx
10页构建创客教育的立体生态 吴俊杰2015年,有关创客教育的各种论坛、培训和会议慢慢多了起来科技教师、科技企业、培训机构、新闻媒体都在各取所需,将自己熟悉的工作和创客教育联接起来,出现了不同的意见甚至争议因此,有必要梳理创客教育的相关概念和具体细节,从学校和学生的核心需求出发,构建创客教育的立体生态创客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需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创客教育又希望能够和以往比较常见的科技教育、创新教育有所区别结合现在的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创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创新经济下的生存能力,以及做一个未来消费者,其能够善待自己和社会,将自己的个人创意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可能有助于说明现在的情况美国在经历了经济危机之后出现了经济的复苏,但是失业率并没有降低,这说明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不会给一些能力较低的劳动者更多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够适应这种形势,保持一种持续学习的心态,并具有创新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他将不能够在未来的就业竞争当中取得优势,甚至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连生存都会有问题在创客教育当中,情感是第一位的,孩子能够把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最喜欢的偶像、最好的朋友,融入一个创客作品当中,这样他/她才能够真正爱上这个作品,钻研技术细节,思考创客作品方方面面的东西。
其次是天赋,让学生在创客作品当中能够找到自己的“莫名其妙”的喜爱,这种喜爱就是天赋,丰富的、海量的创客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天赋之间的碰撞,新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希望孩子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明确未来的方向,以减少高等教育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而创客教育则给了孩子一个无限的入口,最后我们强调的是个性,个性化的定制、个性化的制造和这个自媒体的时代,都给了现在的学生在未来彰显个性、树立个人品牌以无限的可能性天赋由基因决定,而个性则是慢慢养成的,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彰显个性,在彰显个性的过程中形成团队,则是学生需要在校园创客空间的学习中要慢慢体会的给这些或是懵懂、或是早熟、或是混乱的孩子抛下创客教育的情感之锚、天赋之基、个性之路,是每个创客教育的从业者在设计每一个教育活动当中都需要考虑的问题创客教育发展的机制建设创客空间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人和项目,其余都是次要的,而对于学校而言,建立好的体制和机制远比购买设备重要学校可以从整体课程建设和改革的角度,以及学生认证的多样化来看创客教育创客教育对于教师而言,给了老师一个根据自己个性开设课程的机会而学校应该调整自己的学分制,让更多的老师把自己的课程通过微视频的形式放在网上,没有时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可以自学并找老师考核,获得学分。
这样可以想象,每个人都会有独一无二的毕业成绩单,而在更高一级学校的面试官眼中,他会自然地思考“你拿到了那么多计算机方面的学分,那你一定是很擅长这个领域”,这些记录可以一直延续到学生步入社会而更大的改革则是,学校有自主权,认证校外机构的课程的学分,这样让老师和学生都在一个鼓励个性的环境中成长,做自己,然后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充当课程的设计者,培训校外机构的教师,或者设计属于自己的套件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鼓励教师获得知识产权收入和参与各种服务我们认为,在教育领域提倡创客精神、倡导创客文化,不断思考、实践、分享的教育工作者可以成为教育创客,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接地气、敢实践、做课程、乐分享应该鼓励教育创客成名成家,发现教育创客,培养教育创客,扶持教育创客梯队,构建人人争做教育创客的教育氛围而教师的成长也应是多样化的我常常自勉,对于一个充满热情内心不绝望不失望的老师,我想成为哪种教育创客?对教师而言,可以从学科出发做一个学科教育创客;可以从跨学科活动的角度做一个综合教育创客;可以从校园文化发展和教育教学理论的角度做一个教学论创客;当然也可以做一个研究高精尖技术的极客范儿的创客既然“人生为创客”,那么教师自然应该明确自己更偏向哪一个。
山东淄博教育创客空间的几位教师,体现了这几类创客的综合特点,他们结合了淄博地方优势产业——陶瓷,研制的陶泥土3D打印机,制作出了中国陶瓷界几百年未曾出现的新器型,在教育界和产业界都产生了颇为广泛的影响,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曾经专门报道作为教师,自然不能负担起技术成果转化的人物,因此在教育局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努力下,他们和当地龙头企业对接,以期迅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助力地方发展,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极客型教育创客的案例在课程和师资培训领域,长久以来,无论是在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领域,一直以来缺乏一个科技教师的职业能力的体系模型而创客教育课程的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这样的一个能力模型,让老师们像评职称一样,有前进的方向,也让不同的机构,不同的厂商的器材之间可以互通,形成一个技术学科视角切入的创客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模型在教育装备行业,各级教育装备标准制定和管理单位,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处理好教具和学具、实验室建设和空间建设、仪器和耗材的关系,通过自制教具比赛等机制鼓励教师的创造成为教学仪器,理顺机制,像国家鼓励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各种新政策一样,鼓励教育创客成果的转化今年,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准备筹建中小学创客教育联盟,在给予装备、政策方面的支持的同时,更希望创新活动形式,形成教育创客的联动机制。
最终需要理顺的是家庭创客空间、校园创客空间、社会创客空间之间的协作关系,校园创客空间的抓手是课程和活动,家庭创客空间的抓手是项目和爱好,社会创客空间的抓手是工作坊和孵化器,只有这三种实施主体彼此协调,才能够实现创客教育的美好愿景构建创客教育的立体生态一个又好又行(理念对,易推广)的实施方案应该是老师教得省心、学生学得开心、学校有发展、家庭有奔头的承担各方面核心关切的综合体在构建这个综合体的过程中,校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间媒介在思考创客教育的立体生态时,我们不难勾勒这样一幅实践的路线图校园创客空间在完成基础创客课程的基础上,可以像发奖状一样认证家庭创客空间,并且对家庭创客空间的优秀作品提供参与比赛、资金支持和外请专家等服务,将优秀学生案例编入校本教材当中校园创客空间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社会创客空间中参观,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保证社会创客空间的人流量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推荐到社会创客空间中与专业的工程师和艺术家合作校园创客空间还可以以选修课学分认证的形式,承认社会创客空间的课程此外,社会创客空间也可以为校园创客空间提供创客空间建设、创客教具研发、创客奖学金和创意经纪人等多种服务最后,通过校园创客空间培养的大量的、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将成为创客产品的最初用户。
他们的成长将伴随着创新经济的成长,使得创新产品的迭代周期大大缩短,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可以通过社会创客空间学习最新的技术、售卖个人的产品、发起或加入创业孵化项目,成为真正的创业者1. 校园创客空间校园创客空间是一个可以根据需求不断变换形态的地方,可以是一间教室、一个书吧、一家电影院、一个美术馆和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孵化器,总之希望它是一个可以启迪师生灵感共同创造的地方在创客空间设备的配备上,基础是家庭创客空间孵化的耗材,它的好处是从原理的层面上学习知识,生成的各种创意方便估价而且学生的作品还可以带走如果空间预算有限,这些器材还可以很方便地重用在此之上,可以根据自身的课程梯队建设的需要添加各种仪器或者套件,特别是在大班教学的场合中,使用仪器和套件还是必须的,这一点在之后的课程层面会有专门的介绍在加工设备方面,分为桌面型设备,如3D打印机、小型木工机床、桌面刻纸机、XY绘图仪等,以及一些大型设备,如激光雕刻机、电路制版机、金工车床、陶泥3D打印机、微波制陶机等关于创客教育空间设备购买的问题,如果是政府采购式的一次性购买,我建议不要只选择一个套装,感兴趣的都可以按照小班课的规模配备一些,选一个感兴趣的入门,每年给自己定个任务,根据一个套装开设一门选修课。
过了几年以后,教师就可以驾轻就熟地驾驭这些东西综合应用于课程当中,甚至开发属于自己的创客教育教具序列目前全国的自制教具比赛和全国的自制教玩具比赛以及数码探科学大赛都很鼓励这样的做法在文化建设上,校园创客空间可以根据校园文化、区域经济基础、地方民俗特色建立有特色的校园创客空间,如陶艺、面塑、草编、风筝、花灯、年画、服饰、珠串等传统工艺,但是最好和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的加工方式相结合,以体现创客教育的时代特征2. 家庭创客空间学生学习家庭创客空间孵化课程的意义是“藏智于民”,家庭创客空间孵化课程的每一个器材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成本价的采购方式,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创意的成本估计出来,然后定一个售价,配合自己写的教程和视频,作为一个创客产品售卖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和消费者之间也有一个类似于出版社一样的“创意经纪人”,这件事情在本质上和出版一本书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同样一张八百字的作文纸,有的人是“韩寒”,有的人只得到了一个分数爱好者或者发烧友的说法是在创客的概念提出之前对很多家庭创客的称呼,这种创客的成长往往是自发的,就像很多人所说的“车库文化”一样北京景山学校的一位六年级的学生从小喜欢模型,慢慢地就会喷漆、塑形、翻模这些在国外创客圈非常流行的技术,甚至处于做手办的需要,自己在家组装了一台3D打印机。
这些都是未经过学校专门培养的“原生态”的状态,而一所推行创客教育的学校,在发现这些家庭创客空间之后,首先可以让他们组织相关的社团,让更多的学生知道他们,这种自我成就感,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让他们从DIY(自己做)的个人转化为DIT(一起做)活动的组织者或核心成员其次应该可以做好家校沟通,让家长的态度由“这是孩子的兴趣”转化为“这是孩子的‘事业’”,给予更多的支持最后才是一些技术层面上的指导,因为“原生态”的创客,往往自学能力很强,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环境对于在学校的创客课程当中成长起来的佼佼者,则可以通过“家庭创客空间孵化”计划,给予他们更好的设备条件,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个人的作品,以弥补学校教育课时有限的不足鼓励他们形成创客“发小”,在家庭创客空间当中完成小组活动可以建立以分享技能为核心的学生互帮互学机制,人人都是老师,人人都可以发布套件和技能任务单,这让学习自然的发生教师常常感叹,教师是暂时的,朋友是永远的,同伴之间的交流会使得“做东西”这种事情,变成一种休闲方式,甚至进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对于家庭创客空间的硬件环境,在专业上可以由学生自行把握,但是要有两个区域:展示区和工作区。
就像一位艺术家的画室可以很乱,堆满了废纸和各种颜料,但是他的展厅一定是舒适和有质感的在家具的选择上,应该便于迅速地收纳,因为很多创客的工作习惯是,把工作做到最后一秒,追求极致,因此有必要迅速收纳,以不干扰家人的生活最后,如果有一些有毒、有一定危险的加工环节,如喷漆,应该配备足够的保护措施这种安排,实际上是一种工作室的环境设计,在克里斯安德森所设想的“人人都是创客”的社会中,最优秀的人永远为自己工作他们在工作室上班,是各种各样的创新项目的参与者或者负责人,有各种各样的项目股份,而家庭创客空间的硬件环境正是这种职业形态的隐喻3. 社会创客空间社会创客空间有三类:第一类是像北京创客空间这种孵化器和以成年人活动为主的区域创客空间;第二类是有志于从事创客教育推广的社区创新屋、公共图书馆、科技馆这类提供非营利服务的机构;第三类是各类培训和机构,他们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这三类创客空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对于对接校园创客空间和家庭创客空间而言,有两类角色非常重要首先是学生的创意经纪人,他可以是学生家长,也可以是课外机构中的老师,还可以是创客器材的经销商或者出版社他们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转化为服务、方案或者产品,社会创客空间对于一个学生项目而言,是一个能够让他去展示、分享和反思的地方。
一个想法到一个好想法再到一个能够应用的想法是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