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ppt

16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75103104
  • 上传时间:2024-08-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79.84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丁肇中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理解真正的.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3.学习编写.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阅读提纲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丁肇中(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年1月月27日出生于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年获得工工程学士学位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年获得(物理学)哲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助理教授。

      1969年提升为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粒子获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解释下列词语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致知:求知,得到知识求知,得到知识诚意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使自己的思想诚恳正心正心:端正心思端正心思修身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齐家齐家:整齐家政整齐家政抽象抽象:不能从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不能从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 的袖手旁观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启发启发:: 从从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这三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段):分析问题第一层(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世界第二层(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学生的现状以"我我"举例。

      举例第三部分:第三部分:(13段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阅读思考,看谁答得快阅读思考,看谁答得快 •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出自《四书《四书·大学》大学》原文: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天下平 丁教授引用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第第4段举王阳明段举王阳明"格物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王阳明的"格物格物"实是实是"格已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第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第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研究 •第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用功"埋头读书,对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什么?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小结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伽利略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狄德罗拓展延伸拓展延伸1、积累有关实验的名言积累有关实验的名言 2、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告会上,丁肇中《《我所我所经历的的20世世纪的的实验物理学物理学》》的的报告尤告尤为引人注目他引人注目他讲了了4个故事,个故事,谈了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是测量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力学,电子的半径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行了哈佛一康奈康奈尔尔实验,其,其实验结果与果与这种理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不相符。

      丁肇中认为这个个实验很重要,他很重要,他们于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得到的结果果则是是电子确子确实小到不可以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基本粒子都可以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此持怀疑疑态度,但他想度,但他想进行行实验的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室的反对最终,他,他们在美国在美国布布鲁海文国家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播原子之间的力,的力,胶予胶予传播夸克之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家合作,在1979年年发现了胶子,而了胶子,而这一一结果是他果是他们事先事先没有料到的。

      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意料之外的现象象有充分的准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物质,国,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大空站上的阿尔尔法磁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反物质、物、物质和暗物和暗物质的任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第一次在天上测量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科学时报》》2001年年11月月4日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