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学上册名词解释.docx
22页一、名词解释(一)上册1. 植物学:答案: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分类、生理、生态 分布、起源和发展、遗传与进化的科学2. 细胞: 答案:细胞是构成生物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 外始式分化:答案:根的初生木质成熟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成熟,称为外始式 分化4. 分化: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5. 组织: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 为组织6. 花:答案:花是适应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7. 茎:答案:来源于胚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8. 变态: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 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9. 保护组织: 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例如表皮10. 芯皮: 答案:芯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而成11. 被子植物: 答案:种子由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12. 裸子植物:答案: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13. 叶序: 答案:叶在茎上的排列顺序14. 虫媒花:答案:借助昆虫传送花粉的花是虫媒花15. 边缘胎座: 答案: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16. 花公式:答案:用特定的符号和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组成的式子,称为花公式17. 种子: 答案:是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8. 休眠:答案: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 相对静止的时间,才能萌发,这一特性叫种子的休眠19. 胚珠:答案:胚珠是芯皮腹缝线上的卵形突起,发育成熟后由珠被、珠心 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构成珠心组织内产生胚囊母细胞,并由 其发育成配囊20. 侵填体: 答案: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21. 双受精:答案: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 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胚;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 并进一步发育成胚乳,这一特殊的受精方式,称为双受精22. 分生组织: 答案:在根尖、茎尖和形成层中,具有持久分生能力的细胞群,称 为分生组织23. 次生保护组织:答案:由木栓形成层(侧生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细胞形成的具有保 护功能的组织24. 花序:答案: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顺序25. 凯氏带:答案:双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的栓质带状加厚 称为凯氏带26. 泡状细胞:答案:单子叶植物叶片上表皮中,呈扇形分布的某些薄壁细胞,称 为泡状细胞这些细胞失水时,能引起叶片卷曲,防止叶片舒展而 进一步失水27. 内起源:答案:侧根发生时,由内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 成侧根源基,进一步突破外面的组织而成,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 源。
28. 胞间连丝:答案:连接相邻两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29. 质体:答案: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30. 开花: 答案:花被张开,雌雄蕊暴露出来的现象称为开花31. 异花传粉: 答案: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中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异花 传粉32. 单子叶植物: 答案:种子内部的胚,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33. 双子叶植物: 答案:种子内部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34. 维管束:答案:由木质部与韧皮部构成的束状结构35. 外起源:答案:叶和芽起源于茎尖表皮1-2 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 源36. 胼胝体:答案:筛管内的垫状物称为胼胝体37. 单轴分枝: 答案:顶芽不断向上伸展,形成明显的主干和各级侧枝的分支方式38. 二体雄蕊:答案:一朵花中雄蕊四枚,二个较长,另二个较短,称为二强雄蕊39. 四强雄蕊: 答案:一朵花中雄蕊六枚,外轮二个较短,内轮四个较长,称四强 雄蕊40. 两性花: 答案:既有雄蕊群,又有雌蕊群的花,称为两性花41. 裂果: 答案:成熟后,果皮自行开裂的果实,称为裂果42. 鳞芽:答案:有鳞片包被的芽称为鳞芽43. 芽鳞痕:答案:芽鳞片脱落后,在枝上留下的痕迹。
44. 对生叶序: 答案:每个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子的叶序类型45. 种子寿命: 答案: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称为种子的寿命46. 无限花序: 答案:开花期间花序轴无限伸长的花序类型47. 分蘖:答案:禾本科植物,在地面以下和近地面的茎节上产生腋芽,并形 成不定根的分枝方式,称为分蘖48. 年轮:答案:一个生长季节内,树木的早材和晚材共同组成一轮明显的同 心环层,称为年轮49. 胚:答案: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是种子的最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 雏体50. 胎座:答案:子房内胚珠着生的位置,称为胚座51. 总状花序:答案:开花期间花轴序无限伸长,轴上着生许多有柄小花,自下而 上陆续开放的花序,称为总状花序52. 单体雄蕊:答案: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1 束的雄蕊类型,称为单体雄53. 无被花:答案:既无花萼也无花冠的花54. 传粉:答案:成熟的花粉粒,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 一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55. 盾片:答案:盾片是单子叶植物胚的内子叶56. 同源器官:答案:来源相同但生理功能不同的器官57. 完全花:答案:即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58. 倒生胚珠:答案:珠柄细长、整个胚珠作 1800扭转,呈倒悬状,珠孔与珠柄平 行的胚珠,称为倒生胚珠。
59. 无性花:答案:没有雌蕊和雄蕊的花60. 下位花:答案:花萼、花冠、雄蕊都着生在雌蕊子房下部的花61. 雄花:答案:只有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的花62. 芽:答案:是枝、花、花序的原始体63. 叶痕:答案:叶片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64. 早材:答案:木材中,在一个生长季节里早期形成的木质部65. 繁殖: 答案: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它本身产生 个体来延续后代的现象66. 辐射对称: 答案:通过花的中心可以切出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67. 真果:答案:真正由子房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果实68. 自花传粉:答案:花粉散出后落到同一朵花柱头上的传粉现象69. 节:答案:植物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70. 花被:答案:着生在花托的外围或边缘,对内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花萼 和花冠的总称71. 根瘤:答案:某些植物(例如豆科)的根上,因与菌类共生而成的瘤状突 起,称为根瘤72. 花托:答案:花托是花柄顶端的膨大部分,花的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着生 在它上面73. 多体雄蕊: 答案:花丝联合成多束的雄蕊,称为多体雄蕊74. 雌球花: 答案:裸子植物的花序呈球状,称为雌球花75. 不定芽:答案:不在枝顶或叶腋内形成的芽,发生位置不定,称为不定芽。
76. 嫁接: 答案:将枝条或芽移接在另一株植物茎上,使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 长的栽培技术,称为嫁接77. 复合组织:答案:两种以上的组织生在一起,共同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称为 复合组织例如:周皮78. 细胞的生长:答案:是指细胞体积的增长,包括细胞纵向的延长和横向的扩展79. 居间分生组织:答案:是夹在多少已经分化了的组织之间的分生组织80. 不定根:答案: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统称为不定根二)下册1. 植物系统学答案:是专门研究植物的亲缘关系,建立植物界的自然演化系统的 科学(通常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排列)2. 植物分类学答案:广义的植物分类学是指区分植物的种类,探索植物间的亲缘 关系,阐明植物界的自然演化系统的科学从这个角度说,植物分 类学与植物系统学没有什麽区别,是同义词狭义的植物分类学,是专指对种子植物进行分类学研究的科学3. 人为分类法与人为分类系统答案:人为分类法是人类根据植物的用途、生长特征、生活习性等 容易辨别的性状,对其进行分类,而不考虑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系 统发育中的地位的分类方法由人为分类法建立的植物分类系统,称为人为分类系统例如: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将植物分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 将植物分为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等。
在植物系统分类学历史上有重 大影响的李时珍本草纲目系统(中国明朝)、裕苏系统(法国)、 德堪多系统(瑞士)、本生和虎克系统(英国)、林奈系统(瑞典) 等,也都是人为分类系统4. 自然分类法与自然分类系统答案:自然分类法是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 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植物生态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 研究,努力反映植物界的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的亲缘关系的一种 分类方法由自然分类法建立的植物分类系统,称为自然分类系统自1859年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生物进化学说”后,在这一理 论指导下建立的系统均为自然分类系统例如:恩格勒系统(德 国)、哈钦松系统(英国)、塔赫他间系统(前苏联)、田村道夫 系统(日本)、克郎奎斯特系统(美国)等5. 植物分类阶元答案:植物分类阶元又称为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高到低分 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级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单 位不够用,又添加了“亚单位”、“族”、“组”以及“变种”、 “变型”等种下单位亚单位”是“基本单位”的下一级,例如 “亚门”是“门”以下“纲”以上的单位;“亚纲”是“纲”以下 “目”以上的单位族”、“组”是“属”以下“种”以上的添 加单位。
6. 植物的种答案:植物的“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形态上和生殖上相对独 立的个体群,它既是植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单位但是,如何给种下定义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已有 “形态学种”、“生物学种”、“分支种”等不同的定义7. 植物的“变种”、“变型”答案:“变种”是植物分类学研究中,对种内具有明显性状差异的 群体进行区分时最常用的单位变型”也是种下单位,但是它与 “变种”不易区别8. 双名法 答案:是《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的给植物的“种”命名的基本 方法,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双名法”规定:给植物命名 必须使用拉丁文;其“种名”由所在属的“属名”加上“种加词” 构成;“属名”是名词,用主格,在书写时,“属名”要用斜体,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加词”是形容词,用所有格,书写时用斜 体、小写;正式发布时在“种加词”后面还要附加命名人的姓氏缩 写9. 三名法答案:是《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的给植物的“种下单位”命名 的基本方法给植物的“种下单位”命名时,要在其原种“种名” 后,加上“变种加词”;正式发布时在“变种加词”后面也要附加 变种命名人的姓氏缩写例如:① 亚种的命名:原种名+Sp+亚种加词+亚种命名人姓氏缩写(即“三名法”)② 变种的命名:原种名+vr+变种加词+变种命名人姓氏缩写(即“三名法”)③ 变型的命名:原种名+f+变型加词+变型命名人姓氏缩写(即“三名法”)④ 杂种的命名:杂种用二个种加词之间加“X”表示,女口 Calystegia sepium X silvatica 为 C. Sepium 和C. Silvatica之间的杂交种,但也可另取一名,用X分开,女口Calystegia X lucana。
⑤ 栽培植物的命名:栽培植物有专门的命名法规,1969年有新版基本的方法是在种级以上与自然种命名法相同,种下设品种 cultivar(CV.)10.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