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照顾模式研究.docx
27页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社会工作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选题的背景近年来,我国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及学术研究单位加 大了对基层社区建设的重视积极探讨如何更好的发挥社区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 中的作用而社区照顾作为社区工作者与社区成员直接面对面互动的具体过程, 是解决社区居民特殊困难的一种途径 同时也是社区建设完善与否的一项重要指 标社区照顾源于世纪年代的英国作为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式之一,社区照顾有 其特定的社区目标和社会功能,有其不同的模式选择和过程条件,是一项专业 性的社区服务工作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照顾对社区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在当前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无论在城市社区还 是农村社区,都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弱势 群体及其所面对的具体问题,如失业下岗者的再就业问题、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 问题、贫困家庭的问题等等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纷纷采取“送温暖工程”以及其他措施来最大程度地缓解 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措施只是一种临时性的社会 救济,社区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应用,弱势群体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 的解决,因此还不能认为是一种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社会救助。
社区照顾 在我国的社区发展中还比较滞缓,很多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和社会问 题的存在对社区照顾提出了客观要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前社区照顾的实施 还有不少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乡镇社区对于社区照顾模式的运用来发现 现在在乡镇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对策)选题的意义社区照顾的服务功能在我国所起的主要作用还是体现在老龄化这一块,因此 笔者重点对社区照顾老年人的方法上进行研究再者,强化社区照顾服务功能, 建设和发展社区照顾,对于我们“未富先老”的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 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2)完善社会养老护理保障体系的必要补 充3)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4)缓解政府财 政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措施并且,由于有欧美等国家的先发展也为我国 的社区照顾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由他们研究出的理念及目标才使我 们更便捷的理解了社区照顾的内容加上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 的学者认识到社区照顾模式对于老年人的养老有重要意义鉴于社区照顾在社区 建设和社区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积极功能,社区照顾在我国城乡社区仍然具有广阔 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学者的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另一个共识,即在我国建立的 社区照顾模式应该是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
但是社区照顾 在我国发展的冃标模式是什么至今仍未被明确提出并加以探讨我们既然要在我 国发展、推广社区照顾模式,没有一个明确的切合我国实际的目标模式作指引无 疑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一旦我们确定或者说初步统一了发展的思路,明确了 发展的方向,那么在理论上可以深化我们对社区照顾的研究,加深我们对社区照 顾模式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探讨社区照顾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其他问题提供了一 个理论前提在实践中的意义则更为显明:1、我们可以通过把实际取得的成果 与之比较,來检验行动的成效,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检验实践的标准;2、可以 明确我们努力的方向,并依据这个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对发展的具体策 略做出选择;3、可以为我们描绘出发展的蓝图,以调动起广大民众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来共同推动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总之,确定社区照顾在我国发展的目 标模式对我国社区照顾模式的确立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 现实意义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社区照顾在我国完全是一个“舶來品”,我们怎样 才能找到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而又不至于“走形”,同时又可以避免西方社区照 顾在发展中出现的困境的发展道路,这是明确西方社区照顾发展的原则和现在所 面临的问题就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切入点。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研究目标:通过对我国城镇的社区照顾模式研究,分析社区照顾模式在我国城镇社区的 嵌入程度以及它对于主要照顾对象老年人的功能,发现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 应的解决对策主要内容:一、 引言二、 对桥头社区照顾模式的研究方法(一) 文献法(二) 问卷调查法(三) 个案访谈法三、 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的现状(一) 桥头社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组成(二) 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中的具体现状2四、 社区照顾模式在桥头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 老年社区照顾供给与需求出现矛盾(二) 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三) 社会照顾专业水平上的落后(四) 财政资金上的廣乏五、 运用社区照顾模式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平衡老年社区照顾的供给需求(二)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三) 强化社区照顾中的政府职能六、 注释以及参考文献七、 致谢八、 附录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1、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以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为主,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上制定出合适 的问卷,问卷的分发对彖为两类人,一类是社区工作人员,另一类为社区中的老 年居民通过两方面的情况反映,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 议。
2、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第一阶段(2010年11月中旬-2011年1月上旬):准备、启动阶段课题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学习,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和文献综 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1) 2010年11月中旬商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提纲(2) 2010年12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 报告第二阶段(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3月初):初步完成调查与访谈,上交 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11年3月初-2011年4月30 H):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 并最终定稿第四阶段(2011年5月8 H-2011年5月下旬):论文评阅并接受答辩四、中外文参考文献[1]徐祖荣•基于人口老龄化的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讨•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T部学院学报[N], 2007, (03).[2] 陈树强.老人日常牛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一一支持家庭照顾者[J].华东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 82.[3] 卫小将,何芸.社区照顾:中国养老模式的新取向•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N], 2007, (01)・[4] 周沛•社区照顾: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社区工作模式•南京大学学 报[N], 2002, (05).[5] 王树新•社区养老是辅助家庭养老的载体[J]•人口研究,1999, (2):32.[6] 徐祖荣•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人口学刊[J], 2008, (01).[7] 叶军•农村养老社区照顾模式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N](社会科学版) 总 58 期,2005, (01).[8] 李宗华,李伟峰,陈庆滨.欧美社区照顾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东岳论 丛,2005, 26(04).[9] 徐永祥•社区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史柏年.老人社区照顾的发展与策略[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11] 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 报,2002(4).[12] 杨箱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J].探索与争鸣, 2000(12).[13] 钱宁•社区照顾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 报,2002 (4).[14] M. Bayley. Mental Handicapped and Community care [M]. London:Rontledge & Kegan Paul,1977.[15] Henry, Stella Mora;Ann. The Eldercare handbook;Difficult Choice, compas [M] 2006.[16] Security System Reform and Governance;A DAC Refe [M]. DAC Guidel ines and Reference Series 2005.五、 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研究的整体方案如下:第一阶段(2010年11月中旬-2011年1月上旬):准备、启动阶段课题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学习,撰写开题报告,完成外文翻译和文献综 述,为论文的撰写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
1) 2010年11月中旬商定论文题目,构思论文提纲(2) 2010年12月中旬完成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外文翻译和开题 报告第二阶段(2010年12月下旬-2011年3月初):初步完成调查与访谈,上交 论文初稿第三阶段(2011年3月初-2011年4月30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修改论文 并最终定稿第四阶段(2011年5月8 口-2011年5月下旬):论文评阅并接受答辩六、 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创新点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区照顾的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发展社 区照顾模式也越來越具有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个案的社区照顾研究, 以小见大,推敲并发现绝大多数国内城镇社区照顾模式的情况就它所反应出来 的各种功能不全的问题进行笔者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及建议社区照顾模式包含很多内容,笔者的研究旨在通过社区内的老人享受的社区 照顾测试社区照顾功能的渗入,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之下,我国的社区照顾 模式还应有怎样的完善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社会工作社区照顾模式研究一、社区照顾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社区照顾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是伴随英国的反院社化运动出现的20世纪60年代英国政府健康部出版了题为《健康与福利:社区照顾的发展》报告,社区照 顾的对象扩展到了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
英国政府从8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社区 照顾计划,鼓励更多非正规服务和私人服务参与社区服务,社区照顾成为英国社 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90年代初英国政府颁布《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 康服务和社区照顾法令》,进一步强调社区照顾的冃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 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这样社区照顾发展成英国的主要养老方式英国等欧 美国家非常重视对社区照顾的研究,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均视其为医治养老问题的 一剂良方转而加以推广,使社区照顾模式逐渐取代了机构照顾的主导地位成为了 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的主流在我国,社区照顾模式率先在香港地区开始引入1973年地区政府提出“居 家照顾”的口号,社会工作者倡导社区居民互助合作,协助老年人继续留在社区内 生活并成为社区的一分子1976年前港督麦理浩倡导“社区建设”,日的是要把 香港变成一个“相互关心和守望相助的社会” o 1977年地区政府发表安老服务程 序计划,确认社区照顾为推行安老服务的指导原则强调为高龄人士建立关怀社 区的重要性1991年社会福利白皮书提出要扩展“非正规的照顾网络和由家人、 朋友和邻舍的支援”,以他们的支援来补充正规的服务,从而令市民有更多的选择 和生活的自主权。
1997-2001年连续5份施政报告中,照顾老人是其主要政策目标 之一但是社区照顾在内地的发展受到很多限制客观地讲,作为一种专业的工作 方法、组织形式和服务理念,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历届政府的施政纲领中还没 有明确引入社区照顾的概念近几年我国社区建设的实践来看,主要是通过推广 社区服务來发展社区照顾社区照顾已经在中国开始试行,为社区照顾的发展积 累了经验:一是在社区服务设施的建构上,要积极争取政府及社会各方的支持,从 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