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的实践.pdf
2页教 科芋 2012#-第9期 教学实践 “学生作品’’ 案例化教学的实践 张善龙 (山东省胶南市第二中学266409)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 的学习成果是丰富多彩的,有误解,有独见,亦有精彩这往往 体现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体现了学生的 素养及创新精神,生成了现实的教学资源,提供了教育教学的契 机由于教师们对教学过程中蕴涵的丰富的学生资源缺乏认识, 忽视对学生资源的捕捉、利用与开发,致使大量的学生资源流 失 德国著名学者瓦根舍认为,教学的过程是这样一种境界, 那就是要把学生推向采石场,令其主动地去探求寻觅宝石(指知 识)当学生突然发现“闪光”的东西,就会被其吸引住,也决 不会放过它,会跪在地上把它拾起因为这是由他亲自寻找到, 所以,他永远不会忘掉学生的学习就应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以这种方式得Nial练 针对以上现状与思考,几年来,我积极尝试进行“学生作 品案例化教学”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学 效果所谓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是指教师把学生在探求新知、 知识运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成果,经过观察、分析、研究、筛 选、提炼,整合成带有典型性的学生作品,以此作为实施课堂教 学的案例。
一、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的指导思想 1.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 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它都可以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2.当代教学研究成果表明,教与学是一个辩证统一体,不 能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教学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关系、结构,有教 无学不是教学,有学无教当然也不是教学教学目标是要使全体 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就是说教与学的目标统一于 学,统一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定 的、学生主体发展规律所决定的科学的教学目标模式,因此,教 学的基本原则应是“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顺着或 高于学生的思路进行导学,必须做到围绕“学”来教,这样教师 才会教得主动,学生才会学得主动 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 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 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 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 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 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二、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的运作流程 我们所推行的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关注经 验,提炼作品——关注需要,展示作品——师生互动,评析作品 ——多措并举,升华作品 三、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的要素内涵 (一)关注经验,提炼作品 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提炼学生作品有三个途径一 是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困惑、疑问;二是课堂师生互动 中,学生提供的材料、学习的思维成果、学生开展实践操作获得 的结果或结论;三是学生作业中的解答、习作等教师结合教学 目标及学生发展的需要,通过观察、分析、研究、筛选、提炼, 整合成带有典型性的学生作品,以此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案例 当然,作为学生作品的案例不应着眼于对还是错,而应着 眼于有价值还是无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 1 1口 价值,一切要有利于认知需要,有利于目标达成,有利于学生发 展那种带有普遍性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问题,能作为宝贵的 案例;或者虽然是个别学生的问题,但却涉及学科本质,能挑战 其他同学的思维的,同样是有价值的案例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 已有经验基础之上”显然,案例的形成来自学生的认知水平, 并且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分析地 加以引导,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不断 更新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智能。
(二)关注需要,展示作品 实施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关键要把握好展示的时机 1.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展示作品在这种心理状 态下,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的认知中得 到启发 2.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展示作品 、 时,运用 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 性教学的重点,往往是难点问题,学生只有通过发挥自己的潜 能才能完成面对难题,我们就会发现中上程度的学生往往是半 信半疑,没有十分的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 无从下手这时面对案例如果采用讨论的形式,学生就会你一言 我一语,茅塞顿开,解题的思路也就会渐渐明朗起来 3.解答“开放性”问题之时,展示作品解答开放性问题的 方法各种多样,而且结果也不唯一,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 果,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为学生作品案例式教学创设了良好的 机会学生在研讨案例中能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 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三)师生互动,评析作品 所有教学目标都应指向学生,案例只是提供了一种实现有效 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展示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 动等教学方式,达成教学目标的落实。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 行评析,与自己的评析进行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批判 和整合等,形成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在评析过程中,对学生作品中存在共性问题以及有争议性 问题,教师要适时加以归纳和提炼,交给各个合作学习小组进行 议论解决一般来说,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求每四人一组进行 小组自学讨论;有较大难度的争议点,要让全班学生一起讨论; 对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出 来,教师要适时介入,进行解答提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并针对问题进行疏导,从而让学生在比较和分析他人的作品中, 在彼此沟通和启迪中,完成对自己作品的完善和优化,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四)多措并举,升华作品 在师生互动交流评析之后,对于已明晰的问题,可引导学生 自行归纳总结;对于没有掌握或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只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 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 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问的变化性 等方面进行精讲,给予适当的点拔,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总 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亦可选取难度适中的典型题目进 行应用训练,通过相应措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从而升华作 品。
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认识,完善方法的 过程学生作品案例化教学就是利用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反 教学实践 教育科学 2O124第9期 上好高中体育课的几点体会 丁芹胜 (河北省平山实验中学050400) 一、健康第一,淡化竞技 体育是学生的必修课,它的主要手段是身体练习,主要目 的是增进身体健康所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就应该具备这些属 性,那就是健康、易学、实用、开放传统的体育教学,常常以 竞技项目教学为主,采用的模式也千篇一律,就是讲解——练习 ——纠正——再练习,这种模式死板僵化,从不考虑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很难提振学生的精 神,更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新的课程标准,一改往日重运动技 术、轻身心健康的现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坚决贯彻“健 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增进每位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出发,让 所有学生均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培养他们课外锻炼的良好习惯,大幅度地提高身体素质、心理健 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逐渐深入人心,并为广大 师生所深深喜爱和接受 二、强化素质,以身立教 身教重于言传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想以自己的人格魅力 影响学生,就必须强化自身的素质。
要做到①要有高尚的师德风 范,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②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 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其他学识和 技能③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强的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 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心 理素质和较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才能在 体育教学中关爱学生,以身作则,以身立教;才能在体育教学中 开启学生心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在体育教学中融会贯通,游刃有余;才能适应新世纪的体育 教学 三、激发兴趣,增强课效 在体育教学中,也讲因人施教比如,有的同学颇喜音乐, 那么我们不妨将音乐、舞蹈、歌曲引进课堂,这样做,其一能活 跃课堂气氛;其--tIN激学生潜在的天分,加强练习效果;其三 能保证练习的密度;其四能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和陶冶情操;其 五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再如,有的同学喜欢游戏,那 么我们就从体育教材中的游戏规则入手,让学生在游戏中模仿修 改,最后过渡到学生能够自己编创游戏这样做,其一能激发学 生的练习兴趣;其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三能培养 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因人施教, 收到的效果十分明显。
四、教法多元,推陈出新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有很多,有发现法,有探究 法,有问题教学法,有范例教学法,有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教学 法,至今还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 体逐渐走进各学科的今天,体育教法也随着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 展而不断地推陈出新,多媒体也被“请”进体育教学的课堂,从 而使它的含金量有所增加比如,我们可以将事先录制好的示范 动作切换至多媒体平台进行反复地讲解示范,可以切换成慢镜头 分解动作,也可以将错误的动作以慢镜头的方式进行演示我们 还可以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制下来,对其进行一一点评这样, 体育教学方法使用的合理交叉,便呈现出多元的色彩事实说 明,要想让学生喜欢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就必须采用多元 的教学手段,就必须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五、安全体育,预防伤害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千万要树立安全意识,重视学生的体 育安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学生特别容易发生伤害事故的各 类练习项目,在思想上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要充分认识预 防伤害事故的重要性,对伤害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做好预案,随 时准备应对意外事故的发生在组织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将预防 伤害事故所采取的措施贯穿并落实到每一个体育教学环节,要把 安全教育列为体育教学的一项常抓不懈的主要内容。
只有这样, 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避免损伤事故给学校、家庭、个人带来的损 失 六、民主和谐,亲密无间 师生关系民主和谐,亲密无间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提要做 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尊重学生,爱护学 生,与学生交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你当成朋友,才能喜欢 你,才能尊重你;才能爱屋及乌,因喜欢你而喜欢上你所上的体 育课试想,师生关系紧张对立,学生对老师有恐惧感,这怎么 能上好体育课呢?所以,师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 谐的关系,才有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展开,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成 效 七、鼓励表扬,激发动机 所谓鼓励,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调动积极性,它是一种心理 过程,它可以引起需要、激发动机,可以促使学生达到目标的实 现越是到了高中,学生的自尊心就越强,所以,在适当的时 候,教Iliti够给予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对学生的帮助是十分巨大 的据调查,在高中阶段,90%的学生有受到老师鼓励的期冀, 其中25%的同学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表扬的期冀尤甚体育教学的 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得到老师表扬与鼓励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积极 性空前高涨,有好多的体育天才是表扬和鼓励出来的 八、学好文化,体质为基 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但是有些学生认 识不到这一点。
为此,我们要对学生做细致耐心的讲解没有康 健的体质,就不能完成学习文化知识的任务,尤其是在功课日益 繁重的情况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系,让他 们懂得健康的体魄对提高文化学习质量所起的重要作用,让他们 知晓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学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