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上科学复习提纲.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45579476
  • 上传时间:2023-0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1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 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区别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联系物理变化的过程里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里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外观特征三态的变化、形状的变化、大小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实例水的三态变化、铁块拉成铁丝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光合作用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区别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内容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毒性、热稳定性等实例在通常情况下,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铁在氧气中可以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一)1.pH与酸碱指示剂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红色蓝色酚酞试液(无色)无色红色2.盐酸和硫酸的性质:盐酸(HCl)硫酸(H2SO4)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溶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遇空气中水蒸汽形成白雾(盐酸小液滴)纯净的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易挥发浓硫酸有强烈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可用作干燥剂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如:Zn +2 HCl == ZnCl2 + H2↑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CuO +2 HCl == CuCl2 + H2O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如:Cu(OH)2 + 2HCl == CuCl2 +2H2O5.盐酸的特性 HCl+AgNO3 == AgCl ↓+ HNO3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1.与指示剂作用:稀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如:Fe + H2SO4 == FeSO4 + H2↑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如:Fe2O3 + 3H2SO4 == Fe2(SO4)3 +3 H2O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如: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5. 硫酸的特性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用途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化学试剂和药物等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和农药,金属表面除锈,精炼石油等。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一)知识提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氢 氧 化 钠(NaOH)氢 氧 化 钙(Ca(OH)2)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熟石灰、消石灰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水溶液具有腐蚀性在空气中吸水潮解,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有较强的腐蚀性化学性质1.跟指示剂作用: NaOH溶液能使石蕊变蓝, 使酚酞变红2.跟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CO2 +2 NaOH == Na2CO3 + H2O 3.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如: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4.跟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如: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CuSO4 +2 NaOH == Cu(OH)2↓+ Na2SO4 1. 跟指示剂作用:Ca(OH)2溶液能使石蕊变蓝, 使酚酞变红2.跟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CO2 + Ca(OH)2 == CaCO3↓+ H2O (检验CO2的反应)3.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Ca(OH)2 +2 HNO3 == Ca(NO3)2 + 2H2O4.跟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用途化工原料(制肥皂等)、石油化工中中和硫酸、作干燥剂等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等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一)知识提要1.食盐与纯碱学名氯化钠碳酸钠十水碳酸钠俗名食盐纯碱碳酸钠晶体化学式NaClNa2CO3Na2CO3·10 H2O物理性质白色或无色晶体,易溶于水,熔点801℃,沸点1413℃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白色或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晶体易风化化学性质NaCl + AgNO3 == AgCl↓ + NaNO3Na2CO3+2 HCl ==2 NaCl + H2O +CO2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Na2CO3+ CaCl2 == 2 NaCl + CaCO3↓鉴别方法Cl-的检验:在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硝酸,沉淀不溶解。

      CO32-的检验:滴加稀盐酸看到有气泡产生,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用途参与人体生理活动,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用盐水,化工原料蒸馒头,洗油污,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工业中2.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 氮肥: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如:硫酸铵 碳酸氢铵 硝酸铵 尿素 (NH4)2SO4 NH4HCO3 NH4NO3 CO(NH2)2 磷肥:含磷元素的化合物如:磷酸二氢钙 Ca(H2PO4)2化学肥料 钾肥:含钾元素的化合物如:碳酸钾 硫酸钾 氯化钾 K2CO3 K2SO4 KCl肥料 复合肥:硝酸钾 磷酸钾 磷酸铵 KNO3 K3PO4 (NH4)3PO4 微量元素肥料:含B、Zn、Cu、Mn、Mo元素的化合物 农家肥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1.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①在常温下除汞为液体外,其余都是固体;②具有金属光泽,多数呈银白色或灰色(金为黄色,铜为紫红色);③具有导电性和导热性;④具有延展性;⑤密度一般较大。

        2.置换反应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里的氢,排在后面的金属则不能;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1.物质的简单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化合物 氧化物无机化合物物质 酸 非金属氧化物 碱 盐 混合物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比较:混合物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3.单质和化合物比较:单质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一)物质转化的规律:注意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条件1.金属单质 + 氧气 → 金属氧化物2.非金属单质 + 氧气 → 非金属氧化物3.金属单质 + 酸 → 氢气 + 盐4.金属单质 + 盐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5.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6.非金属氧化物 + 碱 → 盐 + 水7.酸 + 碱 → 盐 + 水8.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9.碱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10.盐 + 盐 → 新盐1 + 新盐2 第3节 常见的材料1.金属材料:金属和合金2.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3.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1.能量的多种形式: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内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

      2.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 或者“获得能量”,实质上是能量相互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一)1. 功①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就要做多少功②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③机械功的定义式:W = Fs其中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④功与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1焦 = 1牛·米2. 功率①功率反映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的定义式:P = W/t②功率的单位有瓦特、千瓦、兆瓦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1兆瓦=1×106瓦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一)1.杠杆①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其中,固定点叫支点,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②平衡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③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④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等臂杠杆⑤定滑轮:转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⑥动滑轮:转轴随物体运动的滑轮动滑轮实质上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⑦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使用滑轮组时,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2.机械效率①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定义式η= W有/ W总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是提高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②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体的重力、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倾斜程度等等第4节 动能和势能(一)1.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①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动能的决定因素是物体的速度和质量②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所处的高度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影响弹性势能的因素之一是物体的形变程度2. 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