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试析生活、艺术环境中人的情感养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47464038
  • 上传时间:2023-04-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生活与艺术环境中人的情感养成张永权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成县 742500)摘 要: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形式人的情感可在交流中产生,在感知中发展,在培养中成长关键词:生活;艺术;情感养成生活既是艺术的源泉,也是情感的源泉[1]情感如果是水,就需要激活,使它激流澎湃,源头则是生活;情感如果是火,就需要点燃,使它熊熊燃烧,火种既是生活;情感如果是船,就需要导航,使它乘风波浪,历程就是生活常言说,无情不为艺,无情不成戏是说情感与艺术的关系人类离不开艺术,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情”字——抒发心中郁结之情,寄托人生美好之情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形式它在人的思想认识及行为表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感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它与特定时代的社会条件与教育条件紧密相联所以,人的情感可在交流中产生,在感知中发展,在培养中成长一、人的情感在交流中产生人的情感是复杂多样的,具体地来说有亲情、友情、爱情、乡情、同情、积极情感(愉快、喜悦、狂喜、惊叹等)、消极情感(悲伤、绝望、忧愁、伤心、失望等)、中间情感(好奇、惊奇、猎奇、安静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等。

      [2]人的美好情感,大量的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这种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失或淡化,或长期处于潜意识状态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自然对人的陶冶、艺术对人的熏陶中均会唤醒和激活人的积极情感1、人与人的交往会产生情感人生存于自然社会中就少不了与人(父母、姊妹、同学、朋友、师长等)的交往,在交往过程由于相处时间的长短,兴趣爱好的是否相同都会使人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感受同父母家长相处过程中会产生亲情间的眷恋、信任、安全感等情感;在同学朋友间相处会产生愉快、喜悦、欢喜等情感;与师长相处会产生骄傲、感谢、尊敬、羡慕等情感;和恶人相处会产生害怕、畏惧、惊恐、怀疑等情感而人的情感随着环境的不同或相互交往的人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总之,人的情感是生来俱有的,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将会使人的情感逐渐产生、发展、唤醒和激活2、人与自然的交融会产生情感自然能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和生机,人类不但要征服自然界,而且要改造和保护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依生存的空间,有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阳光、空气、水、食物等等当然,融入安静的自然环境中就会产生对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中的花草树木、清泉流水、星空河山、飞禽走兽等的不同的情感(有爱恋、欣赏、温情、惊奇、幻想等),当人汇入吵杂的环境中就会产生相反的情感感受,自然环境是否优良,对人的情感形成和产生有极大的影响,而且蕴涵着一种人和自然的亲切情感。

      3、人与艺术的会话会产生情感人类认识世界首先通过艺术的途径,以形象的方式从情感和精神上把握世界没有艺术的生命是呆板枯萎的,没有情感的艺术是没有生命的,人在艺术环境和艺术创造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的、丰富的情感如:当人倾听一曲清新优美的音乐,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绘画,触摸一尊气势宏大的雕塑,参观一座典雅雄伟的建筑,观看一部回味无穷的影片,亲临一场意义深刻的晚会等等都会使人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艺术品的创造过程中更能丰富人的审美情感、成功感和喜悦感当人欣赏艺术作品时,艺术品就成为审美对象,它自身的艺术魅力能够自动地和人进行对话,向人展示其无尽的有关人生存在的意义和真理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也参与了存在的命运,他在艺术品中丧失了自身又得到了自己,他发现自己进入的艺术品的世界同时也是自己的世界人的情感产生来源于生活,从人与人的交往、人与大自然的交融以及人与艺术的会话中不断积累而成人只有对人关心,对大自然关爱,对艺术品关注,才能产生出积极的情感,可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关系是情感产生的主渠道,而艺术品对人的积极情感的产生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二、人的情感在感知中发展人的情感产生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光的流失,岁月的变化会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人的情感是一个有序的结构系统,心理发展往往具有整体、协调和统一的性质,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水平的发展但感知人与人的真情实感、自然界赋予的力量、艺术作品的创造灵魂对人的积极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感知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人与人的正常交往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双方总会把真情、善意传达给对方,用积极情感因素去感染对方亲人间交往时要感知爱的情感;朋友、同学交往要感知真诚的情感;师生、长幼间交往要感知尊敬的情感只要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去待人接物就会使人的积极情感得以发展、丰富和净化2、感知自然界赋予的强大力量人和自然本来是统一的,当文化割裂了这种原初的统一之后,人类就在审美、艺术的条件下和氛围中来保持、重建这种原初的联系人们接触大自然时突然兴起的审美态度可以说是人与自然这种原初连续的无意识重建,而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持和重建人与自然的原初连续这种原初连续,就是中国哲学所谓的“天人合一”春暖花开、夏日炎炎、和风送爽、冬雪纷纷、晴空万里、阴云弥布、和风细雨、白雪皑皑等等自然造物的强大力量,在对人的情感发展中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环境的保护,对生态平衡的维持的特殊情感,使个体的人需要从情感中超脱出来,进入人本身的统一性,使人和自然的统一性的情感再上新层面。

      3、感知艺术作品中的创造灵魂人在社会上生活,需要结成群体,相互帮助和促进共同发展和进步,艺术自由超越的人生态度,能够使人很好地融入群体,促进社会不断走向文明艺术作为不同个体的交流方式,具有整体性、超越性、主动性和自由性,而优秀的艺术品是一种召唤结构,能够超越不同的地域和时空使人交流情感的韵律,尤其在艺术实践和艺术品的创造过程中,它不是封闭于一种形式、一种趣味、一类对象及固定的时空范围之内,而是应该多途径、多方面地进行,使它由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门类、不同时空的艺术品综合而成,使人在多种不同的艺术品构成的情境中接受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使人置身于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得到情感的陶冶,并进入艺术的情感世界之中,把人的积极情感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所以,人的情感的发展,在生活的自然界中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发展,但人的积极和高级情感的培养与发展在感知人与人的真情实感、自然界赋予的力量、艺术作品的创造灵魂的过程中不断升华三、人的情感在培养中成长在此探讨的情感的培养和成长,主要是指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情感这种良好的情感习惯应时刻在生活实践、学习过程和艺术环境中得以培养、锻炼和陶冶人的高级情感的培养和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情感教育的模式是渐渐滋润净化人的心灵、陶冶性情、完善品行、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1、生活实践中能培养人的丰富情感生活实践是锻炼人的意志、情感、性格诸方面的大熔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人的真情实感大多是来之于实践人的生活是既单一(衣、食、住、行等)又是繁杂(生活环境、年龄结构、人际关系、家庭状况等)的即使处在同一环境的人,由于心理、身体、年龄、性别诸方面的差异,对情感的体验也不尽相同,但人只要与社会生活环境没有隔离,他就会有积极或消积的情感唤醒和生长当然,人的积极的、高级的情感都会在生活实践之中丰富起来人在生存和种族延续的过程中,有许多适应生存的方式和手段,而其中情感是最为重要的人是借助情感的表达来实现人际情感的沟通和情感认同所有人的情感反应是与生俱来的,自发的,具有反射的性质,而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为人成长所必需的心理学认为,一些儿童或青年在性格上孤僻、情感淡薄、对人冷漠,追溯原因往往都是早期感情上的不适,缺乏积极情感的爱抚造成的可见生活实践过程在培养和丰富人的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2、学习过程中能锻造人的理性情感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认知的发展,反之人的认知过程能锻造人的理性情感。

      人常说:“学习是生存的正道既然是正道,在认知过程中对积极情感就具有强化和丰富作用,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人能去伪存真,辨别善恶诚如奈斯比特所指出的“在我的周围的技术越多,就越需要人的情感在高技术发展的时代必然带来高情感发展”时代向我们表明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那种有知识、缺文化、有学历、缺教养、有想法、缺行动的人,肯定是无法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欢迎的在学习过程中教育者能给受教育者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自主选择的机会和充分展现的舞台,就能逐渐培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及博爱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的人使受教育者逐步由“学会”转向“会学”,以至终身学习从学习过程里汲取知识的同时,逐步使积极情感茁壮成长,所以要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打开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使人能够在综合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有意味3、艺术环境中能陶冶人的特殊情感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美学修养也越高,他对美的感受、理解与评价就越深刻美与情有着不解之缘,只有当人们对所感知的美有深刻的情绪体验时,人们才会产生对美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美的创造如果美的事物能引起人感情上的共鸣,这种美将融化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可见情感教育也有助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人作为生活的主体,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包括情感体验在艺术环境中能陶养人的性情,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艺术的审美过程中,受教育者通过对媒介的形式、秩序的关照和把握,使一般的心理能力得到培养和训练,转变为审美能力,最终达到自由运用和创造形式的深度二是通过对形式意味的感受、领悟,使情感、心灵受到震荡、净化,培养起一种超越现实功利的人生态度[3]人的情感还需要宣泄,宣泄的方式包括艺术活动,也包括一些非艺术活动,艺术环境中宣泄性的主要特点在于对情感进行引导、疏通、形式化,使之无害地释放[4]艺术以意象来感染人,是情感宣泄的合理形式,情感宣泄的更高的目的是使情感得到升华和净化所以融入艺术环境能培养人的特殊情感,人又能用情感的方式去认识、解读、创造艺术可见艺术环境使受教育者能置身于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得到情感的陶冶人的情感的健康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果在人的生活实践中精心培养丰富情感,在学习过程中锻造理性情感,在艺术环境中陶冶特殊情感,塑造健全的人格指日可待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始终是人类完善自身,追求和谐进步的重要活动。

      人的积极情感的产生、发展与艺术具有不可分割性,所以,艺术环境中对情感的陶冶与锻造是人的情感的产生发展与丰富成长的重要形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作者简介:张永权(1971-),男,甘肃省康县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讲师,教育硕士,省美协会员参考文献:[1] 李永长. 美的培养[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2] 鱼霞. 情感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52~54.[3][4] 贺志升、姜敏. 艺术教育学[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1.5,119.59.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