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发展蓝图规划手册.doc
16页三农发展蓝图规划手册第1章 引言 31.1 农业农村发展背景分析 31.1.1 国际背景 31.1.2 国内背景 31.2 三农发展现状及问题梳理 41.2.1 发展现状 41.2.2 存在问题 41.3 规划目标与战略定位 41.3.1 规划目标 41.3.2 战略定位 4第2章 农业现代化 5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5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52.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5第3章 农村基础设施 63.1 农村交通设施建设 63.1.1 目标与原则 63.1.2 主要内容 63.1.3 政策措施 63.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63.2.1 目标与原则 63.2.2 主要内容 63.2.3 政策措施 73.3 农村能源与信息设施建设 73.3.1 目标与原则 73.3.2 主要内容 73.3.3 政策措施 7第4章 农村生态环境 74.1 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74.1.1 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 74.1.2 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84.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84.2.1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及危害 84.2.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84.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84.3.1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84.3.2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8第5章 农村公共服务 95.1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95.1.1 强化农村基础教育 95.1.2 提升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 95.1.3 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 95.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 95.2.1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95.2.2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 95.2.3 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95.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95.3.1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5.3.2 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05.3.3 推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10第6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06.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06.1.1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106.1.2 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106.2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106.2.1 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06.2.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106.3 农业支持政策与补贴制度 116.3.1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 116.3.2 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116.3.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 11第7章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117.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117.1.1 产业融合现状分析 117.1.2 产业融合路径摸索 117.1.3 政策措施与建议 117.2 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127.2.1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127.2.2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 127.2.3 政策措施与建议 127.3 农村旅游与文化产业开发 127.3.1 农村旅游资源开发 127.3.2 农村文化产业开发 127.3.3 政策措施与建议 12第8章 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 138.1 农村扶贫政策与措施 138.1.1 政策目标与原则 138.1.2 扶贫措施 138.2 农村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38.2.1 交通基础设施 138.2.2 水利基础设施 138.2.3 能源基础设施 138.2.4 信息基础设施 138.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38.3.1 社会保险 138.3.2 社会救助 148.3.3 社会福利 148.3.4 社会优抚 148.3.5 社会互助 14第9章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49.1.1 完善组织设置 149.1.2 提高员素质 149.1.3 加强风廉政建设 149.1.4 发挥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 149.2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创新 149.2.1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159.2.2 创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制度 159.2.3 加强村务监督 159.3 农村社区治理与服务 159.3.1 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159.3.2 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159.3.3 推进农村社区文化繁荣 159.3.4 加强农村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15第10章 规划实施与监测评估 1510.1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510.2 资金筹措与投入机制 1610.3 规划监测与评估机制 16第1章 引言1.1 农业农村发展背景分析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本节将从国际国内宏观背景出发,对农业农村发展背景进行分析1.1.1 国际背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各国纷纷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气候变化、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也给全球农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1.1.2 国内背景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放缓,转型升级压力加大,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挑战1.2 三农发展现状及问题梳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三农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本节将对三农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1.2.1 发展现状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1.2.2 存在问题(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3)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城乡收入差距较大4)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效率不高5)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1.3 规划目标与战略定位为推动三农发展,本规划手册明确了以下目标与战略定位:1.3.1 规划目标(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3)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培养农村人才,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1.3.2 战略定位(1)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利益2)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4)坚持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5)坚持改革开放,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第2章 农业现代化2.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调整种植结构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优化作物种植布局,提高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2)发展优势产业发挥各地农业资源优势,培育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3)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高农业产业整体效益2.2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引导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2)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加强农业科研院所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3)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2.3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下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水利、土地改良、农田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4)打造农业品牌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拓展农业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第3章 农村基础设施3.1 农村交通设施建设3.1.1 目标与原则本节主要阐述农村交通设施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旨在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农村交通网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遵循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注重环保的原则3.1.2 主要内容(1)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覆盖率,实现村村通硬化路;(2)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提高道路安全性;(3)优化农村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农民出行需求;(4)加强农村交通枢纽建设,提高农村物流运输效率3.1.3 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农村交通设施建设资金需求;(2)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交通设施建设;(3)完善农村交通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监管;(4)加强农村交通设施养护与管理,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3.2.1 目标与原则本节主要阐述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旨在构建完善的农村水利体系,保障农村水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农业抗旱涝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水优先、保障安全的原则3.2.2 主要内容(1)加强农村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农村供水保障能力;(2)完善农村灌溉排水体系,提高农业用水效率;(3)加强农村河湖水系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4)提高农村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2.3 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水利设施建设;(2)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机制,保证项目质量和进度;(3)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4)加强农村水利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保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3.3 农村能源与信息设施建设3.3.1 目标与原则本节主要阐述农村能源与信息设施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旨在提高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保障农村能源安全,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遵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适度超前、普惠共享的原则3.3.2 主要内容(1)加强农村电力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能力;(2)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减少农村能源消耗;(3)完善农村通信网络,提高农村互联网覆盖率;(4)加强农村信息化应用,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3.3.3 政策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能源与信息设施建设;(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能源与信息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模式;(3)完善农村能源与信息设施建设管理体系,保证项目质量和效益;(4)加强农村能源与信息设施运行维护管理,保障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第4章 农村生态环境4.1 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实施三农发展蓝图的关键环节。
本章首先阐述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具体的保护与修复措施4.1.1 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对于保障农业生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