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九江市渣津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9页江西省九江市渣津中学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 D.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所以是控制中心参考答案:D2. 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参考答案:A3. 要检验绿色植物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放出CO2,以下哪一种实验条件是必要的(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C.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D.用一株幼小植物参考答案:B4. 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参考答案:A【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两种运输方式都需要载体协助;线粒体内膜上分布着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核膜上的核孔对物质生物进出也具有选择性.【解答】解:A、葡萄糖进入肌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故A正确;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其中第3种方式不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故B错误;C、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24[H]+6O2→12H2O+能量,该过程需要酶,另外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则含有ATP合成酶,C错误;D、核孔是蛋白质和RNA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也具有选择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核孔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知识点较多,重在平时积累.5. 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参考答案: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答】解: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能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能够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由上可知,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记忆细胞.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通过过程总结记忆细胞产生的途径,难度不大.6. 在下列物质中,有的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的不是。
其中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④参考答案:B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都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除了①④外,其余都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B正确,A、C、D均错误7. 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有关问题错误的是 A.视野中一草履虫向右游动,可向右移动装片进行追踪 B.如果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4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大于0.5cm C.当用低倍镜看清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参考答案:B8.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A.蛋白质是遗传物 B. DNA是遗传物质C.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B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是杂合子 B.纯合子自交的后代是纯合子 C.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是纯合子 D.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参考答案:B1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
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参考答案:C 11. 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一对杂合的长翅果蝇交配后,繁殖出了8只果蝇,则这8只果蝇的表现型是A. 都是长翅 B. 都是残翅C. 6只是长翅、2只是残翅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参考答案:D果蝇的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用A、a表示),一对杂合的长翅果蝇交配后,即Aa×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长翅:残翅=3:1但是由于子代数目较少,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因此8只果蝇的表现型可能都是长翅,也可能都是残翅,还可能是6只果蝇是长翅,2只果蝇是残翅等其他情况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判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明确在子代数目比较少的情况下,后代不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12. 许多人常以饮酒为乐,过量饮酒不仅对人的脑和肝有损害,还会影响人的思维和意识,造成工作、生活许多失误和悲剧.人体细胞吸收酒精的量主要取决于( )A.细胞外酒精的浓度 B.细胞膜上载体数量C.细胞中能量的供给 D.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参考答案:AA、酒精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则人体细胞吸收酒精的量主要取决于细胞外酒精的浓度,A正确;B、酒精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B错误;C、酒精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C错误;D、酒精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D错误.13. 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进行差速离心,分离细胞核与线粒体的正确方法应是( )A.首先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然后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B.首先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然后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C.首先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然后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D.离心速度不变,线粒体在沉淀物中,细胞核在上清液中参考答案:B【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差速离心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种组分的沉降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的不同存在的沉降速度差别,分级增加离心力,从试样中依次分离出不同组分的方法.2、例如某样品中有大、小组分,用差速离心法分离时,把样品放在离心管内,先按大组分的沉降系数选择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当离心结束时正好使大组分全部沉降到离心管底部. 细胞核沉降系数大,所以先分离细胞核.【解答】解:细胞结构越小,离心时需要的速度越高.由于细胞核的体积和质量远大于线粒体,故需先低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再高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故选:B.14. 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
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检测细菌、病毒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A.磷脂和蛋白质 B.胆固醇和蛋白质 C.胆固醇和多糖 D.多糖和蛋白质参考答案:D15. 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B.遗传物质也要复制和平均分配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参考答案:A16. 根据下面的光合作用图解,回答问题 (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① ;③ ;④ 2)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 3)图中甲表示的过程为 (2分),其中生成的④所含化学能来自 (2分)4)乙过程中植物需要吸收二氧化碳,若要研究二氧化碳的去向,通常采用 (2分)方法,乙过程发生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的 (2分)参考答案:(1)叶绿体中色素 C3 ATP (2)水 (3)光反应 (2分) 光能(2分)(4)同位素标记法(2分) 基质(2分)。
17. 检验动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一般可使用下列哪种试剂? A. 碘液 B. 斐林试剂 C. 双缩脲试剂 D. 苏丹Ⅲ染液参考答案:D18. 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元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六碳糖参考答案:D19. 下列变化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的是( )A.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 B.纺锤体逐渐解体C.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 D.染色质高度螺旋成棒状染色体参考答案:D略20. 能使线粒体染色的染料是( )A.健那绿 B.甲基绿 C.碘液 D.苏丹液参考答案:A21. 下列有关ATP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几项(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但在细胞内含量很少 ⑤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但一定含有相关的酶 ⑥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A.0项 B.1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