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量基础复习提纲.doc
9页第一章1. 计量的概念:计量是实现 (计量)单位统一 、确保 量值准确可靠 的活动2. 计量的特点:准确性、一致性、法制性及溯源性3. 计量的內容:(1)计量单位与单位制; (2)计量器具(或测量仪器),包括实现或复现计量单位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与工作计量器具; (3)量值传递与溯源,包括检定、校准、测试、检验与检测; (4)物理常量、材料与物质特性的测定; (5)测量不确定度、数据处理与测量理论及其方法; (6)计量管理,包括计量保证与计量监督等4. 计量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內容:第一是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是法规,包括国务院依据(计量法}制定或批准的计量行政法规,如(计 量法实施细则)帽防计量监督管理条例)、(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等, 迄今共有八件其次还包括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 计量法规;第三是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是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5. 计量科技领域有:几何量(长度)、温度、力学、 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声学、光学、 物理化学和电离辐射,即所谓 “十大计量”第二章计量单位1. 我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 和国家选 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是我国法宗计量单伎的 主体,所有国际单位制单位都是我国 的法定计量单位2.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7个)SI基本量是构成SI的基础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长度米m质量千克(公斤)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3.我国计量单位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定计量单位国际单 位制SI单位SI基本单位(7个)SI导出单包括SI辅助单位在内的(SI)的单位位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岀单位(24个)组合形現的SI导出中位 SI单位的倍数单位,包括SI单位的十进倍数单位和十进分数单位国冢选定的非SI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4.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法定单位的名称法定计量单位和词头的符号 法定单位和词头的使用规则因数 J符号表示词头名祢04英文中文10yotta尧【它]Y2110zetta泽[它]Z18exa艾[可萨]E104-A r 11510peta拍[它]P12tAra太[拉]TIV9giga吉[咖]G 10 11,B -A610mega兆M3kilo千k10210Recto百h10deca十qle1mdeci分d・2centi厘c10■310mtttirti■6micro微1 U・9n ano纳[诺]n10-1210pico皮冋]P-1510femto飞[母托]f-1810atto阿[托]a-2110zepto仄[普托]z-2410yoct幺[科托]y第3章1. 计量器具是指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岀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 量值的标准物质,包括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计量器具。
2. 计量基准器具,简称计量基准,是在特定领域内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并具有最高 计量学特性,经国家鉴定、批准作为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测量标准3. 计量标准器具,简称计量标准,是指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2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它在保证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4. 工作计量器具,相对于计量标准器具而言,亦称普通计量器具,它是指一般日常中所用 的计量器具5. 计量器具的特征:(1)用于测量;(2)能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3)本身是一种计量技术装置第四章1. 量值传递概念:量值传递是指将国家计量基准所复现的计量单位量值,通过 检定(或其他传递方式)传递给下一等级的计量标准, 并依次传递的工作计量器具, 以保证被计量的量值准确一致2. 量值溯源(溯源性):是指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 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 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3. 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使计量量值管理构成了一个有效的封闭环路系统, 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确保量值准确、可靠、统一。
量值传递是从国家基准出发, 按检定系统表和检定规程逐级检定,把量值自上而下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 而量值溯源则是从下至上追溯计量标准直至国家和国际的基准 量值传递体现强制性,量值溯源体现自发性量值传递有严格的等级, 层次较多,中间环节多,容易造成准确度损失;量值溯源不按 严格的等级,中间环节少根据用户自身的需要,可以逐级溯源,也可以越级溯源,因此, 不受等级的限制4. 量值传递与溯源的几种方法实物计量器具标准物质标准信号量值比对第五章计量检定与校准1. 检定是指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 检杳、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2. 校准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 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3检定与校准的比较性质对象检定法制性校准自主行为目的各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企 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和法律 法规规定需要实施强制检定的 工作计量器具评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制规 定的要求企事业单位在主产经营、科学试验 中用于监视和测量的非强制检定的 工作计量器具依据计量检定规程•检定规程属于必须遵循的技术法规结果作出是否合格的结论.并出具 具有法律效力的检定证书或加 盖合格印记:不合格的出具不 合格通知书确定计量器具是否満足其预期使闰的 要求•主要用以确定测量器具的示值误 差校准规范或校准方法,由计量器具 的使用者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或自行 编制只需要出具校准证书或报吿,校准 结果既可给出被校准的示值•又可 确定示值的修正值4 •计量检定的分类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周期检定/修理后检定/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监督检定仲裁检定5. 强制检定指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 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 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实行定点定期检定。
其特点是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统管,指定法定的或授权的技术机构具体执行; 固定检定关系、定点送检;检定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的技术机构按照计量检定规程来确定6.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 是:1.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2. 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3.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 4个方面,并列入《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前共有 61项笛8种4. 用于行政执法监督用的工作计量器具7. 实施检定的关键 6要素计量检定人员、检定规程、标准器具、环境条件、原始记录、检定印证 原始记录必须是当时记录的,不能事后追记或补记,也不能以重新抄过的记录代替原始 记录必须记录客观事实,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读取的数据,不得虚构记录,伪造数据第67章1. 误差按性质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2. 误差表示方法: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修正值引用误差3. 误差来源:计量器具(设备)误差,环境误差 、人员误差、方法误差 等4•不确定度定义: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被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5. 不确定度的分类测量不确定度一般包含几个分量, 按其数值评定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采用统计方法评定的A类不确定度分量和采用其他方法评定的B类不确定度分量。
6. 粗大误差的判别准测:3 a准则7. 数据修约方:四舍五入,逢五凑双8. 数值运算规则:加减:运算结果有效位数以参与运算数中小数位数最少的为准 乘除:运算结果有效位数以参与运算的数中有效位数最少的为准第8章企业计量管理1. 人员管理企业从事计量的的人员划分为: 计量检定的人员;计量技术人员;计量管理 人员;计量体系进行审核的人员等2. 设备管理一般在企业对计量器具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进行A,B,C分类管理,用于量值 传递过程中的公司最高标准计量器具属于哪类?3. 环境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