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淋病是由奈瑟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传染性疾....ppt
44页淋病淋病 Gonorrheal一、概述:一、概述:l l 淋病是由奈瑟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性交传染l 流行病学l -淋病在世界广泛流行;l -发病率高,并有较高比例的无症状的带菌者; -出现耐药菌株l二、病因二、病因 l l 淋球菌,又称奈瑟淋球菌 Neisseria gonorrheal特点:l 1、、革兰氏阴性双球菌;l 2、成双排列:“ ”象两瓣黄豆合在 一起;l 3、急性期多在多形核白细胞浆内,慢性在l 白细胞外l4、不耐干,不耐热,离体后不易生存l * 在干燥环境中1~2h死亡,但在不完全l 干燥的环境和脓液中能保持10h~数天l * 55℃只存活5分钟l5、对一般消毒剂很敏感l6、普通培养基不生长,专用血液琼脂或 巧克力l 琼脂培养基, CO2条件下,36℃,才能生长l三、传染途径和发病机制三、传染途径和发病机制l ㈠㈠ 传染途径传染途径::l 1、直接传染:、直接传染:性交l 2、间接传染、间接传染 l ① 被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用具:如衣服、l 毛巾、 盆、医疗器械。
l ② 产道感染:新生儿l㈡㈡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l 人类是淋病的唯一天然宿主l 淋球菌侵入泌尿生殖器(如尿道、宫颈)l →借助其菌毛含的粘附分子与上皮粘附,并被柱 状上皮C吞饮l →在细胞内大量繁殖,细胞溶解破裂、破坏上皮l →导致该处急性炎症反应,多核白细胞增多,l →粘膜糜烂、脱落,形成典型的尿道脓性分泌物l慢性:当细菌进入尿道腺体和隐窝后,腺管开口及隐 窝被阻塞,潜藏的细菌成为慢性淋病的主要病灶l四、临床表现:四、临床表现:l 潜伏期潜伏期::一般2~10天,平均3~5天l 隐性淋病隐性淋病:临床上有5%~20%男性和60% 的女性感染后可无明显症状l根据感染人群的生理特点、传染途径、受染部位的不同:l 男性淋病男性淋病 女性淋病女性淋病 儿童淋病儿童淋病l 播散性淋病播散性淋病l㈠㈠ 男性淋病:男性淋病:l 根据疾病过程:急性 慢性l l 根据受染部位:l 尿道炎(主要表现)l 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l 咽炎、直肠炎l 眼炎l1、急性尿道炎:、急性尿道炎:l 早期前尿道炎:l 症状:尿道口、舟状窝处轻痒、热,尿痛。
l 体征:尿道口轻度红肿,2~3天加重,l 分泌物由稀薄变为黄白或黄绿色脓液l晚期后尿道炎: 2周后出现l -主要是排尿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 加重,甚至终末血尿l -会阴部不适感或钝痛和压迫感 l2、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l -附睾炎、精囊炎:肿痛l -前列腺炎: 腰痛、会阴部坠胀感l 患者精神负担很大,严重可引起神经官能症l3、淋菌性咽炎、直肠炎l 主要见于同性恋患者l4、成人淋菌性眼炎l㈡、女性淋病㈡、女性淋病l 女性淋病的特点是症状轻微,无症l 状性淋病高达60%以上l发病部位发病部位l 好发于:子宫颈,其次为尿道、前庭大腺 (泌尿生殖器下段)l 还可波及:子宫内膜、附件(泌尿生殖器 上段) 、盆腔腹膜、腹腔l l1、泌尿生殖器下段淋病:、泌尿生殖器下段淋病:l 淋菌性宫颈炎(gonococcal cervicitis)l 白带多,中、下腹痛。
l 查体:宫颈红肿,溢脓,触痛l 尿道炎:尿道刺痛、尿频、尿急l 前庭大腺炎:腺体红肿,大阴唇后1/3处溢脓l2、生殖器上段淋病:、生殖器上段淋病: l 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甚至盆腔脓肿、腹膜炎等l 2)症状:l ① 下腹痛及压痛、脓性白带多;l ② 妇检:附件肿胀或出现肿块l ③全身感染中毒症状l 慢性反复发作→输卵管狭窄、粘连→不孕症 或宫外孕l㈢㈢ 儿童淋病儿童淋病l1、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l 间接感染为主 (少数为性虐待而直接感染)l 表现为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女阴炎l 症状: ①外阴红肿;l ②黄绿色脓液;l ③尿急、尿频、排尿疼痛 l2、新生儿淋病:、新生儿淋病: 经产道间接感染l l1)淋菌性结膜炎淋菌性结膜炎 l 生后2~3天,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水肿, 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称“脓漏眼”。
l 若延误治疗,可致角膜溃疡→穿孔、失明l 2)其它感染其它感染:鼻咽部、生殖器、关节等部位感 染、菌血症等l㈣播散性淋病㈣播散性淋病 disseminated gonococcal infection:l l 通过血行播散到全身潜伏期7~30天l l轻症者:低热,关节痛,无皮损l严重者:全身症状重,表现为淋菌性败血症、脑 膜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等,出现关节 炎-皮炎综合症 l五、实验室诊断:五、实验室诊断:l1、、分泌物直接涂片直接涂片G染色镜检:染色镜检:l 检多形核白细胞内G-双球菌l2、细菌培养:、细菌培养:巧克力琼脂培养基l3、、对培养阴性,但病史及体征怀疑淋菌感染l 者,也可应用PCR检测淋菌DNA或直接免疫 荧光检查,以协助诊断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l接触史及潜伏期l临床表现l实验室检查淋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表淋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表l 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 念珠菌性尿道炎 滴虫性尿道炎l (CT或UU引起) l潜伏期平均3~5天1~3周 不定 不定l尿道刺激症状 多见 轻或无 无 无l全身症状偶见无无无l尿道分泌物量多,脓性少或无,稀薄多,黄,粘稠多,黄,稀薄粘液或乳酪样泡沫状lWBC内G-l双球菌+---l病原体培养淋球菌CT或UU念珠菌阴道毛滴虫l七、治疗原则:七、治疗原则: 及时、足量、彻底(夫妻双方、性伴治疗)及时、足量、彻底(夫妻双方、性伴治疗) l常用药物:头孢类 大观霉素 喹诺酮类 四环素类(孕产妇及儿童禁用) 由于我国抗药性淋球菌株感染已超过5%,所以,治疗时青霉素已不再作为首选药物。
l用药方案淋菌性尿道炎:头孢去松钠 0.25 im. 大观霉素 4.0 im. 淋菌性眼炎:头孢去松钠 0.25 im. qd. ×7 大观霉素 4.0 im. qd. ×7其他非尿道的局部感染: ×10播散性淋病: ×2~4 w l八、八、 淋病的治愈标准:淋病的治愈标准:l 1. 症状、体征全部消失;l 2. 在治疗结束后4~7天,男性前列腺按摩取材,女性宫颈和尿道取材作涂片和培养均阴性非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 Nongonococcal urethritis, NGU l一、定义:一、定义: 非淋菌性尿道炎是指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一种临床上有尿道炎表现,由淋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 二、病因l1、衣原体、衣原体 Chlamydia trachomatis, CT 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仅少数致病40%~50%的NGU由此引起 l特点 ① 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有胞壁; ②细胞内寄生微生物衣原体不耐热,50℃30分钟即可将其杀死。
③在室温中迅速丧失传染性l2.尿素分解支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30%的NGU由此引起l特点 ① 为极微小( 200nm )的球杆状原核生物; ② 具有分解尿素为氨的功能; ③ 在细胞外能独立生活; ④ 常寄生于人的尿道上皮; ⑤ 对热抵抗力弱,45℃15分钟即可被杀死l3. 其它病原体: 滴虫 念珠菌 疱疹病毒 大肠杆菌等l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l1、潜伏期:、潜伏期:7~21天l2、症状及体征、症状及体征:l男性男性:l 症状:尿道内刺痛, 烧灼感和排尿 疼痛l体征:l -尿道口轻度红肿;l -少量稀薄浆液或脓性分泌物,或仅晨起尿道口有痂膜封口 l合并症:附睾炎(单侧性)、前列腺炎l女性女性: 主要感染部位是子宫颈l 宫颈炎: 症状:不明显 体征:白带多,为粘液脓性; 宫颈水肿或糜烂。
l 合并症:合并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 膜炎及盆腔炎,导致不育症 和宫外孕 l四、诊断:四、诊断: l 1、、有不洁性接触史;l 2、、尿道炎症状较轻;l 3、、分泌物检查找不到淋球菌,镜下 l WBC>5个/HP(女性>10个/HP ),可以初步诊断l 4、、有条件者:做衣原体和支原体培养 淋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表淋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尿道炎鉴别表l 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 念珠菌性尿道炎 滴虫性尿道炎l (CT或UU引起) l潜伏期平均3~5天1~3周 不定 不定l尿道刺激症状 多见 轻或无 无 无l全身症状偶见无无无l尿道分泌物量多,脓性少或无,稀薄多,黄,粘稠多,黄,稀薄粘液或乳酪样泡沫状lWBC内G-l双球菌+---l病原体培养淋球菌CT或UU念珠菌阴道毛滴虫五、治疗:五、治疗:l一般首选对衣原体、支原体均有效药物。
l1、、强力霉素 0.1 B.i.d×7~14天 阿奇霉素 1g 单剂量口服 红霉素 0.5 q.i.d×7~14天 四环素 0.5 q.i.d×7~14天 氟哌酸 0.2 B.i.d×7~14天 美满霉素 0.1 B.i.d×7~14天l2、、以上药物中孕妇、儿童只能用红霉素六、愈合及预后l男性症状及体征消失,尿沉渣无白细胞l女性症状及体征消失尖锐湿疣尖锐湿疣 condyloma acuminatuml一、概述:一、概述: 亦称性病疣或生殖器疣(genital wart) 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表现为皮肤粘膜良性赘生物l 与生殖器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l二、病因:二、病因: l 病原: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DNA病毒) -主要感染上皮细胞,人是唯一宿主 -组织培养尚未成功 l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而传播, 少数为间接传染(衣、物、用具等)。
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l1、潜伏期:、潜伏期: 1~8个月,平均3个月 l l 2、好发部位:、好发部位:接触、潮湿部位接触、潮湿部位l 男性: 冠状沟、包皮内侧、系带、尿道口、 阴茎及肛门l 女性: 大小阴唇、阴道口周、宫颈、尿道口 l 及肛周等l 其它部位:乳房下方、腋窝、脐窝、趾间、 口腔等l3、皮疹特点:、皮疹特点:l l 淡红色、微小l 而柔软的丘疹丘疹l 逐渐增大融合l 菜花状、乳头状、鸡冠状、蕈状,触易出血l有的融合成大的团块、易发生糜烂、渗液,带有恶臭 l (但在干燥部位的疣较小、扁平、表面粗糙 l4、癌变:、癌变:少数尖锐湿疣可间变为癌l四、诊断:四、诊断:l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诊断l对可疑者可采用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病毒DNA检测等辅助诊断。
注:对本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应慎重注:对本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应慎重,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家庭纠纷等l五、鉴别诊断五、鉴别诊断l 1、生殖器鳞状细胞癌:、生殖器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可鉴别l 2、扁平湿疣:、扁平湿疣:二期梅毒疹,甲片大小的扁平丘疹、表面轻度糜烂,梅毒血清学强阳性l3、鲍温样丘疹病:、鲍温样丘疹病:l灰青色或褐色扁平丘疹l 4 4、假性湿疣、假性湿疣、假性湿疣、假性湿疣 ::::又称绒毛状阴唇又称绒毛状阴唇 - - 小阴唇内侧或阴道前庭部小阴唇内侧或阴道前庭部 - -对称分布对称分布 - -淡红色皮疹,表面光滑有的呈绒毛状或鱼子状,有的呈息肉状淡红色皮疹,表面光滑有的呈绒毛状或鱼子状,有的呈息肉状l l 5、阴茎珍珠疹:、阴茎珍珠疹:l - 环绕龟头缘冠状沟处,排列成一行或多 行,互不融合l - 小珠状丘疹(白色、紫红色或淡红色园形、半球形,也有的呈尖锐毛状或丝状 )l - 无自觉症状 l六、治疗:六、治疗:l 以局部治疗为主并注意局部卫生,保持局部干燥治疗白带过多及包皮过长。
l 1、外用药物:、外用药物:尤特、疣萎平孕妇禁用 l 2、物理性治疗:、物理性治疗:激光、电灼、冷冻l 3、干扰素干扰素全身或局部应用l 4、、疣体巨大者手术治疗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