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教案教学设计

11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398573656
  • 上传时间:2022-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其次单元教案.doc 教案教学设计  1悯农(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意思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3、进一步巩固给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其次首,板书课题:悯农(二)二、学生自学1、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相识的字,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老师深化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沟通学习状况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精确的地方刚好提示订正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老师板书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是“一颗星”的“颗”。

      闲:里外结构(或半包围结构),先写“门”,再写“木”留意最终一笔是“点”3、动手书空,老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二首》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显明,富有哲理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排列出来)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颗:小而圆的东西闲:无事可做;空闲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夫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老师刚好进行帮助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农夫犹饿死:照旧还有不少农夫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7、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看法,或者向老师请教8、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刚好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四、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2、与小组成员一起练习朗读,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朗读竞赛,然后评议出最佳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五、练习巩固1、练习依据田字格书写汉字粒:左窄右宽,“立”字略短颗:左右﹑宽窄﹑凹凸﹑长短一样,“果”字的最终一笔是点闲、夫、饿、死”让学生说说书写时应留意的问题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天()拉()一颗()夫()粒()一棵()3、背诵古诗(1)自己练习背诵(2)指名背诵六、总结本课学习状况七、布置作业1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2、背诵古诗,让家长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1悯农(二)李绅难字:颗闲饿死其次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宝的创建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2、指导学生欣赏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实力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劳动人民是财宝的创建者;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不合理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2、同桌之间相互听写词语,写完后,同桌之间比照课本进行相互评议3、背诵古诗:全体同学一起背诵,指名背诵二、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1、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提问:读懂了诗的意思,你有什么感受?(1)学生默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在书中画一画有关的语句2)自己组织语言练习说一说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学生可以结合诗句的内容说明:农夫在万物生长的春季撒下了种子,他们要为庄稼浇水﹑施肥﹑除杂草,每天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到了金色的秋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粮食的丰收,但是他们不能享用自己创建的社会财宝,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乃至饿死﹑不能生存下去结合插图的内容说明:这农夫一家人各个骨瘦如柴,穿着破旧的衣衫,那位妇人的怀里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农夫站在一边面露难色,无可奈何3、老师小结:作者奇异地运用了二十个字,就揭露了当时的社会,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建了那么多的社会财宝,他们是值得歌颂的﹑赞扬的但是他们没有权力享用自己创建的社会财宝,不合理的社会使他们贫困无助、冻死饿死﹑不能生存下去这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遭人痛恨的三、朗读古诗1、配乐听老师范读并评议诵读状况2、伴着音乐自己练习朗读3、在小组内参加朗读,相互学习4、师生共同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四、练习巩固完成书中的第4题五、总结六、布置作业1、检查第4题,进行自评。

      2、把《悯农二首》背给家人听2蚕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诗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及对封建社会的痛恨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1、回忆《悯农二首》,请学生分别背诵2、《悯农二首》写的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了粮食,可是自己却得不到,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蚕妇》一诗是以从事纺织的劳动人民的口吻介绍了她们看到的场景,板书课题:《蚕妇》二、学习新课(一)投影列出学习步骤,学生自学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相识的字,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二)学生进行自学,老师深化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沟通学习状况1、老师出示生字卡片:蚕妇昨归泪遍满者养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精确的地方刚好提示并订正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老师板书蚕:上面是“天”字,第一笔是横昨:部首是“日”字旁。

      留意与“作”区分满: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大三点水,小草字头)养:第六笔是撇,不是竖妇:与“归”右半部分相同,最终一笔要封口动手书空老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5、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排列出来)蚕妇:养蚕的妇女归:回来满:全,整个者:……的人可以让学生联系“学者”、“使者”体会理解;再说说“遍身罗绮者”是指什么样的人呢?)罗: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绮:有文彩的丝织品6、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老师刚好进行帮助指导)昨日入城市:一个从事养蚕纺织劳动的妇人到集市上去了一趟,归来泪满巾:回来后,泪水浸满了衣襟遍身罗绮者: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不是养蚕人:不是养蚕织布的劳动者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看法,或者向老师请教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刚好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四)指导朗读1、听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朗读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三、练习巩固1、练习依据田字格书写汉字泪:左窄右宽,左右凹凸基本一样满:左窄右宽,左右凹凸一样者:第三笔撇要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日”归:左窄右宽,左边高而长,第一笔是小竖蚕、妇、昨、遍、养”让学生自己说说书写时应留意的问题2、抄写下面词语蚕妇养蚕昨日归来遍身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四、总结本课学习状况五、布置作业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2、背诵古诗,同学间相互评分,记录在书上附:板书设计:2蚕妇(张俞)难字:昨蚕妇满养归茫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