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状态的观察.pdf
3页· 论著·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屈光 状态的观察许孝义 李镜海 霍伟 李凤 曲毅【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4岁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08例(175眼) ,随访3~5年,观察视力、角膜曲率、眼轴长度和屈光度的变化结果 术后5年,单眼患者术眼和健眼平均眼轴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105) ;双眼患者平均眼轴长度与单眼患者健眼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 0105)单眼患者术眼和健眼术后5年屈光状态均向近视漂移,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105) .It was also occurred in double eyes involved. All involved eyes in both groups showed a myopicdrift , i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both groups (P 0105) ,本组有11眼眼轴长度 0105) ,有15例30只眼眼轴长度 0105) ,眼轴平均长度增加术眼为0183mm ,健眼0198mm。
眼轴平均长度双眼患者(23119±0146) mm与单眼患者健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 = 0120 ,P> 0105) ,双眼患者眼轴平均长度增 加是0187mm41 术前、术后屈光状态比较:术后随访满5年者,单眼患者术眼屈光状态由术后初次2143D , 到末次随访为0126D ,向近视变化平均值2117D ;对侧健眼屈光状态向近视变化平均值为1108D ,两 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 4114 ,P 0105) ;健眼术前(43169±1156) D ,术后5年为(43160±1169) D ,二者比较差异无 显著性(t = 0123 ,P> 0105) 双眼患者平均角膜曲率术前(43163±1150)D ,术后5年为(43178±1174) D ,二者比较差异 无显著性(t = 0163 ,P> 0105)讨 论先天性白内障是小儿常见疾病,其治疗的目的 是保存和增进视力,防止弱视的发生,建立双眼视 功能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眼球与正常成人眼球有明显差异,何时植入人工晶体和植入人工晶体的度 数,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仍是临床争论和研究的 焦点[2] 先天性白内障是形觉剥夺导致患眼的眼轴变 长,已得到大量实验和临床资料证实,并且眼轴增长的程度与形觉剥夺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晶状体 混浊程度越重,眼轴增长也愈明显。
本组患儿年龄 在3岁以上, 90 %以上为核性白内障,混浊程度差 异较大,在术前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眼轴平均长度术 眼与对侧健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 = 1133 ,P> 0105) ,可能与本组患者主要是核性白内障有关文献报导儿童出生后3岁内眼轴增长最快,以后缓 慢增长, 10岁时发育基本完成,但仍存在缓慢增 长的趋势[3 ,4]Daban和Drusedau报导[5]3~8岁白 内障患儿的52只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3183 ±2130)年,眼轴增长0176mm本组研究中,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在随访期间眼轴 平均增长,单眼患者术眼0183mm ,双眼患者0187mm ,与文献报导基本一致儿童在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等病理状态下,眼轴发育的生理规律 难以预测,可能加速术眼近视的发展,也可延缓眼·337·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7月第23卷第7期 Chin J Pract Ophthalmol , July 2005 , Vol 23 , No. 7©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轴发育,从而抑制术眼向近视方向漂移。
本组患者 依据患儿年龄,在术后保证屈光度数接近正常屈光平均生理值为原则选择人工晶体度数单眼先天性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眼与对侧健眼平均 眼轴长度在随访期满5年者,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 性,同时双眼先天障术眼与单眼先天障健眼术后5 年平均眼轴长度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证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不影响儿童眼球的正常发育值得注 意的是,儿童屈光状态是不稳定发展,并且眼球发 育个体差异较大,本组有2613 %的先天性白内障 患儿术前术眼眼轴小于正常同龄平均值,说明在先 天性白内障眼轴长度不仅取决于形觉剥夺的程度,而且还可能与遗传因素、个体发育因素和其它不明 原因在共同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安 全性已得到证实,但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屈光状态随 年龄增加,眼轴增长,有逐渐向正视或近视发展的趋势,因此目前对儿童人工晶体屈光度数的选择一 直未得到圆满解决除年龄外,眼球自身的发育状 况也应考虑在内,而发育不同的眼球术后眼轴增长 程度也可能不同,导致屈光度不同正常儿童在发 育过程中,晶状体的的屈光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变小,自身能够代偿因眼轴增加引起的近视;而先 天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无法有效阻止因 年龄增加,眼轴变长而出现的近视。
所以本组患儿 根据儿童眼屈光的特点,依据患儿年龄术后形成欠矫[1 ,6],即术后轻、中度远视,从而中和因年龄增 长而发生的近视在术后5年的随访中,单眼先天 性白内障术眼屈光状态向近视变化平均值与对侧健 眼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 4114 ,P< 0101) ,双眼患者屈光状态向近视变化平均值与单眼患者健 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 = 5177 ,P< 0101)因 此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有轻、中度远视,才能有 效阻止先天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因年龄 增加,眼轴增长而出现的近视漂移现象,尤其对单眼先天障患儿可防止成年后出现屈光参差,有利于 患儿术后弱视的治疗和防止弱视的进一步发展,也 有利于术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参 考 文 献1 汪芳润,沈华敏,阮培明,等.学龄前儿童眼屈光度生理值测 定.中华眼科杂志, 1986 , 22 : 179 - 1822 Mcclatchey SK.Intraocular lens calculator for childhood cataract. JCataract Refract Surg , 1998 , 24 : 1125 - 11293 汤萍,潘永称,刘继萍. 1760眼屈光结构的生物学测量.中国 实用眼科杂志, 1995 , 13 : 289 - 2924 李凤鸣,石珍荣.眼在出生后的发育.见:李凤鸣主编.眼科 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 64 - 655 Dahan E , Drusedau MV. Choice of lens and dioptic power in pedi2 atric pseudophakia. J Cataract Refract Sury , 1997 , 23 : 618 -623 6 Mcclatchey SK, Darks MM , Theoretic refractive changes after lensimplantation in childhood.Ophthalmology , 1997 , 104 : 1744 - 1746(收稿日期: 2005201)·437·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7月第23卷第7期 Chin J Pract Ophthalmol , July 2005 , Vol 23 , No. 7©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