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考《国际经济法》复习题集含解析共20套(20).docx
28页法考《国际经济法》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 波尔多是甲国地名,中国某企业为了推广其酒产品拟为该产品注册“波尔多”商标,据查波尔多是甲国驰名的葡萄酒产地,在甲国注册为地理标志依《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只要中国某企业有关波尔多”的商标注册申请在先,商标局就可以为其注册B、如该注册足以使公众对该产品来源误认,则应当拒绝注册C该企业利用波尔多这一地理标志只是一种暗示,不应拒绝注册D、如允许来自甲国波尔多的酒产品注册波尔多”的商标,而不允许中国企业注册该商标,则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1节>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地理标志的保护依《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22条第2款,禁止将地理标志作为任何足以使公众对该商品来源误认的使用,即禁止误导和不公平竞争的行为A称“只要该企业有关‘波尔多’的商标注册申请在先,商标局就可以为其注册”是错误的,B正确依该条第3款,禁止利用商标作虚假的地理标志暗示的行为,即应拒绝商标注册或使商标无效D是混淆项,这里并不涉及国民待遇问题2. 甲国人李某长期居住在乙国,并在乙国经营一家公司,在甲国则只有房屋出租。
在确定纳税居民的身份上,甲国以国籍为标准,乙国以住所和居留时间为标准根据相关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4年卷一44题,单选)A、甲国只能对李某在甲国的房租收入行使征税权,而不能对其在乙国的收入行使征税权B、甲乙两国可通过双边税收协定协调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冲突C如甲国和乙国对李某在乙国的收入同时征税,属于国际重叠征税D、甲国对李某在乙国经营公司的收入行使的是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7章>第4节>税收管辖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税法A项,居民税收管辖权,指一国政府对于本国税法上的居民纳税人来自境内及境外的全部财产和收入实行征税的权力纳税人在该税收管辖权下要承担无限纳税义务,据此,甲国既可对李某来自甲国的收入征税,也可对其来自乙国的收入征税,A项错误B项,国际重复征税源于税收管辖权的冲突,各国在实践中一般通过双边税收协定划分征税权,解决税收管辖权的冲突,B项正确C项,国际重复征税,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各自依据自己的税收管辖权,按同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限内同时征税国际重叠征税3. 对于反倾销措施、反补贴措施或保障措施,除利害关系人通过进口国国内程序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称为贸易救济措施争议的国内救济程序)外,产品的出口商或者生产商还可以通过本国政府,针对这些贸易救济措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争端解决程序(称为贸易救济措施争议的多边救济程序)。
关于贸易救济措施争议的国内程序救济和多边程序救济,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A、这两种程序的申诉对象相同,均包括主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口国的行政复议裁决、法院判决和进口国相关立法B、这两种程序的审查依据都是进口国国内法,因为WTO多边协议不能直接适用C这两种程序的当事人都可以包括原调查的利害关系人D、国内救济程序遵循的是进口国国内行政复议法或行政诉讼法,多边救济程序遵循的是WTO的争端解决规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6章>第2节>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制度【答案】:D【解析】:国内救济程序的申诉对象只能是主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多边救济程序的申诉对象则还包括行政复议裁决、法院判决和进口国立法,选项A错误;国内救济程序的审查依据是进口国国内法,多边救济程序的审查依据是WTO的相关规则,选项B错误;国内救济程序的当事人是原调查的利害关系人,多边救济程序的当事人是出口国政府和进口国政府,选项C错误;国内救济程序遵循的是进口国国内行政复议法或行政诉讼法,多边救济程序遵循的是WTO的争端解决规则,选项D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4. 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出现下列哪一情况时,不能再通过司法手段干预信用证项下的付款行为?(2015年卷一42题,单选)A开证行的授权人已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地作出了承兑B、受益人交付的货物无价值C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串通提交假单据D、受益人提交记载内容虚假的单据>>>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第4章>第2节>信用证欺诈及例外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例外。
A项,最高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的,应当裁定中止支付或者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开证行的指定人、授权人已按照开证行的指令善意地进行了付款;(二)开证行或者其指定人、授权人已对信用证项下票据善意地作出了承兑;(三)保兑行善意地履行了付款义务;(四)议付行善意地进行了议付A项正确B、C、D项,同时,根据该规定第8条、9条,B、C、D项均为信用证欺诈的具体表现,相关当事人发5. 中国甲公司(买方)与某国乙公司签订仪器买卖合同,付款方式为信用证,中国丙银行为开证行,中国丁银行为甲公司申请开证的保证人,担保合同未约定法律适用乙公司向信用证指定行提交单据后,指定行善意支付了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后甲公司以乙公司伪造单据为由,向中国某法院申请禁止支付令依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中国法院可以诈欺为由禁止开证行对外支付B、因指定行已善意支付了信用证项下的款项,中国法院不应禁止中国丙银行对外付款C如确有证据证明单据为乙公司伪造,中国法院可判决终止支付D、丁银行与甲公司之间的担保关系应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2节>信用证欺诈及例外原则【答案】:B【解析】:在信用证欺诈的情况下,法院发出止付令的条件有三:其一是有欺诈的确凿证据;其二是申请人提供了充分、可靠的担保;其三是任何一家关联银行没有善意的付款或承兑。
本案中指定行已经善意支付了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因此中国法院不得再颁发止付令,开证行中国丙银行有付款义务故AC项错误,B项正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只调整信用证下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不调整信用证以外的其他法律关系本案中,丁银行只是甲公司(开证申请人)的开证保证人,并非信用证法律关系中的当事人,丁银行与甲公司之间的担保关系不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 中国甲公司与阿根廷乙公司签订了进口羊毛的合同,交货期为10月初,甲公司准备转售欧洲合同签订以后,乙公司原定的收购地点发生了洪水,使已经收购到的羊毛不能按时运出乙公司将该情况通知甲公司并要求按不可抗力处理,免除其交货的责任依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一判断是不正确的?A、若乙公司遭遇不可抗力,必须通知甲公司才能免责B、洪水在本案中构成不可抗力C乙公司有权免除迟延交货的责任D、乙公司有权免除交货的责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的义务【答案】:D【解析】:《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第79条规定:"Q)当事人对不履行义务,不负责任,如果他能证明此种不履行义务,是由于某种非他所能控制的障碍,而且对于这种障碍,没有理由预期他在订立合同时能考虑到或能避免或克服它或它的后果。
……(3)本条所规定的免责对障碍存在的期间有效4)不履行义务的一方必须将障碍及其对他履行义务能力的影响通知另一方如果该项通知在不履行义务的一方已知道或理应知道此一障碍后一段合理时间内仍未为另一方收到,则他对由于另一方未收到通知而造成的损害应负赔偿责任……”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7. 捷克某公司与中国某公司订立了从中国出口内箱的合同,合同约定了产品的质量规格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捷克公司又寄来了合同产品样品,并来电,请收到后确认,请依样品履行合同,中方公司收到样品后回电,样品收到确认,保证依合同约定的规格履行合同后捷克公司称中方公司交付的产品与其寄到中国的样品不符,要求中方承担违约责任,而中方公司则认为其生产的产品完全符合合同规定的规格,并有商检的证明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中方公司的产品与捷克公司的样品不符,应承担违约责任B、中方公司确认收到捷克公司的样品后,本合同改为了凭样品的买卖C中方公司应依合同约定的规格履行合同D、中方公司违约,因为其产品与样品不符>>>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3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订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货物买卖——买卖合同。
A错,因该合同是凭规格的买卖,尽管捷克公司后又寄来样品,但中方公司的回电并没有改变合同的性质,中方称“保证依合同约定的规格履行合同”,因此,还是一个凭规格的买卖合同如中方称“保证依样品履行合同”,则改变了合同的性质,由凭规格的买卖变成了凭样品的买卖,此时,中方应承担依样品履行的义务B错,本合同是一个凭规格的买卖,中方公司收到样品后依然回答依合同约定的规格履行C正确,同样的理由,中方没有义务使其产品与捷克方提供的样品相符,但有义务依合同约定的规格履行合同D错,题中称8. 意大利乙公司向中国甲公司购买大米,双方约定CIF价格条件,经中国商品检验局检验,该批货物达到合同所规定的品质,由中国“星云”轮负责运输但当货物到达目的港时,发现大米生虫,致使该批货物失去商销性乙公司对该批大米再次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该批大米本身没有问题,是中国公司提供的装大米的袋子含有虫卵依《海牙规则》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关于本案正确的说法是哪一选项?()A、承运人未尽到管货的责任,应当承担货损责任B、中国公司应承担货损责任,因为其对货物损失有过失C乙公司应当承担货损责任,因为大米商检合格,并且风险从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之时已发生转移D、承运人应承担责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调整班轮运输的国际公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海上货物运输——应运人的免责。
A错因为本案中的货物损失是由货物的固有缺陷所致,所以应运人无须应担责任,D错依《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6条的规定:(1)卖方应按照合同和本公约的规定,对风险移转到买方时所存在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负有责任,即使这种不符合同情形在该时间后方始明显2)卖方对在上一款所述时间后发生的任何不符合同情形,也应负有责任,如果这种不符合同情形是由于卖方违反他的某项义务所致本案中由于大米生虫是因为卖方提供的米袋含有虫卵,即卖方违反了其提供足以保9. 根据《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保障措施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A、如某种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可以采取保障措施B、保障措施中的价格承诺由出口商作出C保障措施中的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只包括进口数量的绝对增加D、临时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和数量限制的形式>>>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保障措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外贸易管理制度——贸易救济措施——保障措施依《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