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角板、直尺在中考试题中的应用(共6页).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des****85
  • 文档编号:215409183
  • 上传时间:2021-1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角板、直尺在中考试题中的应用 一、三角板与直尺的叠放 例1 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 )(A)80 (B)50 (C)30 (D)20答D.点评 通过把三角板、直尺结合,利用三角板的特殊角、直尺平行的特性,既考查了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又考查了相关数学知识. 二、一副三角板的叠放 例2 将三副三角板如图6所示叠放在一起,若AB=14cm,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cm2.答:. 点评 通过两个三角板的组合,融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交汇性、灵活性于一体,这类试题的知识源于生活,思维能力高于教材. 三、三角板应用于锐角三角函数问题例3 腾飞中学在教学楼前新建了一座“腾飞”雕塑.为了测量雕塑的高度,小明在二楼找到一点C,利用三角板测得雕塑顶端A点的仰角为30,底部B的俯角为45,小华在五楼找到一点D,利用三角板测得A点的俯角为60(如图3).若已知CD为10米,请求出雕塑AB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 分析 过点C作CE⊥AB于E.由三角板的特殊角可知: ∠D=90-60=30, ∠ACD=90-30=60, ∴∠CAD=90. 由CD=10,可知AC=CD=5. 在Rt△ACE中, AE=AC.sin ∠ACE=5sin 30=, CE=ACcos ∠ACE=5 cos 30=; 在Rt△BCE中, BE=CE=. 所以AB=AE+BE= (+1)≈6.8(米). 点评 本题利用三角板刻画了传统的仰角、俯角的概念.立意新颖,锻炼了学生利用自己手头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三角板应用于图形的旋转变换 例4 如图4,在Rt△POQ中,OP=OQ=4,M是PQ的中点,把一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M处,以点M为旋转中心,旋转三角板,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与△POQ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A、B. (1)求证:MA=MB;(2)连结AB,探究:在旋转三角板的过程中,△AOB的周长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要证MA=MB,只需证明这两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因此,过点M作ME⊥OP于点E,MF⊥OQ于点F,由∠O=90得四边形OEMF是矩形.由于M是PQ的中点,OP=OQ=4, 所以,当x=2,即点A为OP的中点时,△AOB的周长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2. 点评 本题利用三角板的灵活性,为图形的旋转变换、全等变换增添了新鲜血液,使得数学题型更加富有活力,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三角板应用于反比例函数问题例5 在直角三角板中,BC=2.若将此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BC或AC与x轴重合,使点A或点B刚好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时,设△ABC在第一象限部分的面积分别记做S1、S2(如图5(1)、(2)所示)D是斜边与y轴的交点,通过计算比较S1、S2的大小.分析 如图5(1),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S1=S2. 点评 本题是反比例函数、锐角三角函数的综合题,利用三角板的可移动性,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结合图形计算了四边形的面积. 六、三角板应用于代数几何综合题 例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放在第一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A(O,2),点C(1,0),如图6所示,抛物线y=ax2一ax-2经过点B. (1)求点B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点B除外),使AACP仍然是以A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1)首先过点B作BD⊥x轴,垂足为D,易证△BDC≌△CAO.所以BD=OC=1,CD=OA=2,从而点B的坐标为(3,1). (2)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x-2.(3)假设存在点P,使得△ACP是直角三角形.①如图6(1),若以AC为直角边,点AC为直角顶点,则延长BC至P1,使得P1C=BC,得到等腰Rt△ACP1.经检验P1在抛物线y=x2-x-2上. ②如图6(2),若以AC为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则过点A作AP2⊥CA,且使得AP2=AC,得到等腰Rt△ACP2. 过点P2作P2N⊥y轴,同理可得P2(-2,1). 经检验P2(-2,1)也在抛物线y=x2-x-2上. ③如图6(3),若以AC为直角边,点A为直角顶点,则过点A作AP3上CA,且使得AP3=AC,得到等腰Rt△ACP3. 过点P3作P3H⊥y轴,同理可得P3(2,3). 经检验P3(2,3)不在抛物线y=x2-x-2上. 故符合条件的点有两点: P1(-1,-1),P2(-2,1). 点评 此题是中考压轴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七、直尺应用于代数几何综合题 例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过原点O,且与x轴交于另一点A,其顶点为B,孔明同学用一把宽为3cm带刻度的直尺对抛物线进行如下测量; ①量得OA=3cm; ②把直尺的左边与抛物线对称轴重合,使得直尺左下端点与抛物线的顶点重合(如图7(1)),测得抛物线与直尺右边的交点C的刻度读数为4.5.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将图中的直尺(足够长)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到点A的右边(如图7(2)),直尺的两边交x轴于点H、G,交抛物线于点E、F.求证:S梯形EFGH=(EF2-9). 分析 (1)由于O、A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且OA=3cm,由此可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2)根据点O、A的坐标,可将抛物线解析式设为y=ax(x-3),在(1)题求得了抛物线的对称轴,即可得到B、C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中,表示出它们的纵坐标,从而B(,-a)、C(,a).根据C、B的纵坐标差为4.5即可列方程求出待定系数的值,从而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可设出E点的横坐标为m,进而根据直尺的宽度得到F点的横坐标为n,根据(2)题所得抛物线,即可表示出两点的纵坐标,所以E(m,m2-m)、F(n,n2-n). 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梯形EFGH的面积表达式,然后与(EF2-9)进行比较即可. 点评 此题利用刻度读数代替了已知线段的长度,考查的知识点虽不是很多,但能够从图中获得有效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专心---专注---专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