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新word论文】对高职教育“职业属性”认识的反思与批判【职业教育学专业论文】.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9523368
  • 上传时间:2017-10-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对高职教育“职业属性”认识的反思与批判摘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中存在宏观定位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中观定位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微观定位缺乏个性和发展特色等问题,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在低水平上徘徊其原因虽然有政府政策的导向问题,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乃是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认识偏差以及对定位中的主体局限性认识不足所致突破认识误区,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合理定位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主体局限性;合理定位高等教育的定位是一个涉及宏观、中观、微观的复杂的系统问题宏观定位就是要使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发展相适应,中观定位是指高等教育要与区域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微观定位则要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产学研结合机制等方面体现个性与特色三者定位应该是统一的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存在的问题是:宏观定位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中观定位脱离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微观定位则表现为“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 ,①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发展缺乏个性和特色这种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功利性的一种表现,是非理性化的定位其危害性在于: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定位,使得高等职业教育脱离了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分析,丧失了空间区位优势,与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呈现出不协调性;二是这种无序竞争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三是剥夺了公众多元化的教育需求;四是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上述问题的产生通常被归因于政府投资政策导向不当,②这虽有一定道理,但任何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认识根源和现实根源一、从认识论上突破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误区对高等职业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定位中的狭隘性和庸俗化如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属性”特征,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职业培训或相关的职业证书培训其实, “双证书”制度是现代职业与教育 (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必然趋势被众多高职学院普遍认定为自身发展特色的“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教育并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专利,更不能作为办学特色的典范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带有形式主义的庸俗化的极端提法,如“专业跟着市场走” 、 “社会上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办什么专业” 在这里, “专业”似乎就是信手拈来的“东西” ,想改就改、想变就变上述做法,严重地脱离了教育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在低水平上徘徊的原因为此,需要突破“职业属性”的认识误区从本源上讲,催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最初动力是来自弱势中的学校“求生存”的愿望给其提供灵感源的,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即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 ,使得“职业”成为被人们争相占有的稀缺资源;二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启示;三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高等教育社会地位的转变,即由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

      关键是,人们往往被“高等职业教育”的名称所迷惑,而“高等职业教育”这一名称本身暗含着“重复命题”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得以完成的,高等教育就是职业教育这是由高等教育的目的性规定的,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教育的目的体现了“全面性” 、 “专业性”和“创造2性”的统一 “专业性”是指按学科或职业分类培养高级人才,它是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标志教育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现出“一体化——分离——紧密结合”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现代教育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现代社会实践如果依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将整个高等教育看成一条“带” ,高等职业教育则处于“带”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为紧密的一端当代社会,科学与技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脱离了技术的纯科学或不需要科学的纯技术都是不存在的,二者无高低之分个人精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一个人可能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之间选择一项作为自己发展的目标或理想但理论和技术的水平往往有高低之分高等教育的“高等”之处或体现在理论的深度上,或体现在技术实践的复杂程度上,并依据理论深度和实践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分成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

      如果说“沿着知识传播的线性模型,大学承担了大部分的知识创新任务” ,那么“这些新知识随即被传播到了工商企业实体,并运用这些知识创造新产品和新服务”③的则主要是由高等职业教育承担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之处应该是指较为复杂的技术实践活动,并依据其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可见,区别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职业性” ,也不在于层次的高低,而在于“实践性” 、 “技术性”或“应用性”的程度 “职业属性”不是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属性,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具备了职业属性,但其质的规定性应是“高等技术教育” ,它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只在于培养人才的类型不同,即职业类型的差异因此,不应该从主观上将这种人才的类型分成不同的等级 (如“蓝领” 、 “灰领” 、 “白领”之说,或“技术员” 、 “技工” 、 “工程师”之说)原因是:其一,从微观上看,人才的类型和层次应该是个体个性化选择的结果,是个体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其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结构是在人才大市场的流动中形成的,是主观选择与客观规律的结合;其三,在终身学习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才的类型和层次是动态发展的,主要依据其学习和努力的程度而定。

      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与类型定位中的主体局限性及政府的角色层次的定位,应该是微观理念与宏观调控的结合,关键是宏观调控从微观上讲,学校要求升格,是对自身发展理想的一种追求,也是学校力求提高发展水平的一种良好愿望,但其自身定位存在着主体的局限性从客观上讲,学校升格不应该是行政手段所能控制的,而是依据学校自身发展水平而定但是,学校升格又是政府主观控制的结果政府如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禁止某个专科学校升级为本科学校,实质上是压制其发展,这是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宏观调控的关键应该是在法制前提下的规范问题,而不是由政府主观意志决定让哪个学校升本科、哪个学校不能升本科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的定位如果说层次的定位主要在于宏观调控的话,类型的定位则主要在于微观的理性化发展虽然现代教育与现代经济、社会高度结合,但这种结合又是教育异化的一种表现教育发展的规律表明:教育的发展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学校教育是“闲暇”的产物(剩余时间和剩余经济是学校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闲暇”就没有教育的快速发展④独立性是保证教育理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教育的独立性来自两方面:3一是足够的经费保障众所周知,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模式给了各国许多有益的启示, “威斯康星”至今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典范。

      但是,如果没有 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莫雷尔法案》为社区学院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经费保障,由赠地学院发展而来的威斯康星大学恐怕不会像现在这样辉煌和耀眼威斯康星大学也并没有因为它过去赠地学院的身份而被挡在大学的门外美国社区学院也因为《莫雷尔法案》的支持而呈现出理性化发展特有的丰富多彩性当然,美国“轻学重术”的传统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民众基础⑤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政府办学始终是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模式,在“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资体制下,政府投资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由地方性院校承担,无论是从受益者角度还是从能力支付角度看,地方政府都是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供给的主体,经费的高低则主要依赖于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所以,趋同与攀升反映了高等职业教育求生存状况下“丧失自我”的无奈处境,并不是其理性价值观的体现二是法制前提下的相对“无法律区” ,即适度的“自由”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太完善、法制不太健全的条件下,由于缺少公平竞争的条件,企图通过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来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多样化格局是不可能的。

      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等” 、 “跑” 、 “要”等现象,虽然表现出高等职业教育自我价值观的缺失,但深层的原因则是教育行政管理中以“人治”代替“法治” 法治”的缺位、经费无保障,成为主体在现实中以“自我为中心”与“丧失自我”矛盾性的根源,也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性”的一种表现定位中表现出的主体局限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很多问题并非自身所能解决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竞争显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定位要迎合政府的需要,以便获取政府投资可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是政府导向的结果⑥政府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角色转换,以服务者的身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转变“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科学制定质量评价指标,规范质量评价系统,以客观评价引导投资,以投资促进各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及个性化发展三、合理的定位是在“理想”与“期盼”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高等教育的定位指的是高等教育根据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确定各级各类子系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并由此决定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见,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理想的一种追求,也是社会与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一种期盼。

      这种理想与期盼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多元化发展事实证明,高等教育“多元结构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中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 ,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越是多元化,其调和矛盾的能力也就越强 ”⑦因此, “合理”的定位,就是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变化,在“理想”与“期盼”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定位同时也是一个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目前,我国已步人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担当高等教育大众化重任的,除了部属重点大学和省属普通高校外,主要就是高等职业院校社会的需求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但是衡量大众教育的标准——毛入学率只是一个数量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受教育的机会,但教育机会的均等与教育的公平性并不是一致的衡量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应该是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4应是多元化的,能体现公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社会与公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败的关键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非理性化,是其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只有理性化定位,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注 释]①②⑥解飞厚.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新华文摘,2005,(12).③许长青.高等教育经济地理:理念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④约翰·S·布鲁柏克 著,吴元训译。

      教育问题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⑤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⑦吴雪萍,董星涛.从院校分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分工与特色[J].职业技术教育,2005,(16).。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