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doc
6页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心得体会 洪山寄宿小学 陈 惠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在中小学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学过程的科学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促使教学效果高效化的必然要求电教媒体能实现和解决数学老师许多力所不及的教学设想和棘手的难题,是数学教师进行高效创造性劳动的得力助手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将能使课堂内容由单一的灌输变为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我的体会如下: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倡导:“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孩子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产生兴趣,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学生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近几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的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使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哪些教学环节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较好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以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两个爱劳动的好孩子,一天,它们俩到菜园里帮妈妈干活,给两块菜地围篱笆,一块长方形,另一块正方形,它们俩决定比赛,看谁最先完成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比赛开始了,最后小白兔赢了,可是小灰兔不服气,它大声说“不公平,不公平,我这块长方形地的篱笆比你正方形地的篱笆要长,不能算你赢它们俩争得不可开交,这可急坏了兔妈妈了,怎么办呢?谁能帮帮它们?我用鼓励性的语言说“答案就在你们手中”大家利用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开始想办法,他们的兴趣非常浓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课开始屏幕上出现画有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的人物,并带有配音身体大的三角形说:“我的个头最大,我的三个角的和一定比你们两个的大直角三角形不服气地说“我有一个角是直角,我的三个角的和一定比你大身体最小的三角形比较自卑说:“那我的三个角的和是最小的了”我趁机问他们谁说得对呢?同学们的回答不一致,有的说大三角形说得对,有的说直角三角形说得对。
那怎么检验呢?同学们有的拿量角器测量,有的进行折叠,(每组都有一张这样的图片)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再如,三年级下册《分桃子》这节课是一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学起来非常乏味,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两只小猴在树上荡秋千,不小心把树上的桃子碰落了许多,点击鼠标桃子纷纷落地,在树下玩耍的两只猴子看到从树上落下来的桃子非常高兴,他们数了数正好48个,两只猴子比比划划好像在说什么一会儿,一只小猴说:“这些桃子都是我的另一只猴子说:“这些桃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分桃要公平最后电脑里配音向学生提出要求,看了上面的动画你们怎样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使两只小猴都满意学生很快地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像这样,播放一段录像,倾听一段录音来引入课题,就会使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不仅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教学紧凑,进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练习是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巩固和深化,是师生教与学反馈交流的一种形式。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创造一切条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常常反感形式单调枯燥的练习,喜欢做生动含有趣味情景的数学题,动用电教媒体精心设计练习,形式多样 一、在练习中体现趣味性 如在学习了“计量单位”的知识后,设计了帮助小马虎修改日记的练习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阴 今天早上我7小时起床,吃了150吨早饭后,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菜妈妈手里拿着重2千克的环保购物袋,我们以每小时15米的速度走向离家400毫米的学校,在路上遇见了重40吨的胖子小乐,走进长大约是60厘米,宽20厘米的小超市,我买了一个长20毫米的文具盒…… 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批了“可能吗?”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将枯燥无味的练习变成富有情境性的日记,激发了学生想马上就把它改好的欲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趣味性二、 在练习中体现可操作性 在学习“角的度量”练习量角的度数时,让学生点击鼠标拖动量角器覆盖在角的上面,使学生能够看清操作过程,即量角器的中心(闪烁)与角的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闪烁)与角的一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数,让电教媒体成为学生学有力的工具,动脑动手,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运用多媒体,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估话说:“力气要用在刀刃上”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重点、难点处,如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 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随着优美的音乐,抑扬顿挫的声音,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 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这一优势,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①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②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如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动画:有两辆汽车,由动画显示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果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教者通过一个小小的Flash动画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的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再如“平移与旋转”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前后位置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与距离(数格子),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利用多媒体,这节课就好上了如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电脑演示小船一格一格向左平移到虚线的位置让学生走到投影仪前数一数,然后让全班同学数一数,理解平移的方向与位置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教学手段解决了“纸上谈兵”的问题化静为动,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平移的方向与位置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多媒体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使学生的知、情、意、行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打破了原有的学习方法和模式使知识面不断扩大与更新,有效激发了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七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用电脑出示:“一(2)班教室里每排坐了8个同学,共有7排,这班的小朋友坐公共汽车去宝峰春游,乘车有两种乘法:(一)不包车,每个座位2元钱要买56个座位二)包车,60个座位全买,每个座位1.70元请你帮助一年级小朋友算算,怎样从车更省钱?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兴趣高涨,立即投入到计算中很快通过计算,不包车买56个座位要比包车买60个座位钱多,包车更省钱但还有个别同学别出心裁,想出包车4个座位无人坐,还可招人上车,4个座位每个座位卖2元钱,可多省8元钱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了技能,激发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运用多媒体恰到好处的验证数学结论在验证数学结论时,借助电教手段,通过多媒体的参与,使结论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学生通过测量、剪拼,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º”这一数学结论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角拼到一起,形成一个平角非常直观、形象,学生感兴趣,便于理解记忆如四年级《节日礼物》——观察物体,课的要点是观测点不同看到的范围也不同远近相同,观测点由低到高,看到的范围由小到大;高度相同,观测点由远到近,看到的范围由大到小课件出示小狗贝贝看到的四幅情景图,得出远近相同,观测点由低到高,看到的范围由小到大接着课件出示一个人由A点走向B点,判断哪幅图是在 A点看到的树的范围,哪幅图是在B 点看到树的范围大多数同学由于课件的直观能正确做出判断,最后由电脑出示了画观测的范围角,更清楚的验证观测点由远到近,看到的范围由大到小的结论运用多媒体手段,寓教于乐,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位,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使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激发学生奋发学习、掌握正确思维方法的“催化剂”。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搜集有关数据,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实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电教媒体所具有的潜在优势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优势的发挥,必须建立在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实现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能促进教学结构要素发生变化,产生新作用,同样,能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数。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